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干预在小柴胡汤治疗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08-15 07:31刘东红
光明中医 2019年13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发作

刘东红

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高反应性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哮喘的病因复杂,一般认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哮喘发生[1]。在儿童中,支气管哮喘较为常见,其具有起病急、症状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特点,为患儿及家长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据报道,我国0~4岁的患儿中哮喘的患病率为0.5~3.4%,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小儿哮喘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好转,但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病程极易迁延不愈、慢性化,甚至成为终生痼疾。作为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对小儿哮喘的干预不能仅仅停留在发作期的药物干预,更需要长期、有效的护理干预[3,4]。此次笔者结合中医理论,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6例采取小柴胡汤口服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其中,观察组患儿男35例、女28例,平均年龄(8.7±1.6)岁,平均病程(7.9±3.5)个月;对照组患儿男32例、女31例,平均年龄(8.4±2.0)岁,平均病程(9.0±1.7)个月。经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症状分型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合中华医学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2003版);2)中医证型符合“喘证”“哮病”;3)年龄5~12周岁;4)家长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合并智力障碍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认知功能异常,无法配合护理措施;2)合并其他可导致慢性咳嗽的生理、病理因素。1.3 方法

1.3.1 基础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发作期间均住院治疗,接受哮喘的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吸氧、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抗感染治疗,具体措施包括糖皮质激素吸入(或静脉使用)、长效或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或口服)、茶碱及抗胆碱药物吸入等(或口服)。

1.3.2 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哮喘常规护理,护理措施包括:雾化吸入护理、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流通、做好保暖防寒、急性发作时紧急护理等。

1.3.3 观察组患儿干预措施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包括:1)情志护理:中医学较为重视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支气管哮喘患儿常由于长期、反复的哮喘而出现紧张、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为避免情绪应激激发或加重哮喘病情,我们对患儿采取了情志护理,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针对不同年龄的患儿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主动亲近和关心年幼患儿,获取其信任;对于年长患儿,应通过热情、耐心、积极的沟通,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并尽可能给患儿留下良好印象。并通过暗示、诱导、说服等干预方法树立患儿治疗信心,并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缓解不良情绪。2)饮食护理:依循中医整体观,并按照食物的性味归经,以中医理论指导饮食。肺与大肠互为表里, 二者的功能活动可以互相影响,故而,支气管哮喘患儿在饮食调护上可多食果蔬以润肠通便;《证治准绳》中强调“食味咸酸太过”是肺热郁积、导致咳嗽的重要因素,故而支气管哮喘患儿应避免甜腻、咸酸的食物,此外,也应避免辛辣、冷饮之物过度刺激。此外,根据患儿的临床分型, 按照食物的性味归经指导饮食,寒性哮喘(发作期)患儿应选择温热食品, 如鹅肉、鸡肉、羊肉、胡桃仁、白果、鹌鹑蛋等,忌食香蕉、螃蟹、芹菜、生梨、豆腐、苦瓜等寒性食品;而热性哮喘(发作期)患儿则相反,宜多食清热化痰的食物,如豆腐、苦瓜、丝瓜、芹菜、生梨、萝卜、柿霜等, 忌食鹅肉、鸡肉、羊肉、胡椒、鹌鹑蛋、茴香等助火生痰之品;此外,对于肺气虚弱、脾气虚弱、肾虚不纳的缓解期患儿,除了参考食物的性味归经指导饮食外,还需要重视营养的补充,保持一定量优质蛋白的摄入。3)用药干预:全天候观察患病儿童的急性发作情况,定期测量肺功能指标、血氧指标,纠正低血氧,必要时使用β2受体激动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同时适当补充体液。4)运动干预:嘱咐家长配合,帮助患儿多做和缓运动,增强体质,并帮助根据患儿不同的身体素质制定锻炼计划,并避免在有烟尘、花粉、雾霾或其他可吸入粉尘的地方活动[5]。5)中药方剂用药护理: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患儿发作期均服用小柴胡汤,组成:柴胡30 g,黄芩18 g,人参18 g,清半夏18 g,炙甘草18 g,生姜(切)18 g,大枣12枚。水煎后取汁200~300 ml服用,每日1次。6)穴位敷贴:将延胡索30 g,白芥子30 g,细辛15 g,肉桂15 g 研末,加入适量生姜汁,并煎煮,焖制 24 h,调成膏状揉成药饼备用。于患儿心俞、双侧膈俞、肺俞贴敷,使用纱布、胶布覆盖并固定,4~6 h/次,10 d/次,共贴敷6次。在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尤其是三伏天进行贴敷治疗。7)认知干预:对患儿、家长进行哮喘相关专业知识的科普,包括但不仅限于哮喘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方法等,提高其对哮喘的检测能力,从而能够更加详细、准确地监控呼吸峰流速值,正确判断患儿病情,并具备一定的相关症状处置知识。2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周的护理干预,并于护理干预完成时评价其护理效果,并完成肺功能检查。出院6个月后,通知家长带患儿复诊随访,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儿科哮喘生活质量量表(PAQLQ),随访1年内2组患儿的再住院次数、急诊次数、哮喘发作次数。

1.4 观察指标1)儿科哮喘生活质量量表(PAQLQ):该量表包括哮喘症状、活动、情感三大维度,以下又分共计23项条目,每项评分1~7分,满分161分,得分越低,表明生活质量越差。2)疗效标准[6]: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咳嗽、咳痰症状明显缓解;无效:未到达有效标准。3)肺功能指标:包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R)、肺活量(FVC)等。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按照双侧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与对照组患儿无明显差异(P>0.05),但总有效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后再度回访时,观察组患儿哮喘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

表1 2组患儿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儿肺功能比较干预结束时,观察组患儿的PEFR、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VC则差别不大(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儿肺功能比较 (例,

2.3 2组患儿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干预前,2组患儿PAQLQ量表得分差别不大(P>0.05);干预结束、来院回访时,观察组患儿的PAQLQ得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2组患儿PAQLQ评分比较 (例,

2.4 2组患儿随访期间再次住院次数、急诊次数、哮喘发作次数比较见表4。

表4 2组患儿随访期间再次住院次数、急诊次数、哮喘发作次数比较 (例,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高反应性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哮喘的病因复杂,一般认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哮喘发生[1]。在中医学理论中,哮喘属于“喘证”“哮病”的范畴,朱丹溪在其所著的《伤寒论辩》中首次提出了“哮喘”病名,沿用至今。哮喘的病机是痰湿伏于肺,在一些诱因的刺激下,痰湿上涌、阻塞气道,导致气道痉挛、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最终导致发作性痰鸣、咳嗽、气喘等症候[7],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均可诱发哮喘。在儿童中,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更为常见,据报道,我国儿童中哮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通过多位国内学者的临床研究发现,有效的护理干预在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改善预后上有着不错的效果[8~10],整理护理干预是现代的新型护理模式之一,与过去的“医院-患儿”的模式不同,添加了家庭这一比医院影响患儿时间更长的元素参与到护理中,具有更加全面、整体的特点,更积极地与患儿、家长交流,制定更为合理的干预计划,包括但不仅限于情志护理、饮食干预、中药用药护理、运动干预、认知干预等,缓解患儿痛苦并提高患儿对治疗和护理措施的依从性,从根本上提高了护理效果。此次,我们对63例患儿采取了情志护理、饮食干预、中药用药护理、运动干预、认知干预服用中药、穴位敷贴为一体的中医辨证施护,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中医理论和原则,针对患儿的具体病情特点,因人制宜,辨证施护,对热哮者的护理措施以寒凉清热指导,对寒哮者则遵循温热祛寒原则,缓解期病人则遵循“扶正祛邪”治则,采用补法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整体护理干预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更具优势,并能有效地改善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降低发作频率。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小柴胡汤治疗哮喘患儿,可以更有效地减轻患儿病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降低发作频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发作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曲霉与支气管扩张症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