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中普什图瓦里的精神解读

2019-08-18 15:23秦艳
北方文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回归阿富汗

秦艳

摘要:普什图瓦里是阿富汗普什图人心目中神圣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尺度,在阿富汗这样一个以部族为单位的社会环境里,其影响力之大早已深入人心。《追风筝的人》扣人心弦的情节背后其实也映射出普什图瓦里所倡导的精神内涵:崇尚荣誉、尚武好战,热情好客、庇护弱者,宽恕与复仇等。阿米尔在经历半生的劫难和逃亡生活之后回归家园,成功解救索拉博,实现了自己血液中普什图瓦里的精神回归。

关键词:阿富汗;普什图瓦里;精神解读;回归

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于2003年付梓至今,打动了全世界无数读者的心。小说以20世纪90年代的阿富汗及之后的美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绵延三十年的有关背叛与救赎、亲情与友情、磨难与成长的故事。在这段令人心碎的故事中,作者对阿富汗种族、宗教以及道德问题进行了揭示,并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内心独白,对代表普什图人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普什图瓦里”进行了深度解读,让读者全面感受到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

一、普什图瓦里的精神内涵

阿富汗地处亚欧大陆交汇要冲,是一个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交融的多民族国家,由于政治、历史等各种原因,一直处于战火纷飞的状态。英国、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先后踏上这片土地,大国之间的明争暗斗让阿富汗社会动荡不安,各民族各势力割据一方,没有形成一个真正和谐统一的现代国家,也没有建立现代化的法制体系。在阿富汗,普什图人在20多个民族中占据首位,在国家军事、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但由于诸多原因,只有少数国家法律条款得以在部落里适用,而以“普什图瓦里”(Pushtunwali)为代表的不成文的部族规范才是普什图人一直遵循和倡导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通过小说不难看出“普什图瓦里”更像一把双刃剑,对不同的人造成的不同的影响引向了不同的发展轨迹,从哈桑、哈桑父親、阿米尔父亲等角色中,我们可以看到其闪烁着的精神光芒。

(一)崇尚荣誉、尚武好战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阿富汗历来就是一个不同民族相互厮杀的战场,不断的战火洗礼造就了普什图人崇尚荣誉、尚武剽悍、勇猛无畏的特点。他们为了部落的生存,为了保护部落的财产,甚至为了进行血亲复仇等,自小就对男性成员灌输尚武好战的思想,培养他们的勇气和战斗技能。因此,普什图人自小就长于骑射,酷爱武器。而崇尚荣誉、尚武好战也成为普什图瓦里的一项基本准则。对他们来说,维护个人、家庭,以及所在部落的荣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荣誉而死比失去荣誉苟且偷生更加体面。[1]

在《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代表。他身材高大英武,对于酷爱读书写作的阿米尔没有表现出半点的欣赏和赞许。尽管阿米尔的母亲曾是饱读诗书的大学教师,但是在阿米尔父亲的心目中真正的男子汉,应该去踢足球,去参加比武竞赛,去寒风中斗风筝,即便不能亲身参与也应该成为一名充满激情的观众,在赛场边高声呐喊助威。然而阿米尔不仅对这些兴趣寥寥,甚至在看到比武竞赛血腥的场面后放声大哭,在乘坐汽车的时候不止一次地呕吐。这些都被父亲看成缺乏勇气、懦弱的象征,厌恶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对于经常为阿米尔挺身而出的哈桑,父亲则表现出了赞许的亲近,甚至不惜重金请来整容医生为他修补好了兔唇,正因如此也激起了少年阿米尔内心中对于哈桑争夺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父爱的一丝妒忌,也是阿桑悲剧命运开始的原因之一。

对于荣誉也是阿米尔的父亲所竭力追求的。他亲自设计并独立承担一切费用建造了一座恤孤院,用自己的慷慨赢得了人们的敬畏和称赞。当阿米尔在斗风筝比赛中拔得头筹,他的骄傲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迫不及待的地为阿米尔举办了一场空前盛大的生日宴会,并将阿米尔在斗风筝比赛中的成绩向所有的来宾津津乐道。但是他和佣人的妻子哈扎拉女人莎娜芭有了私情,生下了私生子哈桑,这在普什图人的道德规范里是极度肮脏的,尽管他也试图像对待阿米尔一样对待哈桑以此来弥补内心的愧疚,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对于哈桑的身世他讳莫如深,只字未提。当哈桑被阿米尔背叛和陷害,被迫离开的时候,他表现出了无比的痛苦,但即便哈桑父子要永远离开,即便他想竭力挽留,也仍然没有勇气与哈桑相认。因此,对于荣誉的追求既成就了阿米尔父亲高大英武的普什图人形象,也成为哈桑悲剧命运的罪魁,更是阿米尔和他的父亲在自我救赎的路上无法逾越却又必须面对的一道障碍。

(二)热情好客、庇护弱者

普什图瓦里的另一个重要规范就是热情好客,庇护弱者。电影《孤独的幸存者》中,在阿富汗执行“红翼行动”的四名美军海豹突击队队员遭遇塔利班分子攻击而受到重创,有三名队员牺牲。身受重伤的马库斯·勒特雷尔(Marcus Luttrell)在濒临绝境之时被当地普什图村民古拉布·汗(Gulab Khan)所救。在电影中可以看到,当地的塔利班分子视美军为最大的仇敌,决不允许当地人收留甚至救助美军,一旦发现有类似行为,必定予以血腥屠杀。然而在古拉布·汗救回马库斯之后,普什图村民为他疗伤,提供水和食物,还竭全村之力与前来抓捕的塔利班分子战斗,最终马库斯成功获救,成为整个行动唯一的幸存者。

可见普什图人在遇见弱者的时候即便使自身处于险境也要遵循普什图瓦里的道义,为危难者提供庇护。

在《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父亲也正是如此。在逃亡美国的途中,面临俄国士兵的无耻要求,即便自己也处于生死攸关的弱势地位,他也毫不示弱地要保护那位弱小的阿富汗女士,声称“就算中了一千颗子弹,也不会让这种龌蹉下流的事情发生”[2]。

阿米尔父亲热情好客的性格在小说中也多次呈现。无论是在和平美好时期的家乡喀布尔,还是在逃亡时期的异国他乡,阿米尔的父亲都彰显出了贵族般的慷慨、豪爽与热情。在春风得意之时,他宴请四方,康概捐助;在落破潦倒之时,也兴致盎然地为了儿子的顺利毕业给酒吧里所有的人买酒,还用自己微薄的血汗钱给儿子买上一辆轿车。他也因此赢得了来自周围人的欢迎和尊敬。

(三)宽恕与复仇

尽管哈桑和他的父亲阿里都是哈扎拉人,但是他们自幼与阿米尔一家生活在喀布尔普什图人居住的贵族区,深受普什图瓦里的道德影响,也具备了普什图瓦里所倡导的宽恕与牺牲精神。

哈桑的母亲莎娜芭是一个哈扎拉人,虽然生得美丽动人,却因为身份卑微而受到歧视和欺辱。她与阿米尔的父亲相爱,却因为身份与种族的差异而不能与他在一起,最后不得不嫁给了因小儿麻痹症导致瘸腿的阿里。但即便连莎娜芭都憎恶阿里的相貌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阿里却甘愿背负这些侮辱,始终对一切缄口不言。他甚至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妻子与朋友的私生子——哈桑当成自己的亲生骨肉去爱,毫无偏见。

哈桑作为阿米尔的玩伴,对阿米尔表现出了非常坚定的忠诚。在受到阿塞夫一群人欺负时,哈桑挺身而出,用弹弓保护了阿米尔。在斗风筝比赛中,他帮助阿米尔拔得头筹,即便受到了巨大的侮辱也默默忍受。他真心地守护着自己的朋友,从没有因为阿米尔嘲笑他的文盲无知而懊恼,也没有因为阿米尔有意不带他参加普什图小孩们的玩耍或者把自己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丢弃一旁而生气。

然而在阿米尔亲眼目睹阿桑被阿塞夫等人欺负的那场悲剧之后,他一心想着远离哈桑,于是嫁祸哈桑偷窃。在面对自己忠心维护和真心对待的朋友背叛自己的时候,哈桑和阿里却给予了容忍和宽恕。他们没有揭穿阿米尔的谎言,而是选择背负罪名、含泪离开。他们这样做必然与普什图瓦里精神的感染有关。

另一方面,普什图人有着强烈的家族和部族观念,个人的生存和福利都是建立在家族和部族的基础之上的,一旦家族或者部族荣誉和利益受到威胁,整个部落都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所以普什图部落更加需要男性成员培养自己英勇善战的精神并鼓励他们为了部族的利益和荣誉进行血亲复仇,哪怕付出更加昂贵的代价。

二、普什图瓦里的精神回归

在经历战乱、逃亡美国后,忘却过去并不能给阿米尔带来真正的平静。听到父亲提起哈桑的名字,他的内心“好像被一对铁手掐住了”[3]。更殘酷的是,阿米尔夫妻婚后不能像正常夫妻那样拥有孩子,在阿米尔看来,这是上天对他的惩罚:“也许在某个地方,有某个人,因为某件事,决定剥夺我为人父的权力,以报复我曾经的所作所为。”[4]无法得到自我救赎的痛苦让他失眠,而拉辛汗的电话给他“再次成为好人的路”[5]。事实上,这条“路”既是阿米尔的救赎之路,也是作者构建的一种和解、圆满,对普什图瓦里民族精神的一种真正回归。

索拉雅在婚前勇敢地向阿米尔承认自己年轻时的错误,阿米尔虽然一开始觉得难以接受,但最终两人还是在对话中实现和解。这是因为作者认为在爱情面前,谁都有过去,都可能犯错,与那些传统的妇道贞洁相比,彼此相爱才是最重要的。在得知父亲此生最大的秘密——哈桑是父亲的儿子后,阿米尔理解了父亲这一生的痛苦,也因此认识到自己必须迈出关键一步,才能摆脱和父亲一样的痛苦,不只是洗刷自己的罪行,还要帮父亲洗刷罪行,并最终得到精神上的救赎,实现普什图瓦里的精神回归。

在小说的结尾,阿米尔和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放风筝,与几十年前不同的是,阿米尔成为那个追风筝的人,他拼尽全力守护风筝,就像哈桑曾为他做的那样,他的内心不再受到煎熬、挣扎。当他向索拉博喊出“为你,千千万万遍”[6]时,故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阿米尔个人也真正实现了自我救赎——与过去和解。

三、结语

在《追风筝的人》里,哈桑、阿米尔,以及阿米尔的父亲,他们都是普什图瓦里的典型代表。尽管他们身上具备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命运,在面对困难局面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截然不同,但是对于普什图瓦里的尊崇和信仰却从未泯灭,所以在犯下了背叛朋友的错误之后,阿米尔的内心一直饱受煎熬,最后他终于回到阿富汗,完成了自我救赎之旅,也实现了普什图瓦里的精神回归。而普什图瓦里也在精神上为像阿米尔一样远离祖国、流亡在外的阿富汗人照亮了回归的路。

参考文献:

[1]畅红.浅析阿富汗普什图瓦里的内涵与功能[J].世界民族,2018(01):72-81.

[2][3][4][5][6]卡德勒·胡赛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回归阿富汗
美国正在窃取阿富汗的钱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
论《追风筝的人》中的友情与救赎
阿自杀袭击频发
阿富汗让美国走开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