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趣味心理课的初步实践

2019-08-17 02:01雷蓓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选修课心理学趣味

雷蓓蕾

〔关键词〕心理学;趣味;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9-0029-02

一、开课原因

受网络媒体和影视作品的影响,近几年“心理学”的热度越来越高,很多学生都给自己贴上了“心理学爱好者”的标签,但可惜的是网络及影视作品中最流行的往往是那些“伪心理学”,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它像所有科学学科一样,有其固定的研究内容,遵循科学的标准,有着经典的实验。真正的心理学,不是读心术,不是解梦,也不只是狭义的“心理咨询”,它有诸多分支如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并且各个分支都有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研究实证。

如何让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了解到真正的心理学,同时又不被枯燥的理论吓倒,一直困扰着我。今年,我校(四川省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下同)开设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我积极申请开设了“趣味心理”选修课。此课堂以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科普心理学知识、展示心理学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心理学的求知欲望为目的。希望通过趣味心理选修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心理学,并且能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对身边的一些现象进行解释,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自己。

要给学生普及哪些内容,怎么普及,对于给中学生开设以心理学为主题的选修课,我缺乏相关经验,但怀着“迈出第一步就是成功的一半”的信念,我积极地开始了准备工作 。

二、课堂内容“四大板块”

本着趣味心理课既要让学生感兴趣又要体现心理学的专业性,同时还要对学生有用的原则,我对趣味心理选修课的内容作出了如下四部分规划:

(一)科普生活中的心理学现象

生活中有许多心理现象学生非常感兴趣,如梦、催眠等,在经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后,我把睡眠、梦以及相关概念,如梦魇、梦游、催眠、魔术师如何欺骗你的大脑、自我意识等心理现象作为第一期选修课的心理学现象科普内容。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准备中,我参考了津巴多所著的《生活中的心理学》一书,按照从生活中的现象到心理知识点的思路为学生呈现。

(二)心理疾病科普

经常在生活或者咨询中听到学生说“我是不是抑郁了”“我好像有强迫症”“我们班某个同学好像有精神分裂”,等等,但是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我发现其实他们并不了解这些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由于学生缺乏心理疾病知识,胡乱给自己或他人“扣帽子”,导致自己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对人际关系产生了影响。基于这种情况,我选择了抑郁症、躁郁症、强迫症、多重人格、精神分裂等常见的几种心理疾病对学生进行科普。

(三)趣味版经典心理学试验

在心理学的发展中,有许多有趣且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如服从实验、从众实验、延迟满足实验、习得性无助实验等。这些实验本身有极强的趣味性,并且了解这些实验对于理解心理学的诸多理论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选修课中我专门设置了这一版块——经典趣味心理实验。在讲述过程中弱化数据与专业术语,把实验的过程以故事性的方式叙述,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准备此部分内容时参考《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与《影响人类的四十项研究》。

(四)人际关系主题团体心理辅导

在以往的咨询中,因人际交往问题前来咨询的人数较多,因此,在心理选修课中设置了四次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团辅活动。学生在游戏中可加深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与思考,并反思自身,以促进人际关系更好地发展。

三、课堂形式“三种方法”

趣味心理选修课在考虑知识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内容呈现方式的趣味性,要以中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心理学知识,因此在教学形式上我采用了如下方式:

(一)电影教学

心理电影是以心理现象、心理问题为题材和内容的电影,其中涉及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学生通过电影对心理问题的诸多表现,对心理疾病及其给患者造成的严重后果和人生影响等有一个直观、具体、生动的了解。

(二)心理纪录片

许多与心理学有关的科普纪录片以影像为载体,以真实案例为素材,展示心理学知识,如记忆、自我意识、性别、睡眠等,内容生动形象,对科普生活中的心理现象有重要作用。

(三)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可使学生在轻松与温暖的氛围中,通过团体活动更好地了解自我,走出心理困惑,实现自我成长。这种形式趣味性更强,学生更乐于接受。

在一学期的趣味心理选修课结束后,我对参与课堂的28名学生进行了课后效果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7%的学生认为“课堂内容很有趣”,98%的学生认为“授课形式很喜欢”。

四、反思与讨论

趣味心理选修课不同于常规的心理课,其授课对象是对心理学知识有浓厚兴趣、希望深入了解心理学的学生,但是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低,心理学知识基础薄弱,深入到哪一步才适合他们,以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展示授课内容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目前所形成的“四大板块”“三种方法”只在八年级学生中经过一学期后的初步实践,能否延伸到下一届,甚至延伸到九年级还有待继续研究和探索。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成都,610200)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选修课心理学趣味
“没有用”的心理学
午睡的趣味
河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跟踪导练(二)5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