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阳
摘要:《北京人》是一段哀婉凄凉、探求人生意义的哲理诗。本文从曹禺的话剧《北京人》的“诗意现实主义”入手,分析它独特的创作手法,它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写出了北平旧世曾家的生命挽歌,反映出一个人丈主义戏剧家对民族命运和个人生存的关怀。戏剧是最高意义的诗,曹禺的《北京人》是诗和剧的结合,其间饱孕着无尽的诗意。
关键词:诗意;意境;意象;对比;语言
中图分类号:1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5312(2019)17-0004-01
《北京人》是曹禺作品里别具一格的诗篇,它独特的艺术魅力里有一种丰厚而又隽永的诗意。从剧本内容上看《北京人》的情节没有曹禺另一部巨作《雷雨》复杂,如果说明丽、深沉、富于诗意是曹禺戏剧艺术风格的总的特点,那么《雷雨》富于冲突的尖锐性,《北京人》更有诗一般的抒情味。《北京人》是诗化的戏剧,从意象到情境都无比拥有空灵之感。
一、象征性意象的整合
《北京人》那种含蓄而又收敛的艺术魅力不是浅易通俗地给读者呈现出来,而是靠隐性的各种意象整合、情境的描绘等方式去表达,让读者更加回味其中。象征意象的多次出现,使剧本多了一份神秘美感,不仅烘托了氛围,还揭示了一些悲剧的根源。
文中有一个意象是名字叫“孤独”的鸽子了,当袁园问曾文清笼子里小鸽子的名字叫什么时,曾文清沉静地说小鸽子叫“孤独”。曾文清出生在北平的书香门第,从小为母亲所溺爱,绝顶聪明。曾文清的生活深受士大夫文化的熏陶的,“虽然他很温文尔雅,但实际上,坩‘一半成了精神上的瘫痪但是正因为曾文清出生在一个这样的封建大家庭中,使曾文清变得懒惰、懦弱、没有思考能力。这个鸽子叫“孤独”是有深层含义的,表面是这个鸽子同伴飞走了只留它一个,深层含义是,曾文清想借这个鸽子来隐喻他内心的孤独与愁闷。曾文清从来没有逃离过这个封建大院,他就像这个鸽子一样,被关在了这个“笼子”里,所以,他“一遇风浪,就只能飞回老窝了”。
“鸽哨”的多次出现不仅与前面鸽子相呼应,还把秋衣萧瑟之感点缀的淋漓尽致。除此之外,曹禺还用了许多其他意象来渲染气氛,并且对剧本中的人物内心进行了烘托。例如,“如呜咽的军号”,“(扌禹)小贩的叫卖声”,“(扌禹)凄凉的乌鸦叫声”。这些意象的选取和反复重复,勾勒出了北京秋天特有的别致景色,渲染了冷清、萧条之感。
在《北京人》中用了一个象征形象来点明和深化主题,这就是曾府曾老太爷的那副黑漆棺材。《北京人》在揭示这一主题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曾老太爷的这副棺材展开情节,使“棺材”既成为剧情的一条重要线索,又成为充满象征意味的戏眼。“棺材”贯穿着全文已经不单单是个简单的意象了,当棺材被抬走的那一刻,就象征着封建势力正走向灭亡。
二、情境的诗意
无论是小说、诗歌或者影视作品中,优秀的创作者都需要注重情景交融,合适的情境能够丰富作品内容,衬托人物的心灵、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曹禺先生擅于将自然景物与剧中人物情感交融,形成一种意境,突出了主题,烘托了气氛。曹禺先生将剧情定在秋日,也是与话剧的情节主题相之呼应、烘托渲染,是颇有诗意的。例如第三幕第一景中的一段描写北平的话:“深秋的天空异常肃穆而爽朗。近黄昏时,古旧一点的庭院,就有成群成阵像一片片墨点子似的乌鸦,在老态龙钟的榆钱树的树巅上来回盘旋,此呼彼和,噪个不休。再晚些,暮色更深,乌鸦也飞进了自己的巢。在苍茫的暮霭里,传来城墙上还未归营的号手吹着的号声……”孤独、寂寞的愫芳对渺若烟云的未来充满无尽的担忧,本段通过秋天的哀景衬托出她哀怨的心情,使话剧充满了诗意的灵动。
最巧妙的是,《北京人》第一幕中正值中秋节,曾家上上下下毫无过节团圆的气氛,曾文清要离开家自己生活,门口还有杜家在催债,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饶有深意的还有第三幕正是曾皓老太爷生日,恰在这一天杜家要把曾皓的棺材抬走,具有强烈戏剧色彩。
与此同时,曹禺先生将曾家环境描写的也是具有浓厚的封建传统气息,如“乌木雕龙灯座”、“素锦套着的七弦琴”等等,古色古香、颇具诗书色彩这些都点缀出这个家庭的历史和家庭的氛围,更把我们带入旧时北平的生活氛围里,引人入胜,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
三、结语
当然《北京人》的诗意不仅仅表现在象征、意境等方面,也表现在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以及对主题的深度挖掘。曹禺在《北京人》中塑造了几个象征意味的形象,例如周冲、袁氏父女,寄托了曹禺先生在那个时代的期望和光明。在剧本语言上,也用散文诗一般的台词来营造氛围。《北京人》在诗意、雅致的抒情悲悯中,深入人物内心,展现了话剧诗性与戏剧性相统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