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茎腐病防治技术

2019-08-16 01:56张志波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2期
关键词:玉米螟抗病性氮肥

张志波

玉米茎腐病在北方春玉米种植区发生较为普遍,危害较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已成为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一般玉米田块因茎腐病减产5%—10%,严重地块减产可达15%以上。为此,我们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在玉米茎腐病防治方面取得了一些收获和经验,现将玉米茎腐病产生原因及防控技术总结如下。

一、症状

玉米茎腐病为全株表现的侵染性病害,由于品种的抗病性不同,其症状显示时期也不同。一般品种从玉米灌浆开始,蜡熟期出现显症高峰,灌浆后期至乳熟期为发病高峰期。玉米茎腐病典型症状表现如下。

1、茎基腐烂型

玉米植株根系发育明显不良,先从根部受害,根少而短,须根、根毛减少。病株茎基部变软下陷,内部松空,一掐即瘪,根茎基部到地面上1-3节间出现黑色软腐,发病3-4天后病部遇风易倒折。病原菌存于土壤中病残体上,自植株的气孔或伤口入侵。

2、茎叶青枯型

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叶片发病,快速青枯,叶片呈水渍状,灰绿色。因病原菌致病性强、环境条件特别有利,茎秆开始发病腐烂,阻滞水分和养分物资输导,病株叶片迅速枯萎。

3、果穗腐烂型

果穗发病后有的下垂,果穗柄软化,苞叶青干松散,穗轴柔软,病穗籽粒干瘪。

二、病原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种类多样化,北方春玉米种植区主要有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和瓜果腐霉菌,不同玉米生态区病原菌群的种类有所不同。

三、发病规律

玉米茎腐病是以土壤带菌、根部侵染为主的系统性侵染病害。病原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种子上或土壤、肥料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带病种子和病残体是第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病原菌在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均能借助雨水、昆虫或机械伤害从根部伤口侵入,引起根腐,然后进一步扩展,进入茎基部。玉米进入乳熟期、植株开始衰老抗病性降低时,病原菌由根部向茎基部发展,此时如果遇到合适的气象条件,尤其是雨后骤晴,土壤湿度大,气温剧升,往往导致该病暴发成灾。发病程度与品种的抗病性、氣象条件、土壤因素以及栽培管理有关。感病品种发病早、发病重,对减产幅度大,而抗病品种则相反。玉米散粉期到乳熟期降雨多、温度高发病重,反之发病轻。玉米连作地、土壤中病原菌积累数量大发病重。过早播种的玉米较晚播种玉米发病重。氮肥施用过多的地块发病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的地块发病轻。

四、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自交系,培育抗病品种。引起玉米茎腐病发病的病原菌种类有所差异,发病地区应当开展品种抗病性调查或鉴定,选用抗病能力强的自交系,努力培育抗病杂交种,同时种植抗病、轻病优良玉米品种是防治茎基腐病的有效措施。适宜我镇种植的玉米品种有吉东38、吉单1402、吉单56、翔玉998、翔玉211、天农九、吉农大935、吉农大819、先玉335、禾育47、平安169等。

2、提倡施用经过充分发酵腐熟的农家肥,不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减少菌源。可在秋季收割玉米秸秆时留高茬(40cm左右)自然腐烂还田,还田秸秆占秸秆总量的30%以上,并保留根茬不动,至翌年经风吹、日晒、雨淋、冻融自然腐烂还田,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减少土壤风蚀的作用。一般农田施优质农肥25-30m3/hm2,N:220-260kg/hm2,P2O5:80-120kg/hm2,K2O:60-100kg/hm2,1/4的N肥和全部P肥以及全部K肥做基肥一次性施入,3/4的氮肥在玉米拔节前,采用条带中耕深松追肥机在宽行追施;或者在整地时一次性施入氮磷钾总养分≥50%的玉米专用复合(混)肥700公斤/公顷。

3、玉米与其他非寄主作物实行2—3年轮作,秋季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发病重的地块可与花生、小麦、马铃薯、大豆等作物轮作换茬。

4、适时播种。调整玉米播期,适期晚播,能减少玉米茎腐病的发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土壤0-10cm处地温稳定通过8℃,采用2BJ系列精密播种机、2BD-2精密播种机,在前一年旋耕过的宽行进行精密播种,播深3-4cm,做到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播后采用1YM镇压器镇压,如果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不必镇压。玉米生长季节田间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带出田外烧毁,还可在发病初期剥去病叶鞘,涂刷石灰水。

5、合理密植。为了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种子要进行播前处理。一是精选种子,除去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和杂质,确保种子纯度和净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5%以上。二是播种前一周进行种子晾晒2-3天,玉米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4%。三是用含有杀菌剂和含有7%以上克百威杀虫剂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预防病菌侵染和地下害虫啃食种子。一般公顷保苗5.5-6万株。

6、防治虫害。重点是防治玉米螟。一是秸秆粉碎还田、深耕冬闲田和播前灭茬,降低虫源基数。二是越冬代幼虫可在玉米螟化蛹前,采用白僵菌统一封垛;在越冬代玉米螟成虫羽化期,可在村屯内堆放秸秆附近放置杀虫灯、性诱剂或食诱剂诱杀成虫,大面积连片防治效果最好。三是在玉米螟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每亩放蜂1.5-2万头,分2至3次统一释放。在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或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喷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其它多种害虫。苏云金杆菌对低龄幼虫效果好,因此施用时间要提前2-3天。

7、测土配方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根据土壤供肥能力、目标产量、作物生长发育需肥量,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来确定施肥量。

玉米肥料养分大致投入总量为N180-240kg/公顷、P2O550-90kg/公顷、K2O60-100kg/公顷。

底肥在整地打垅时随机械施入,氮肥的30%与全部的磷肥和钾肥作底肥施入(N54-72kg/公顷、P2O550-90kg/公顷、K2O60-100kg/公顷),施用深度8cm以上。

追肥在玉米需肥关键期施入,大喇叭口期追入氮肥总量的50%(N90-120kg/公顷),灌浆期追入氮肥总量的20%(N36-48kg/公顷),肥料施入垄沟中间,深度5cm以上。

8、药剂防治。播种前,采用含有戊唑醇、三唑酮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晾干后播种。在发病初期喷根茎,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也可以喷施72%农用链霉素或可杀得77%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作者单位:136301吉林省东丰县大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玉米螟抗病性氮肥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2017春季各地氮肥市场掠影
临河地区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