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荣之花

2019-08-16 01:03云娟娟
中国服饰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意意大利时尚

文|云娟娟

中意合作走在深化合作、共享机遇的路上。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从昔日马可·波罗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先行者,再到现在2019中意时尚峰会的召开和中意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一带一路”的合作共建,中意时尚经济正绽放出惊艳时光的共荣之花。

中意合作:共享与共赢

“中意两国时尚产业的精英汇聚于2019中意时尚峰会现场,这是源于过去、现在和将来,基于中国与意大利业已形成的合作成果以及正在形成的战略共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首先,两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合作基础坚实稳定。2018年意大利对中国出口总量增长了22.2%,其中时尚和纺织占据了总量的13%。其次,两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合作资源高度互补。如中意产业结构具备了相近的特征:中小企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高密度分布、产业集聚区是产业经济的重要细胞机体等。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耀表示,中国消费者正在以异常开放的心态拥抱来自全世界的“好产品”“好品牌”,中国消费者购买了全球30%以上的奢侈品,同时,线下销售和本土零售也保持着稳健的成长态势,意大利时尚行业是最大的获益者之一。

意大利驻上海领事穆岚朵(Ludovica Murazzani)强调,作为欧洲制造业第二大国,意大利每年时尚产业的出口可达约700亿美元,其中意大利对中国的出口占据非常大的份额,中国不管是作为销售的市场,还是作为原料的供应商来讲,对意大利的时尚行业都非常重要。

“意大利政府一直致力于支持意大利时尚领域的精英企业进驻中国市场,这些年不断支持意大利企业来中国参展,同时也促使300多个意大利品牌在阿里巴巴开设了意大利国家馆,今年也是上海和米兰建立姐妹城市40周年,这些都让中国和意大利在时尚领域的合作变得更加深入。”Ludovica Murazzani表示。

意大利时尚工业联合会执行主席、意大利国家皮具制造商协会主席 Riccardo Braccialini称,“我从1991年起就开始往返于中国和意大利之间,见证了中国的巨大发展变化。首先,中国人民一直不断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从这个角度中意可以成为完美合作伙伴。其次,中意作为两个文明古国,时尚产业发展理念相似、发展战略契合、发展优势互补,相信通过更深入更务实的交流与合作,一定会为两国乃至为世界时尚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对于中意合作,“中意两国都是世界重要的经济体,都富于创新的精神。两国双边关系互尊互敬、友好密切。我相信,两国时尚产业的合作在新的时期必将进一步深入,也将为两国经济融合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表示。

数字时代:变革与创新

中意两国时尚产业在产业链等各个领域的大量的合作与交流,也让时尚企业创新的步伐日益加大。

“我们是致力于成为中国时尚行业的领军企业,希望未来和意大利的同行们有更多的交流,同时也相信意大利的时尚以及传统工业一定会给中国的时尚行业带来更多帮助。”伊芙丽集团董事长钱晓韵表示,数字时代,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及走向全球的钥匙。“以前提前9个月设计、3个月生产,现在提前2个月设计、15天生产,快反2天设计、6小时生产。”大数据正在驱动产业全链路进行变革,需要从顾客、研发、生产、物流、零售全链路、数据化的管理体系。伊芙丽也不再定位自身是一家传统服装企业,而是一家全链路数据化、智能化、时尚平台型公司。

“中意两国之间的开放度在日益深化。定制在欧洲是非常成熟的产业,特别是在意大利,国家也在倡导两化融合,高质量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也在积极转型。”报喜鸟集团浙江所罗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希勤就“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企业变革之路”分享道,定制是不可逆的趋势。报喜鸟通过定制加工业务、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云翼智能、全品类定制延伸、专业定制品牌所罗四个方向多轮驱动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关于“所罗”,张希勤解释道,这是报喜鸟跟意大利合作注册的一个品牌,它通过收购意大利定制品牌solosali,把意式精湛工艺和我们的版型完美融合。经过三年实践,所罗在国内已经开出了近两百家专业定制门店,而且在持续高速增长。报喜鸟品牌+所罗+云翼这样一个组合拳,大规模的个性化服装定制和规模化的智能生产,促进了报喜鸟企业进行了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了企业的核心变革。

“数字化重构了人、货、场的新零售,回归效率和体验。数字化重构实体零售资产与消费者的全域连接,并能够对消费者深度分析,快速响应,通过品牌门店服务、商品、营销,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商品和更多元的购物体验”天猫服饰供应链/新零售总经理丹增说道,在新的零售变革当下,已有将近一千多个品牌开始用新零售的方式去推进他们的线上线下零售。

意大利时尚买手协会主席Francesco Tombolini在分享也表示,大数据为判断和分析消费者的喜好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依据,因此企业和品牌要利用好数据,为消费者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和体验。

“我们愿意和中国合作伙伴一起探讨新零售的未来,我们也愿意把意大利及整个欧洲五百多家商店的经验介绍到中国来”,意大利时尚买手协会主席Francesco Tombolini说道。

意大利克拉斯传媒集团旗下时尚杂志MF时尚主编Ludovica D’Angio表示:“中国在数字化方面完全先进于我们,所以我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将双方更好的连接在一起,将中国和意大利紧密相连。”

全球视野:开放与联动

事实上,随着两国关系全面快速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正成为中意深化经贸合作的新平台,那么时尚企业如何利用全球视野走向未来?

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先后收购了德国高端女装品牌Laurèl、美国轻奢潮流品牌Ed Hardy、法国轻奢设计师品牌IRO paris、美国设计师品牌VIVIENNE TAM和比利时设计师品牌JeanPaulKnot,通过这一系列的国际并购正在逐步迈向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级时装品牌集团,其董事长夏国新结合歌力思的发展经验分享了国际品牌投资的心得体会:第一,必须要有清晰的战略;第二,投资战略上要积极,战术上要谨慎;第三,要从一到十,不要从零到一;第四,最重要的是适合中国的产品;第五,打折是慢性自杀。

“对于国际品牌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选择适合中国的产品,产品必须要本地化。因为时尚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验,穿衣打扮、色彩、穿着方式等都是当地文化的体现,简单把国际的东西拿到中国不见得适合。”夏国新也强调,代理对一个品牌来说不是进入中国最好的模式,因为谁都不想帮别人养“孩子”,尤其是这个“孩子”随时可以被别人带回去。只有“孩子”是自己的,你才会舍得投资。

万事利集团秉承“让世界爱上中国丝绸”的企业使命,走出了一条“传统丝绸+移动互联+文化创意+高科技=丝绸经典产业”的转型升级“新丝路”。其董事长屠红燕分享道,丝绸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输出,因此万事利对丝绸有了全新的定义——中国文化和经典艺术的新载体、现代技术和科技创新的新材料、时尚美学和健康生活的新方式,也基于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变革。

西方企业打开中国市场都面临着本地化的问题,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PINKO总经理Roberto Sergi就如何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分享道,目前PINKO在亚太地区有80多家商店,贡献了营业额的20%。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源于品牌对中国市场进行本土化的设计与创新。目前PINKO在设计上对中国顾客的审美做倾斜。品牌在上海设置了办事处,对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进行研究,制定战略反馈给总部,更好地作出本地化的回应。同时在营销上针对官网、微信等中国消费者喜欢的购物渠道进行了更精准的布局。

当然,时尚企业也在抓住全球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意大利家族企业FABIANA FILIPPI目前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的1000多个店铺。FABIANA FILIPPI品牌总裁Mario Filippi Coccetta分享道:“意大利文化的根非常重要,‘Made in Italy’就是品牌的价值所在,因此我们在品牌的打造中特别注重品质、工匠精神,以及可持续发展,未来也希望能与更多中国企业和渠道进行合作。”

“中国是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市场,消费额逐年增长。”意大利米兰THE ONE MILANO高级成衣展执行副主席、意大利国际皮草协会副主席、FURECO公司主席Cesare Gavazzi继续道,年龄在18——25岁的“千禧一代”逐渐成为奢侈品的强劲消费者,年均消费150亿欧元,但年轻消费群体对品牌没有忠诚度,而奢侈品的设计也越来越包容,能够适应更多群体,这些特点与趋势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PAL ZILERI品牌CEO Marco Sanavia表示,现在市场是由消费者主导,要想在多变的零售环境中持续发展,品牌需要重新审视产品和服务,充分运用数据分析,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的期待,与消费者建立一种坚实的情感联系。

Cesare Gavazzi也表示,社交媒体的普及也让奢侈品更加贴近消费者的需求,比如推出有个人特色的限量版。奢侈品品牌也都在积极探索数字化道路,比如通过INS等社交平台来了解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这也成为企业在生产和设计中的重要参考。

此外,随着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品牌开始顺应这一趋势,米兰新美术学院时尚总监、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活动部委员会委员Nicoletta Morozzi分析了企业如何迈向可持续时尚的未来。“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贯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特别是在设计环节,无论是材料选择、设计方法,还是文化传递,都应该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其中。”

新形势下,中意两国正在抓住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一起携手做开放合作的推动者、创新引领的倡导者、包容普惠的贡献者。

更多专家观点——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耀:

中国消费者呈现四大特点:敢花钱、变化快、无信仰、不成熟。

PAL ZILERI品牌CEO Marco Sanavia:

中国在数字化方面很超前,意大利正在推进技术对设计赋能。

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

20年前万事利是向国外买技术、买设备、买设计,今天输出的是技术、技术人才及设备。

米兰新美术学院时尚总监、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活动部委员会委员Nicoletta Morozzi:

当下,可持续时尚缺乏的是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有吸引力的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意大利前大使孙玉玺:

中国将成为全球商品的分销中心。而人才聚集、企业众多、以及全球化、自由贸易、多边主义等都赋予中国更大的发展优势。

意大利米兰THE ONE MILANO高级成衣展执行副主席、意大利国际皮草协会副主席、FURECO公司主席Cesare Gavazzi:

2015——2018年,中国奢侈品的购买增长率超过国外的2倍。

PIAZZA SEMPIONE 品牌CEO Piero Persi:

意大利的卓越品质,是未来会持续在中国市场成功的重要因素。

汉帛国际集团总裁高敏:

体制驱动了消费升级,信任驱动了合作。

密扇品牌创始人、CEO冯光:

很多国外的品牌和公司都非常了解中国现在整个电商市场发展,并且有很强的欲望想要与之进行深入合作。

上海兆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青锋:

假设中意终极合作成功,就会产生世界第四大奢侈品集团。

北京方圣时尚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涛: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意有了更多合作机会。

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CEO兼创意总监洪伯明:

意大利品牌非常重视传承,意大利人也非常注重家、国观念。

意大利克拉斯传媒集团总裁Paolo Panerai:

中意合作,我认为理想的合作模式是形成一个平衡的共同参与公司管理的方式,倍耐力是个不错的例子。

意大利时尚工业联合会主席、意大利国家皮具制造商协会主席Riccardo Braccialini:

目前意大利对中国市场的出口在逐年增加,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打开中国市场还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抱团努力。

猜你喜欢
中意意大利时尚
曲中意 (外一章)
意大利面“变魔术”
《囍》
中意创新合作周航天交流活动精彩纷呈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
意大利
前人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