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积累作文素

2019-08-14 01:48范晓鹤
赢未来 2019年15期

范晓鹤

摘 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首先须有素材,得让他们觉得有内容可写,不然作文便无从谈起,所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是作文的基础。

关键词:公益劳动;手工劳动;家务劳动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训练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如何有效的开展和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因此,我在作文教學中,结合劳动教育在劳动实践中让学生积累作文材料,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以逐步提到提高作文水平。

1 在公益劳动中积累作文素材

(1)社会公益劳动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不计报酬的劳动。这种劳动直接造福每个人,且只奉献不索取,是一项令人崇敬的劳动。它除了具有劳动锻炼能力,促进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和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2)美化教室,积累作文素材。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室的清洁卫生反映了班集体的精神风貌。为了让同学们都得到劳动锻炼,我给每一个同学分工明确,使他们分工管理,团结协作。如擦黑板,扫地,擦玻璃,擦桌椅,开关门窗等等。

(3)绿化校园,积累作文素材。好的环境,给人一种好的心情。我们学校有一片空地,为了更好的美化校园环境,学校决定把它作为劳动基地。每年春天,我带领了同学们在我们班的劳动基地上开始翻土、施肥、播种浇水,并把地按组划分开,分组各自管理。我们是郊区小学,同学们熟悉种菜,因此,我让学生在自己的劳动基地上种蔬菜,指导他们如何捉虫子,如何除草培土,培苗浇水。使他们亲自尝试一下父母的辛苦,同时也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和观察思维团结协作的能力。

(4)尊敬老人,积累作文素材。 尊敬老人,帮助老人是一种社会美德,我们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老年人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因此,组织学生帮助孤寡老人,减轻生活负担,也是一种社会奉献。学校附近有一位老奶奶,他年纪大了,儿子在外工作,他独自一个人在家生活上有一定一些困难,于是组织学生轮流到李奶奶家帮助她打扫卫生,担水洗小物件等。并让他们的活动每天用一段话记录下来,让学生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锻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毅力,另外,我还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使他们亲眼见到工人的辛苦,他们表示,要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品,节约每一粒粮食,同时也为学生作文积累了材料。

2 在手工劳动中积累作文素材

小学生天真活泼,最富有幻想,所以只有正确诱发学生的联想使联想和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感知的事情才会有“神”。利用纸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写作积累材料。可制作图形玩具,环境室内布置通过手工活动,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目测能力,设计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会锻炼学生的小肌肉,小关节的灵活程度,从而发展学生智力。栩栩如生的折纸给学生喜悦、信心。有些能够活动的,可做表演的材料,让学生留意折纸的过程,之后变为作文的思路写下来,培养了学生作文兴趣,无颜六色的剪纸,可粘贴在玻璃上,既训练的学生手工,又装点了教室环境。也会作文积累的素材。利用泥工,培养创造想象能力,积累作文素材。根据这些,学生可动脑发挥想象,制作新物件,譬如有椅子、房子、花篮、烟灰缸以及人物造型,都是他们用废旧材料,经过自己的一番观、思维过程制成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创造、想象、思维能力,结合这一课,指导学生写状物作文。在手工劳动中得到乐趣,他们就有感而发,插上想象的翅膀而进行即兴写作,学生的文章就会生动有趣。

3 在家务劳动中积累作文素材

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年轻的家长也比较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可有时却忽视了对孩子家庭服务的教育,使孩子不求奉献,只求索取。通过开家长会,办家长学校,家访与每一位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教育学生进行家务劳动,为作文积累材料。我在教学中还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家庭服务性劳动,譬如说“收拾房间”,“学做一样菜”,“学洗衣”等简单的家务劳动。利用作文时间说做的过程,心情感受等,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步骤详细,指导一篇。其它家务劳动也用日记的形式储存起来,作为作文的素材。

4 在自我服务劳动中积累作文素材

小学生自我服务劳动,包括洗手、洗脸、刷牙、洗脚,剪指甲,洗头、梳头、洗小物件、穿脱衣服,高手心等等,这些简单的劳动,对小学生来说,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进行训练。在家庭的自我劳动中和家长结合逐步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使他们养成主动地劳动的一种美德,多动手、多动脑,从而发展孩子的智力。在这平凡的小事中一步一步的积累他们的作文材料,使他们对作文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心理学表明,让尽可能多的感觉器官参加,感知活动是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的条件之一。近几年来,通过我的教学实践,把劳动实践与作文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

参考文献

[1]《河南教育》2012.9.

[2]《教育》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