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躺下就胸闷,绝不可忽视!

2019-08-19 02:52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汪芳
保健医苑 2019年8期
关键词:心房房颤心衰

◎文/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汪芳

杨阿姨今年63岁,20多年前的一次例行检查中查出有高血压,当时因为工作比较忙,且症状不明显,她也没怎么上心,一拖就是好几年,直到持续的高血压引起了头晕,才开始吃降压药。起初杨阿姨服药很规范,血压控制得一直不错。后来觉得身体恢复得很好就私自停药,结果半年后不仅血压反复,还添了新病——房颤。后来,杨阿姨坚持服药,整体情况还可以。可是,近些日子上楼爬楼梯时会气喘吁吁,平躺的时候会感觉到胸闷,就像干了重活一样。杨阿姨怀疑自己的心脏可能出问题了,便到医院就诊,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最终确诊为房颤引发的慢性心衰,最近慢性心衰开始加重了。

房颤与心衰之间到底什么关系呢?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研究显示,房颤可增加3倍心衰发病率!房颤时间越长,心衰发生率越高,程度也越重。而超过半数的心衰可以说是“互为因果”——房颤可以引起心衰,心衰也可以引起房颤。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心衰合并了房颤,其死亡率就要明显高于单独的房颤或心衰患者,所以一定要早诊早治。

房颤患者应该警惕心衰,所以定期检查必不可少。一般而言,心脏超声及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可以提示患者是否存在心功能不全,再结合相关症状,特别是活动后的身体反应等,基本就能够明确。

临床上,我们多通过特殊的分级规则来评估心衰的程度,比如像杨阿姨这种情况,可以定级为心功能Ⅱ级。心功能分级最重为Ⅳ级,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明显的心衰症状。

有人会问:房颤、心衰两病并发的话,患者应当先治哪一个呢?回答肯定是两者需要同时治疗!但应该判断心衰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存在其他原发病如心肌梗死、风湿性瓣膜病。如果是房颤导致的心衰,处理好房颤问题,努力恢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心衰就能得以改善。

房颤的治疗分为2类,一类是药物治疗,另外一类是手术介入治疗。采取哪种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阵发性/持续性、有无伴随其他疾病等综合判断。在房颤初期,发病时间尚短,射频消融和药物治疗均有良好的效果。至于那些发作时间较长或药物疗效不佳,介入又无效或不适用的患者,可直接应用控制心率的药物。

心衰治疗不及时也可能诱发房颤!轻度心衰诱发房颤的比例为5%~10%,进展性心衰患者中过半数伴有房颤。心衰患者心室射血功能异常,伴随体液潴留,心脏负荷增大,心房心肌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纤维化,而心房结构异常后就会出现电活动的异常,最终诱发房颤。

目前关于心衰尚无特效疗法,药物治疗仍是基础。以慢性心衰为例,治疗着重于处理原发疾病与改善症状,同时结合逆转心脏的异常重构,经过长期、修复性的治疗改善心脏功能。有一部分心衰患者适合做心脏同步化治疗(三腔起搏器),缓解心衰症状、改善预后。极少数心衰严重且条件合适的患者,可行心脏移植。

房颤合并心衰的患者心房内血液流动相对缓慢,并且存在涡流(就像划桨时带起的水面旋涡),比正常人更容易形成血栓,因而诱发卒中的可能性也比较高,所以首先要对血栓风险进行评估。大部分这类患者血栓风险高,都需要口服抗凝药。

此外,患者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和心态。如果心衰不能够完全控制得当,就尽量减少活动。饮食方面一定要降低盐的摄入量,以减轻心脏、肾脏的负担。

最后,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私自调整药物剂量甚至换药或停服。

猜你喜欢
心房房颤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心房破冰师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左心房
预防房颤有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