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相信坚定前行

2019-08-13 08:50陈玲
地理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师生学科

陈玲

时光荏苒,仿佛只在挥手间,我已经步入从教的第三十个年头。静心回首过往,“偶尔心动、常常行动、始终相信”是我教师生涯的心路历程和真实感悟。而相信,是我一路坚定前行的基石。

相信自己的选择。海德格尔认为:“以什么为职业,在根本上意义上,就是以什么为生命意义之所寄托。”自从踏上教师岗位,我不断发现在同行的教师队伍中,有人选择离开教师岗位,去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有人选择离开地理课堂,去任教更受重视的主要学科;有人选择离开初中讲台,去探索更深奥的高中世界。而我始终留在队伍里,心无旁骛地耕耘在初中地理这一片乐土中。这一切,源于我意识到 “地理在各级教育中都可以成为长见识、增才干和促兴趣的科目”,而且我也相信自己的兴趣、学识和能力刚好契合初中地理教学岗位,因此,我愿意做一名初中地理教师,不管别人如何评价议论,不管学科地位如何起伏不定,不管待遇如何高低变化。帕克在《教学勇气》一书中写道:“就优秀教学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重要的。”也許是因为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始终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方舞台是如此地适切自己。所以,一路前行一路坚定。

相信学生的发展。按照国内外通行的教育质量观,教育质量的纬度包括“一体两翼一支撑”。“一体”指学生的发展,“两翼”分别是教师成长和课程建设,“一支撑”指环境创设。可见,学校所有工作的起点都要基于学生的发展,所有活动的开展都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所有目标的设定都要实现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学校的角色,首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其次才是一名专业学科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教育资源,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只是教知识、教能力,在教学过程的所有方面、所有环节的背后和深处,都应有“学生”的存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应从关注单一的学科学习转向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面成长和核心素养的发展。认识学生、发现学生、唤醒学生、发展学生需要教师一辈子用情、用力、用心去努力追求。回想自己从初为人师时喜爱学生、亲近学生,总是借助教师的权威去掌控学生,到后来逐步调整为不断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相信自己能够指导和引领学生,再到如今,我愈发相信学生是美妙独特的生命个体,他们带着浓厚的家庭教育印记,有着无限的未来发展可能。我始终坚信,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做到既要关注学生鲜明的个性差异,也要重视学生群体的共性特征,更要善于向学生学习,尊重学生,敬畏学生,使师生能够共同成长和互相成全。

相信教育的力量。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育决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事,它更需要发自内心的认同。这种认同是指教师从心底里接受教师职业,对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能够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并在内心深处主动赋予教师职业独特而深远的价值和意义。在教育实践中,我自觉将教师这一职业与师生的生存、生活和生命建立起直接联系,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既能够改善师生的生存,还能够丰富师生的生活,更能够厚重师生的生命,从而实现师生生存、生活和生命的“三生有幸”。我一直提醒自己,教育关系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承载着家庭的期盼和希望,影响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强盛。因而,能够成为教师,对我而言是无上的幸运和幸福,是无上的光荣和自豪。我始终坚信,教育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教师只有在内心深处领悟了职业的崇高感和使命感,才能够心怀喜悦地长期投身教育,心生向往地默默耕耘教育,心甘情愿地倾情研究教育。

漫漫从教路上,一定会有“偶尔心动”,因为大家偶尔都会获得一点成绩和荣誉,偶尔都会受到一些认可和喜欢,偶尔都能感到一种快乐和满足。但更多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平常平静的平凡日子,处理的总是琐碎操心的繁杂事务,所以教师更需要“常常行动”——默默地辛勤耕耘,发扬“苦干”的精神;不断地学习实践,提升“实干”的能力,自觉地反思研究,追求“巧干”的智慧。总之,偶尔心动,是因为教师常常在行动,而不懈努力的动力,则源于内心深处始终在相信:相信自己、相信学生、相信教育。

(作者系江苏省地理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苏州市中青年地理学科带头人、中学名师)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师生学科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分析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超学科”来啦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