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2019-08-15 07:31李婷爱
光明中医 2019年13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证候心绞痛

李婷爱

冠心病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或者器质性病变导致冠脉供血和心肌需求间不平衡导致的心肌损害引起的,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发病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胸痛、胸闷等临床症状[1,2]。针对冠心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使用药物治疗,但中医认为其属于“胸痹”范畴,治疗上应将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作为主要原则。本研究主旨是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研究数据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因冠心病心绞痛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10例,将所选患者按照入院次序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入院次序为双号的5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设为对照组,仅使用西药治疗;入院次序为单号的5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设为观察组,使用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61.02±3.64)岁;病程0.5~11年,平均病程为(5.32±1.24)年。对照组患者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62.98±4.61)岁;病程0.5~9年,平均病程为(4.69±1.38)年。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患病时长等方面均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征得患者、患者家属与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的前提下进行。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3]中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既往未接受过其他治疗措施或者在接受本次治疗前1个月内未使用过本次研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既往未参加过类似研究患者。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患者;存在精神异常或者意识障碍,无法对本次研究进行配合的患者;被诊断出恶性疾病,导致预期寿命未超过1年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硝酸甘油(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569)10 mg 静脉滴注,每日1次;阿司匹林(Bayer S p A,国药准字J20080078)100 mg 口服,每日1次;硝酸异山梨酯(华中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359)20 mg 口服,每隔12 h给药一次。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方剂组成包括:生地黄、川芎各20 g,赤芍、柴胡、桃仁各15 g,当归、红花、苍耳子各12 g,牛膝、枳壳、桔梗、辛夷各10 g,甘草6 g,细辛3 g;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2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个月的治疗。

1.4 观察指标治疗效果:显效:治疗后,患者胸痛、胸闷症状基本消失,且治疗期间未再出现心绞痛,心电图检查示正常心电图;有效:患者胸痛及心绞痛疼痛程度较入院时出现明显好转,且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入院时明显减少,心电图检查出现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病情未达到以上指标[4]。中医证候疗效标准:对患者中医症状进行量化评分,其中评分与患者病情成反比[5,6]。观察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工作借助SPSS 20.0软件开展,使用均值±标准差表示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采用t检验;使用率(%)表示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病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降低幅度更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评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仅出现头晕1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4例、头晕2例、心动过缓1例、乏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χ2=3.3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或者器质性病变导致冠脉供血和心肌需求间不平衡引起心肌损害进而引起胸痛,心绞痛是患者出现心脏缺血反射至身体表面出现的疼痛,发作具有反复性[7,8]。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西医治疗措施是使用硝酸甘油对血管平滑肌进行松弛,扩张静脉,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硝酸异山梨酯可以增加冠状灌注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供氧,从而缓解心绞痛。但长时间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9,10]。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范畴,是由于患者心气不足引起阴寒、血瘀及痰浊,出现阴阳失调、气血亏虚,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作为主要治疗原则,血府逐瘀汤中生地黄具有抗凝血、补血的治疗效果;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气理气的功效;赤芍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柴胡具有理气止痛的效果;当归具有补血活血、止痛的效果;桃仁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牛膝具有通利血脉、引血下行的作用;枳壳具有理气、宽胸止痛的功效;甘草具有益气止痛、活血、调和诸药的治疗效果;红花具有活血止痛、化瘀的效果;细辛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桔梗具有开肺气、载药上行的效果;苍耳子具有止痛的效果,辛夷具有止痛理气的效果;将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11,12]。且中药治疗过程中药效温和,不会对机体产生刺激,且不会与其他药物产生作用,治疗安全性高。

本研究发现,2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后,病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情改善人数分别为52例、44例,说明观察组治疗措施对于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具有显著疗效。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出现降低,但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降低幅度更大。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16.36%,证明观察组治疗措施安全性高。这与王晨希等[13]的研究结果相近:1)治疗组有效19例(95.00%),对照组有效12例(60.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血府逐瘀汤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均能改善临床症状、心电图,但是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3)血府逐瘀汤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可以改善运动平板试验结果,但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证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在缓解患者胸痛、胸闷等临床症状的同时,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时,不仅可以缓解患者胸痛、胸闷等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证候心绞痛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血府逐瘀汤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失眠的临床效果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血府逐瘀汤治疗隐匿性抑郁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