汽车零件加强筋结构设计

2019-08-12 07:25王凯王旭
汽车工程师 2019年7期
关键词:加强筋结合部示意图

王凯 王旭

(一汽丰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在汽车零件结构设计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需要对零件强度进行加强的情况。正确适当的加强筋设计可以大幅提升零件的强度,不适当的设计有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文章选取了4 种常见的汽车零件受载荷类型,分类进行研究。借助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对比各种常见的加强件设计方案在受同一载荷时的加强效果,从而判定其在该载荷下的有效性。进而得出在受各种载荷下,最优的加强筋设计方案。文章通过研究,整理归纳出加强筋设计的一般规律,用于今后的设计工作中。

1 提高面刚性

通常在汽车内外饰板、盒类零件上布置横纵交错的加强筋,以提升其面刚性,如图1所示。

图1 汽车盒类零件加强筋示意图

1.1 提高面刚性的加强筋的排布方向

为验证加强筋的排布方向,建立2 个盒装结构模型:模型 1,长 100 mm,宽 50 mm,壁厚 1 mm;模型 2,长100 mm,宽50 mm,壁厚3 mm。再分别对其进行2 种方案的加强筋布置。方案1,布置高度为5 mm 的十字形加强筋;方案2,布置高度为5 mm 的X 形交叉加强筋。通过借助软件分析计算,结果归纳如表1所示。

表1 提高面刚性的加强筋布置的刚性质量比计算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2 种模型均为布置十字形加强筋方案的刚性质量比较高。即在使用相同质量材料的情况下,布置十字筋的零件刚性更高。

对于塑料零件,为了避免造型面产生缩痕,要尽量减少在造型面后布置加强筋。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十字形加强筋。由于X 形交叉加强筋四角处的模具有尖角,模具易发生损坏,并且四角处的塑料厚度大,易发生缩痕[1],原则上不推荐使用。

1.2 提高局部面刚性的加强筋的排布方法

为验证更有效的提高局部面刚性的加强筋排布方法,建立壁厚均为1 mm,加强筋高度均为10 mm 的3 种模型进行对比,如图2所示。模型1:间隔为50 mm×50 mm 的正方形排布;模型2:间隔为25 mm×10 mm的长方形排布;模型3:间隔为底100 mm,高50 mm 的三角形排布。

图2 验证局部面刚性加强筋排布方法的3 种模型示意图

通过借助软件分析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载荷分布的3 种加强筋模型刚性质量比计算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在零件局部排布加强筋形成格子形状,当被加强筋分割的格子面积相同时,长方形的排布方式效率最高。但这是仅考虑局部刚性的结果,在布置加强筋时,也要考虑整体刚性。

2 提高弯曲刚性

通常在支撑梁类的零件上布置加强筋,提升零件在加强筋高度方向上的弯曲刚性,如图3所示。

图3 支撑梁加强筋示意图

2.1 提高弯曲刚性的加强筋的排布方向

零件受载荷后会发生变形,中间下沉,两端翘起。图4示出2 种排布方向的加强筋受力图。从图4可以看出,零件上表面受压缩应力,下表面受拉伸应力。如果将加强筋布置在图4a 中的零件上侧,加强筋侧受压缩应力,受力变形,更容易吸收能量;如果将加强筋布置在图4b 中的零件下侧,加强筋侧受拉伸应力,易发生拉断现象。因此,在类似构造中应将加强筋布置在受压缩应力一侧,从而避免受力断裂。

图4 2 种排布方向的加强筋侧受力图

2.2 提高弯曲刚性的加强筋的高度

截面系数与加强筋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如果想实现等应力,需要将加强筋的高度设定为力矩的平方根[2]。模型及力矩分布,如图5所示。

图5 提高弯曲刚性的加强筋模型及力矩分布示意图

然而,将加强筋的顶面设定为曲面时,模具会难于加工,进而增加模具成本。使用机械加工,曲线加强筋的加工成本通常是直线加强筋的2 倍;使用放电加工,曲线加强筋的加工成本通常是直线加强筋的3 倍以上。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性能和成本的平衡,再决定加强筋高度的分布。

2.3 提高弯曲刚性的加强筋的排布方法

为对比其他方案的加强筋排布方法的效果,建立框尺寸为700 mm×70 mm×45 mm,壁厚为3 mm 的3 种模型。模型1,无加强筋;模型2,布置纵向加强筋;模型3,布置X 形交叉加强筋。分别采用以下2 种方式进行加载,如图6所示。

图6 提高弯曲刚性的加强筋模型的2 种加载方式示意图

通过借助软件分析计算,结果归纳如表3所示。

表3 加强筋模型在2 种加载方式下的刚性质量比计算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零件受弯曲载荷时,当受载荷方向与加强筋方向一致时,使用垂直纵向加强筋效率最高,当受载荷方向垂直于加强筋方向时,X 形交叉加强筋的效率最高。另外,对塑料件布置加强筋时,X 形交叉筋易产生缩痕,要注意是否会在造型面上产生缩痕。

3 提高扭转刚性

通常对塑料制踏板布置网格状加强筋,以有效提高抗扭转刚性和强度,如图7所示。

图7 塑料制踏板布置加强筋示意图

3.1 提高扭转刚性的加强筋的排布方法

当零件受扭转载荷时,在载荷的45°方向上产生主应力。因此针对该方向布置加强筋,来提升零件刚性和强度,如图8所示。

图8 零件受扭转载荷时加强筋布置方式示意图

为验证和对比其他方案的效果,沿用文章2.3 中使用的3 种模型,并施加扭转载荷,通过借助软件分析计算,结果归纳如表4所示。

表4 受扭转载荷的加强筋模型刚性质量比计算结果

由表4可以看出,45°交叉加强筋明显优于其他方案。另外,对塑料件布置加强筋时,交叉筋易产生缩痕,要注意是否会在造型面上产生缩痕。

踏板在通常情况下受弯曲载荷,因此采用X 形交叉加强筋。但是,当踩踏位置偏离中心位置时,踏板也受扭转载荷,因此针对扭转载荷,布置45°方向的加强筋确保刚性。

3.2 提高扭转刚性的加强筋的形状

零件如果在中心位置受载荷会发生扭转变形,对强度和刚性都不利,因此尽量将零件设定为对称形状,使之仅产生弯曲变形,如图9所示。

图9 零件中心位置受载荷发生扭转变形情况

4 提高结合部的强度

对于零件结合部位,例如螺栓孔基座,通过在应力集中部位布置加强筋,来缓和应力集中并提高刚性,如图10所示。

图10 螺栓孔基座布置加强筋示意图

4.1 结合部加强筋的中间部分凹回

如果将结合部的加强筋设定为直线,加强筋的刚性过高,加强筋和结合部之间的断面发生急剧变化,会产生应力。将结合部加强筋的中间部分凹回,使断面渐变,从而使应力缓和。2 种情况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结合部加强筋设定示意图

4.2 包围螺栓孔

如果将加强筋布置到螺栓孔前截止,从螺栓传递来的力无法有效传递,在加强筋的端部产生应力集中;如果使加强筋包围螺栓孔,将充分加强螺栓孔部位强度,有效传递力。设计时考虑到制造公差,加强筋要超过孔心以外螺栓孔半径1/2 的距离。2 种情况示意图,如图12所示。

图12 加强筋与螺栓孔的包围情况示意图

5 结论

文章通过对零件受载荷方式进行分类研究,分别得出了各种载荷条件下,最有效的加强筋设计方案,同时给出了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为今后类似的加强筋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从而能够快速判断最有效的设计方案,减少在加强筋设计方面的时间,提升设计效率。文章对加强筋在各类加工工艺条件下的受制约条件研究较少,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完善补充,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建议。

猜你喜欢
加强筋结合部示意图
论城乡结合部学校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城郊结合部土地利用与土地管理研究
机床结合部特性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预留通风道免支模一次成型施工技术
冲击载荷下双波梁护栏的显示动力学仿真
浅析铁路货运组织改革车务与货运结合部问题及解决对策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三定两标”作好图
树脂件的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