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朔州、黑山之战边塞诗浅论

2019-08-18 15:23康慧
北方文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骆宾王朔州黑山

康慧

摘要:在骆宾王有限的北塞之行中,调露元年至二年(679-680)跟随裴行俭参与朔州、黑山战役是其中时间较长的一次,也是其仕途经历的一次主动调试,从其此次从军期间所作边塞诗《宿温城望军营》《边夜有怀》等可见士人艰难的仕途之路,文人出塞的特殊意图与胸怀家国天下的君子意识。

关键词:骆宾王;边塞诗;朔州;黑山;仕宦

骆宾王是唐代第一个走向边塞的诗人,其一生西出新疆,北过内蒙,南到云南,出塞地域亦不可谓不广。骆宾王出北塞的行程屈指可数,调露元年至二年(679-680)跟随裴行俭参与朔州、黑山战役就是其中时间较长的一次。

骆宾王的边塞诗优于很多其他诗人的地方在于其一改前代及空想边塞诗人谈边塞即悲伤的情感套路,他的边塞诗是亲身经历而后成,虽也有边塞的苦寒意味,但更有对于壮阔风光、民族地域的真切描摹,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唐代文学宏大气象的审美取向。前人已深度肯定了骆宾王边塞诗的地位,如金涛声言其“开创了边塞诗纪实言志的时代新风”,“是唐音肇始的重要标志”。[1]这些特点在朔州、黑山之战边塞诗作中也都有体现,另外,在这场战役期间写的边塞诗反映着作者特殊的仕途际遇与人生意志。

骆宾王,字观光,“初唐四杰”之一。其生卒年颇有争议,据张志烈《初唐四杰年谱》考证,约生于贞观九年635年[2]第25-28页,约逝于684年或之后[2]第234-235页。高宗调露元年己卯,春天还在狱中。前因在于仪凤三年戊寅(678)冬,除母孝服后为长安主簿,不久迁为侍御史,上书言事被酷吏诬陷坐赃才遭逮下狱的,有诗《狱中抒情通简知己》。调露元年初秋时遇大赦,闻诏作《在狱咏禅》。后出狱,写长诗《畴昔篇》,总结了自己一生的行迹,这是骆宾王思考人生后的慨然之作。十一月,骆宾王便从军出北塞了。

駱宾王此次从军是因北塞又起战事,调露元年(679),东突厥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职举兵反唐,高宗任命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裴行俭率军平叛,《旧唐书·高宗下》有载:十一月,“甲辰,裴行俭为定襄道大总管……总三十万以讨突厥”[3]卷五,第105页,调露二年,“三月,裴行俭大破突厥于黑山,擒其首领奉职。”[3]卷五,第106页裴行俭用四个月的时间就闪电式完成了此次讨伐的军事作战行动。黑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西北大青山五原县附近。又《资治通鉴·唐纪十八》载:“初,行俭行至朔川,”[4]卷二百二,第6394页“朔川”在今天山西省朔州,此战的疆场前线就在今天山西内蒙交界处的长城一线地带,裴行俭还在代州陉口驻军,对敌军展开离间活动,以期取得更大的战果。

骆宾王参加了此次朔州、黑山之战。调露元年“十一月,入裴行俭幕,从军定襄,北讨突厥”,考证有诗《宿温城望军营》《边夜有怀》,张志烈考《晋书·唐彬传》曾有记载:“复秦长城塞,自温城洎于碣石,绵亘山谷且三千里”,得知温城所在即属晋北长城沿线,与裴行俭的军队行进路线和区域是相符的,据此及两首诗歌的内容可知皆是骆宾王此次随裴行俭从军边塞出行途中所作。[2]第206-207页

骆宾王临时宿于温城,远望军营驻地而作《宿温城望军营》,谓:

虏地寒胶折,边城夜柝闻。

兵符关帝阙,天策动将军。

戍静胡笳彻,沙明楚练分。

风旗翻翼影,霜剑转龙文。

白羽摇如月,青山断若云。

烟疏疑卷幔,尘灭似销氛。

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5]第176页

诗中对于战事的壮烈与边塞的寒肃都感受颇深:秋日弓牢,虽折胶却不解,在此弓劲之时,兵符作用,将军策动,战斗开始。胡笳响彻,征衣分裂,风旗翻影,霜剑狂舞,羽扇轻摇,智定乾坤。仿班超弃文从武投军中,学顾荣挥扇克敌建功勋,骆宾王心怀雪耻愿,欲报明君前,一片忠肝义胆,尽显慷慨激昂,令人动容赞叹。关联骆宾王的实际政治遭遇,正是在经历官场不得意,屡遭贬谪后才令骆宾王心生投笔从戎的想法,并多次从军,久戍边塞,这是其实现政治抱负的另一途径。

《边夜有怀》也是在际遇不畅的基础上面对边塞之景感怀而作,谓:

汉地行逾远,燕山去不穷。

城荒犹筑怨,碣毁尚铭功。

古戍烟尘满,边庭人事空。

夜关明陇月,秋塞急胡风。

倚伏良难定,荣枯岂易通。

旅魂劳泛梗,离恨断征蓬。

苏武封犹薄,崔駰宦不工。

惟馀北叟意,欲寄南飞鸿。[5]第177-178页

汉地逾远,燕山不穷,心羡窦宪刻石立铭於燕然山记述功绩,自己却行旅劳顿,如泛梗般漂泊难定。边关明月夜,胡塞秋风急,戍疆烟尘尽看,奈何人事尚空。骆宾王感慨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未降,归来却仅拜为典属国,崔骃才能卓越,却遭遇窦宪打压仕宦不顺,自己的仕途也与前人如出一辙,天下仕宦不如意的人都只能心怀北塞老叟赏识之情,将自己的满腔抱负托南飞鸿雁而去了。

骆宾王的如上边塞诗,且不论其军幕纪实性与边塞风光的描摹是如何开一代之风气,就文人角度而言,可以反观其文人艰难的仕途之路,文人出塞的特殊意图与胸怀家国天下的君子意识等,具体的:

其一,骆宾王此次入幕从军经历是其坎坷仕途的一部分。回看骆宾王人生的前半段仕途:初,永徽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不得志而辞;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后仪凤三年在侍御史任上又因上书言事被诬入狱,出狱后有感文官仕途艰辛,意欲投笔从戎,便随裴行俭入幕往北塞征讨,在边塞军中苦寒的环境中有感于仕意不顺,心中愤懑,故而诗歌作品中才有“苏武封犹薄,崔駰宦不工”(《边夜有怀》),这是骆宾王了解古人艰难仕宦经历后的同感而慨,若不能建功立业,只能将“北叟”厚意空寄飞鸿了。

骆宾王的坎坷直至其生命结束一直不断,如出塞归来后,调露二年,除临海县丞,后坐事辞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撰写《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下落不明,被乱军所杀、遁入空门、流亡它地等说法不一而足。有传:裴行俭见初唐四杰时言除杨炯较为老成,其他三人皆少年成名,浮躁而终不得成,后果分别溺水、自沉、兵败而终,一语成谶。此说或不可全信,但骆宾王人生坎坷终兵败成谜确是事实。

其二,骆宾王从军出塞有其特别的意图与思考,即投笔从戎,既然文不能安邦,何不如试图以武定国,这是试图以另一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期许。骆宾王胸中还是颇有豪气的,也因此边塞诗中有雄壮健阔之语,如“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学班超投笔从戎意欲建立功业,戎马阵前想到顾荣轻挥羽扇克敌制胜。出塞的豪气不仅体现在远大志向上,更体现在疆场壮阔景象的描写上,如“戍静胡笳彻,沙明楚练分。风旗翻翼影,霜剑转龙文”等,眼前若无壮景,胸中若无豪气,很难写出如此气势壮阔的诗句。

其三,骆宾王的出塞深刻地体现着胸怀家国天下的君子意识。中华民族传统的儒家文化培养的就是胸怀家国天下、具有大夫品格的文人君子。如“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虽无法与后世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大苍生胸怀同日而语,但一介文人的用行舍藏有此家国之心为基,才映衬其身出边塞的行止愿景。

综上,骆宾王在朔州、黑山之战的诗歌是较为有代表性的,可见其作为普通士人,仕宦的路途艰辛、出塞的建业意图、君子的家国胸怀。

参考文献:

[1]金涛声.唐代第一个走向塞漠的诗人[J]宁波大学学报,1991(02):6-11.

[2]张志烈著,初唐四杰年谱[M]成都:巴蜀书社,1993.

[3][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5][唐]骆宾王著,[清]陈熙晋笺注:骆临海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1.

猜你喜欢
骆宾王朔州黑山
黑山阻击战纪念馆
朔州平鲁区: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金州大黑山文献录
红山蚁的仆人
红山蚁的伏击战
记住了,他叫骆宾王
骆宾王七岁咏鹅
朔州接地气的畜牧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硬头货”
朝鲜朔州碱性杂岩体蛭石-磷矿床
朔州新景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