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历史观

2019-08-13 09:02然玉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9年23期
关键词:历史事实不容侵略者

然玉

不久前,演员赵立新的发问“日本人为何没烧故宫”引发巨大争议。此外,赵立新还在微博发表了疑似美化日军侵华的言论,并与网友在评论区辩论。随后,赵立新发表致歉声明,称自己的表达方式以及在与网友的思辨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很大歧义。

祸从口出的赵立新,尽管深夜发文意图灭火,怎奈舆论怨愤滔天,说出去的话算是再也收不回来了。按照赵立新自己的解释,一切都是“语境偏差”和“表达方式”所造成的误会,但这种大事化小的自我辩白,顯然不足以平复被点燃的网络情绪。众所周知,相同的历史经验以及对其一致性的评价,乃是维系家国共同体的价值基石之一,这属于不容置疑、不容歪曲的“认知谱系”,任何形式的否定或挑衅,都注定会触动禁忌并招致强烈反弹。

所谓“历史判断”,必然形塑于两个部分,即“史实”和“史观”。日军侵华、南京大屠杀,没有在北京屠城、没有火烧故宫,这些都属于“史实”;而如何解读这些“史实”、如何为之归因、如何为之赋义,这些都属于“史观”的范畴。在主流历史学研究和主流价值观范式下,“日本人为何没有烧故宫”之类的话题完全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没必要去关心侵略者为何没有做某种恶,因为这完全是一个概率问题;我们更需要去记住的应该是侵略者做了什么恶。

赵立新的“历史观”,其危险之处在于,架空了确定的、宏观的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评价,而抛出了一些细枝末节的伪命题,并试图从中提炼出一些语出惊人的高明洞见。“因为没抵抗所以没屠城”“因为抵抗了所以大屠杀”,这些奇葩观点,将侵略者的暴行归因于受害者的“刺激”,将国破家亡淡化为某种技术处理失当所引发的“事故”,这就算不是主观上想替暴徒洗白,但客观上也起到了大致相同的效果。此等奇谈怪论招致舆论群起而攻之,赵立新并不冤枉。

讽刺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赵立新还在微博上转发了一篇名为《为什么日本不敢用火烧故宫?原来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的文章。这不过是一篇彻头彻尾、东拼西凑、胡说八道的自媒体文章,没有任何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可言。号称“演员中的学霸”的赵立新,居然引用这般不入流的文字来谈论严肃的历史课题,这本身就是一种亵渎。演员赵立新也许以为自己只是在微博上和网友抬杠解闷,却没有意识到,其言论已经涉及对历史专业议题的跨界发声。

(摘自《北京青年报》)

【素材解读】

“历史”貌似人人可说,可终究,有些事情还是不容乱说。“历史共识”之所以是共识,就在于其是对历史事实的精准叙事,是基于正统史观所形成的公允评断。对国仇家恨和民族创伤,需要的是永远铭记,而绝不是那些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个性诠释”。

【适用话题】

历史共识;严肃史观;历史不容亵渎……

猜你喜欢
历史事实不容侵略者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
My Trip
“疫”不容辞勇担当 履职尽责克时艰
不容商量的爱
“历史理解”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法不容篡
史上最严环保执法不容“耍赖”
不弯腰的习俗
研究军战史要忠于历史事实——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