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与中药封包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2019-08-17 06:19
中医外治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封包灌肠盆腔炎

庞 娟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 中医科,广东 茂名 525000)

慢性盆腔炎属于临床多发病,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没有彻底治愈,在患者体质较差时,病程会有所迁延,从而诱发慢性盆腔炎[1]。慢性盆腔炎以不孕、月经异常、盆腔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2]。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实施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选取6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开展研究,分析中药灌肠与中药封包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2月~2018年2月作为研究时段,将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信封法作为本次研究的分组依据,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中,年龄28.5岁~66.8岁,平均(41.5±10.1)岁;病程4.9 d~19.5 d,平均(12.5±6.2)d。观察组中,年龄28.1岁~66.5岁,平均(40.8±10.7)岁;病程5.0 d~20.3 d,平均(13.0±5.8)d。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次研究方案。

1.2 诊断标准

行B超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史及临床症状进行确诊[3]。与诊断标准一致者;子宫活动受限者、粘连固定者纳入本次研究。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用中药灌肠治疗。药物组成:红花9 g,三菱、桃仁、莪术各12 g,柴胡、丹参、路路通各15 g,败酱草、蒲公英、红藤、刘寄奴、紫花地丁各25 g,将以上药物用水煎制,保持温度在38 ℃~40 ℃为宜,之后实施中药灌肠,每天1次,治疗1周为1疗程,共治疗1个~2个疗程[4]。

2.2 观察组

用中药封包治疗。药物组成:乳香、没药各20 g,赤芍、败酱香、丹参、红藤、苍术、三棱、白芷、大血藤、连翘各30 g,透骨草60 g,将以上药物装入中药的过滤袋中,进行蒸,之后将蒸热的药物,放于下腹穴位处,放置30 min,每天1次,连用1周,共2个疗程[5]。

2.3 护理方法

中药灌肠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向其讲解灌肠的目的、方法、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让其配合护理,同时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缓解负面心理,减轻心理压力。在灌肠前,叮嘱患者排空大小便,便后休息60 min,减轻腹压,有助于药物正常吸收。在灌肠前,保证药液温度在38 ℃~40 ℃,根据步骤进行处理;在灌肠时,应将肛门与药物距离小于20 cm,且动作应轻柔,不可应用腹压。灌肠完毕后,可指导患者将臀部抬高,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为患者提供温度、湿度适宜的病房,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强化心理护理,增强疾病了解程度,提高治疗信心;同时指导患者自护措施,提高机体抵抗力与体质[6]。

中药封包护理:由于慢性盆腔炎易复方发作,增加患者身心应激反应,如抑郁、焦虑等,不利于病情的好转。故护理人员可鼓励患者倾诉,讲解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疏导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信心。在外敷前,将局部皮肤进行清洁,并对其皮肤擦干,将药物装入纱布袋中,先对其加热,之后进行热敷处理半小时;在热敷过程中,对局部皮肤进行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实施处理[7]。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治疗3、6个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对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判定。显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超声检查子宫附件为正常,且盆腔无包块、无积液;有效:症状基本消失,超声检查盆腔改善明显;无效:临床症状、压痛感、超声检查结果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8]。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

3.2 统计学方法

3.3 治疗结果

3.3.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中,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6.97 %(32/33);对照组中,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78.79 %(26/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121,P=0.024。

3.3.2 两组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复发率比较 例(%)

4 典型病例

林 ×,女,45岁,患有盆腔炎5 a,因下腹疼痛、坠胀、腰骶部酸痛难忍,性生活后、月经后症状加重,于2017年10月到我院就诊。经B超检查后,子宫呈球状增多,触诊子宫柔软,但有压痛感,并伴有血性白带。经西药、中药灌肠等长期治疗,虽有所好转,但于月经干净后、性生活后腹痛加剧,仍未得以缓解。于本院实施中药封包治疗,将其放于腹部穴位处半小时,每天1次,连用2周后,该患者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治愈效果显著。

5 讨 论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其易复发,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大。随着中医的进步,中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是由于邪热余毒残留,导致冲任血相冲,从而引起聚集,日久难愈,对患者气血产生耗伤,使病情反复发作。故在治疗中,可通过中医措施实施治疗,从根本上进行治疗。

在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方法选择中,中药灌肠、中药封包最为常用,但治疗方法不同,故治疗效果不同。中药灌肠是将中药材煎制,通过灌肠方式给药,以达到凉血散结、清热解毒、理气止痛、清热利湿的效果。此治疗方法虽药物吸收快,但会影响胃肠道功能,造成酸碱失衡。中药封包是应用间接、直接方法,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在热敷中,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随着血液的运行,使药效到达病灶处,从而发挥药理作用;同时在药物运行过程中,可以对敷药部位的穴位及皮肤产生刺激,从而调节机体的体液、组织、器官等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此外,中药封包还能对局部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提高组织营养状态的同时加快新陈代谢,起到解痉、止痛、消炎的作用,且此治疗方法对机体影响不大,故安全性较高。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辅助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封包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相较于中药灌肠及其护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8]。

猜你喜欢
封包灌肠盆腔炎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盆腔炎非小事! 详解4个常见的盆腔炎症状
灌肠疗法在犬病诊疗中的应用
护肤 巧用保鲜膜
慢性盆腔炎患者该如何保养
无冲突规则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