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鉴定案例分析

2019-08-16 08:44何世韬李平飞
时代汽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国家标准静态货车

何世韬 李平飞

1.四川西华交通司法鉴定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 610039 2.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39

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有时会涉及到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检测。案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防护装置的几何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并根据国家标准GB 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第3.3.1条的相关要求,对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两点加载静态强度分析。最终根据防护装置的最大变形量判断是否满足国家标准GB 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的相关要求[1]。

1 案情摘要

X年X月X日,一辆轿车在行驶过程中与一辆货车发生了追尾碰撞的交通事故,导致驾驶员张某受伤,车辆损坏。事故发生后,张某称货车的后下部防护装置不合格,要求对其进行鉴定。

2 检验过程

2.1 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几何参数的检测

(1)货车所装后下部防护装置为固定式,由横向构件、纵向构件、立柱(构件弯曲90°)等组成,其中立柱内端焊接在车架纵梁后部(图1、图2)。横向构件横截面为矩形,支架纵向构件及立柱横截面均为槽形。

图1 后下部防护装置左侧支架

图2 后下部防护装置右侧支架

(2)检验时,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被撞向前下方变形,横向构件支架变形、开裂,横向构件左侧弯曲变形(图1、图2)。

(3)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横向构件支架纵向构件长度为450mm,支架立柱水平段长度为200mm,竖直段长度为460mm。经测量、计算,被鉴定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变形前、车辆空载状态下,后下部防护装置横向构件下边缘最大离地高度约为400mm,防护装置后部至车辆最后端纵向水平距离为280mm,横向构件长为2300mm,横向构件左、右支架外侧边缘分别至横向构件左、右最外端的距离均为450mm。后轴两侧车轮最外端距离约为2470mm。

(4)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横向构件矩形截面尺寸(高×宽×厚)为100mm×50mm×1.2mm;支架纵向构件横截面为槽形,腹板宽度为100mm,翼板宽度为38mm,厚度为4.5mm;支架立柱痕迹面为槽形,腹板宽度为100mm,翼板宽度为50mm,厚度为4.5mm。

2.2 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静态强度计算

根据上述对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所测量的参数及安装情况,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防护装置的几何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并根据国家标准GB 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第3.3.1条的相关要求,对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两点加载静态强度分析。最终根据防护装置的最大变形量判断是否满足国家标准GB 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的相关要求。

(1)根据测量尺寸参数,建立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几何模型。

(2)约束:根据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安装情况,对防护装置横向构件两侧支架立柱的水平段内端施加完全约束。

(3)载荷:根据国家标准GB 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第A3.1.1条确定加载点的位置及第A3.2.1条确定施加载荷。如图3所示,横向构件左、右两侧P2点的间距取1000mm,在左侧P2点施加的水平载荷为100kN,方向沿车辆纵向方向朝车辆前方。

图3 加载位置示意图

(4)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在横向构件左侧P2点处施加水平载荷100kN时,后下部防护装置向车辆前下方变形,最大变形处位于横向构件左侧施加载荷处,沿车辆纵向方向朝前最大变形量为250mm(图4、5)。

3 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相关分析

3.1 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安装几何参数符合国家标准GB 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的相关要求。

3.2 根据测量尺寸参数,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后部至车辆最后端纵向水平距离为280mm;根据对被鉴定车辆后下防护装置有限元模型加载100kN的静态加载分析结果,横向构件沿车辆纵向方向朝前最大变形量为250mm。即,被鉴定车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在承受100kN静态载荷时,其后部至车辆最后端纵向水平距离约为530mm,不符合国家标准GB 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第4.3条“在按照3.3.1或3.3.2的要求进行试验后,由于静态加载力的作用或移动壁障的碰撞,使后下部防护装置发生变形,则在变形后装置的后部与车辆最后端(在测量时处于空载状态下车辆上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3m的部分除外)的纵向水平距离不能超过400 mm”的要求。

图4 变形情况(实体模型)

图5 变形情况(线模型)

综上所述,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在按标准规定的100kN静态载荷进行加载后,其变形后装置的后部至车辆最后端纵向水平距离约为530mm,不符合国家标准GB 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第4.3条的要求。

4 结语

在对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检测中,对于后下部防护的几何参数符合相关标准的,还可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防护装置的几何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并根据国家标准相关要求,对其进行两点加载静态强度分析,可以对交通事故的处理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猜你喜欢
国家标准静态货车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静态随机存储器在轨自检算法
动得多,还要坐得少——评WHO《身体活动与静态行为指南》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停车场迷宫
猜猜他是谁
日野汽车公司轻型货车用混合动力系统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