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2019-08-14 11:53杨海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5期
关键词:动脉炎樟柳碱视神经

杨海燕

天津市黄河医院眼科 300110

临床眼科疾病中,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主要是由睫状动脉循环障碍引起,具有典型临床症状或表现,如视盘水肿、视力下降等,容易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对于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并不统一标准和硬性规定,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见的药物类型如神经营养液、激素、血管扩张剂等,但是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效果并不是非常的理想[2]。为了进一步了解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治疗手段,给临床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本文将我院在2014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纳入样本中,对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治疗方案展开探究,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60例进行观察。根据治疗方案的选择,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单一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8.41±2.35)岁;病程3~25d,平均病程(12.31±1.26)d;视神经损伤程度方面,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各有8例、12例、10例;损伤部位方面,左眼、右眼、双眼各有13例、14例、3例。联合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9.53±2.47)岁;病程5~24d,平均病程(12.68±1.35)d;视神经损伤程度方面,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各有9例、11例、10例;损伤部位方面,左眼、右眼、双眼各有14例、12例、4例。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有关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3];(2)经临床眼科视力、视野、眼底造影等检查确诊;(3)表现出明显的视盘水肿、视力下降等症状。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性障碍;(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3)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4)合并房颤和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性治疗,如针对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以患者的疾病状况为依据,适当地给予激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单一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厂家:广西梧州制药;批准文号:Z20025652),将500mg该药物加入至250ml生理盐水中,以静脉滴注的形式治疗,1次/d。联合组除了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之外,还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厂家:华润紫竹药业:批准文号:H20000495),取该药物2ml于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两组患者均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估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两组的视力情况,对比两组视力登记分布占比。

1.4 疗效判定 判定标准[4]:满足视力表提高4行、视力在1.0及以上、视野缺损程度减少幅度20及以上其中之一,同时眼底和缺血灶基本恢复表示显效;满足视力表提高1~3行、视力缺损程度减少幅度在10%~20%范围内其中之一,同时视网膜水肿和缺血灶有一定的改善、缓解表示有效;与上述治疗要求和标准均不符表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心视力分布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视力≤0.1、0.1~0.3、0.4~0.9、≥1.0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视力≥1.0的患者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心视力分布情况比较[n(%)]

3 讨论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诱发因素比较多,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均为该病的危险因素,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中,属于一种常见且多发的视神经损伤性病变[5]。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生后,患者会表现出典型且突发的临床症状,视力水平会急剧下降,严重时可能致盲。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也有了一定的上升,已经成为威胁老年群体眼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对其的关注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血栓通注射液属于内皮素拮抗剂,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阻碍性作用,可以有效保护内皮细胞,抑制细胞的凋亡,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6]。但是单一血栓通注射液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不是非常的理想,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近年来,联合用药的方案在近年来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其中对于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关注度比较高。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从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碱中提出而来,属于一种生物碱,复方制剂的核心成分为樟柳碱和普拉卡因,应用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中,于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给药,能够对脉络膜植物神经功能进行调整,使得脉络膜血管物质的稳定性变得更强,促进血管痉挛的改善,同时也促进眼部微循环的进行,以此实现改善眼部与视神经供血的目标[7]。本文结果显示,同单一组相比,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方面,联合组均明显更优(P<0.05),充分说明了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和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用药的有效性,这主要是因为二者联合用药有利于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使得机体的耗氧量下降,改善视盘血供,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8]。

综上所述,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作用于非动脉性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视力,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猜你喜欢
动脉炎樟柳碱视神经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刘智斌教授针灸辅助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经验
感染性主动脉炎CT血管成像特点分析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氢溴酸樟柳碱对离体大鼠颈总动脉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氢溴酸樟柳碱对慢性脑缺血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复方樟柳碱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60例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唐由之视神经萎缩诊治经验
大鼠视神经夹持伤后视网膜Flt-1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