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表达 大唐的遗珍—浅谈青龙寺唐代木雕佛像

2019-08-15 07:10曹晓理
天工 2019年7期
关键词:晋南释迦牟尼汾河

文 曹晓理

一、晋南汾河木雕流派

晋南地区自古经济富庶、文化昌盛,是佛教文化及艺术的一片沃土。在唐宋时期,山西南部活跃着一个以佛教造像为主要特色的木雕流派。因其作品主要集中在汾河流域的佛寺之中,故称之为“晋南汾河木雕流派”,其艺术成就和影响力赢得了山西南部寺庙的青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寺”就是其中之一。

青龙寺位于山西省稷山县城西5公里的马村西隅,据明成化版《山西通志》和现存碑记载,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工部尚书王政奉旨创建青龙寺。寺院坐北朝南,二进院,现存建筑腰殿、后殿、东西殿为元代遗构,其余皆为明代重筑。塑像虽然无存,但殿内壁画至今仍鲜艳夺目,更重要的是馆藏有一尊唐代木雕释迦立像,它是晋南汾河木雕流派的典型标本。晋南汾河木雕不仅表现了民间工匠们精湛高超的艺术水平,也反映出晋南汾河木雕流派的艺术风格。在金石造像渐渐衰落之际,晋南汾河木雕佛像却崛起,接续了中国木雕向前发展的历史。

《释迦牟尼立像》

二、唐代木雕释迦牟尼立像

中国的早期佛教雕塑以金石造像为主。唐代始,木雕造像逐渐流行起来,传世的唐代木雕多为便携式的像龛或尺寸较小的单身造像。青龙寺唐木雕释迦牟尼立像系青龙寺之遗存,国有馆藏一级文物,通高75厘米,选取当地榆木,采用圆雕技法制作。这尊精美的木雕佛像,庄严、慈祥、宁静、飘逸、睿智,栩栩如生,传达着久远的历史信息,令人浮想联翩,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在人体造型上的一大特点就是以饱满为美,给人以丰满感。在艺术上,唐代的圆刀代替了北魏平直的刀法,佛像衣纹更加流动飘逸,艺术上已完全进入成熟阶段。

盛唐时期,中国人朝气蓬勃,自信满满,以胖为美。形式美的观念积淀过程同样以人自身为根据,佛像也因这个时候的趣味而发生了变化。佛还是同一尊佛,但是根据造像者的不同,则有了不同的面目,具有造型凝练、刀法熟练流畅、线条清晰明快的工艺特点。其主要艺术特征有:

1.面相丰满,头部为螺形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祥。

2.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饱满,袒露的胸肌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

3.体态自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态感。

4.衣饰有通肩式、袒右肩和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衣纹流畅自然。

综上所述,晋南木雕佛像作为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镌刻着晋南地区数千年的历史记忆,传承着晋南地区悠久的历史文脉。青龙寺木雕释迦立像,是研究晋南汾河木雕流派的珍贵标本。从造像艺术角度上讲,它采众家之长,适一方水土之要求。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工匠师必然要从当时当地的现实生活中寻觅素材,经过匠心熔融形成意象。把时代的特色、民族的风貌带入作品,印度佛像表现印度人风貌,中国佛像则反映中国人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审美理想与民族精神。

猜你喜欢
晋南释迦牟尼汾河
陪汾河走一走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晋南民间艺术的发扬与传承方式
后稷族居地在关中不在晋南
人生只在呼吸之间
汾河水韵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面对辱骂
晋南金墓中的狮子砖雕
鲁南晋南 小麦开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