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

2019-08-19 18:00李璐坤
时代人物 2019年8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

李璐坤

在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四个战略任务: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创新有效预防和社会矛盾体制化解、完善和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社会工作的概念。社会工作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是“社会管理”,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直到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更加清晰的新概念——“社会治理”这一概念,使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变得更加的明确,提升了国家的治理能力。

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为孕妇、残疾人、留守儿童和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有偿或是无偿的帮助,例如社区居委会主要功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其中像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机构都属于社会工作,其中专门从事的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简称“社工”,以及无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的“义工”,减少社会冲突,从而促使社会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的美好与和谐。

社会治理的意义。社会治理主要是指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和依靠各部门以及社会公民的力量,通过加强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解决相关社会治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与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稳定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社会治理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公民个人对公共权力使用的延伸,从而实现每一位公民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实际上是指政府与社会公民在公共的生活区域进行管理与配合。

社会职能是通过解决困难群体、困境群体的基本民生问题而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正,这些与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是相通的。社会工作以其专业特质,可以在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社会力量,社会工作机构可以在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任务十分繁重,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十分迫切。为此,各方应该做出积极的努力。特别是党政部门要切实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和政治效应,要改变单纯维稳的思维,切实改善民生,正确处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包括社会工作在内的社会力量则要进一步认识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形势,更好地服务困难群体和困境群体,更加艺术地处理服务中的问题,实现解决问题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相结合,促进共建共享社会治理的发展。

社会治理是相关各方组织或是机构在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双方人员达到一定的共识,从而进行的对相关事务的管理,也是一种合作共治。同一般行使权力的社会管理不同,社会治理希望通过相关组织机构一同协商达成共识,通过达成共识的过程和落实成为共识的解决问题方案,并使复杂问题得以解决,更是在深层次上使问题得以解决。这包括:社会治理基本上不是对立冲突的思路,而是认为矛盾各方可以找到共同点予以解决;社会治理不以权力相威胁,而是以平等协商为考虑问题的基点;社会治理不是按照某一方(主要是擁有权力方)预先设计好的步骤解决问题,而是在相互讨论和协商一致妥协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社会治理不是追求问题的表面解决和冲突平复,而是通过互动、沟通、协商来达成共识,各方在认识上相互靠近,并对问题给予实质性解决。当然,即使如此,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也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都是政府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反应措施,都是维护、实现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措施。二者不同的是解决问题的看点不同,所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同,社会治理更符合现代民主国家的惯常做法[3]。因此可以说,社会治理是社会管理发展的“升级版”,是与现代国家制度和现代治理方式连在一起的。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

社会治理应当介入社区社会工作。各社区必须重视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精神面貌好、整体素质优、工作作风实、创新能力强的社区人才队伍,为社区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要加强社区干部自身素质建设,就要努力提升队伍“战略思维、科学发展、开放创新、执行落实、沟通协调”五大能力,培育“顾全大局、真抓实干、亲民爱民、勤奋学习、清正廉洁”五种作风,提高社区工作效能。要健全完善社区工作者准入制度,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和开发,加快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步伐,加大社区配备和使用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力度,积极开展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拓宽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服务范围。要普遍建立社区志愿者组织,搭建社区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开辟社区志愿服务基地,连通社区志愿服务供需渠道,组织和指导社区志愿者广泛开展社区救助、助残、优抚、居家养老、再就业服务、维护社区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群众性志愿服务活动。要推行社工人才和社区志愿者注册、培训、时间储蓄和“星级”评定表彰等管理制度,提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要建立社区工作队伍档案数据库和社区人才储备制度,使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向专业化、知识化不断迈进。要通过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和志愿帮扶服务,对残疾流浪儿童、精神病人、艾滋病病人、吸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和社会功能缺失人员进行疏导和矫治,帮助他们修复功能、回归社会。

发挥公共服务的利民惠民作用。为民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本质。各社区务必把为民、利民、舒民、安民、娱民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内容,深化服务内涵,努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确保居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要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大力推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搭建社区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网络和社区服务热线等服务平台,为推进社区服务奠定基础。要健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网络,落实促进就业服务政策,完善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就业技能培训机制,对城镇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基本技能培训服务,积极开展创造“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促进和吸纳下岗职工在社区就业。要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建立健全警察和居民自治相结合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组织开展以社区保安、联防队员为主体,专职和义务相结合的巡逻守望、安置帮教、守楼护院等活动,认真做好对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努力打造平安社区。要着力打造宜居社区,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建立健全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业主管理和物业服务“三驾齐驱”的社区环境卫生治理格局,完善社区环保听证制度和环境卫生考核评比制度,探索建立社区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为居民提供卫生环保、物业管理、日常综合维修和绿化维护等基础最基本的生活服务,促进社区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要建立社区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推行就业信息、致富信息、家政服务信息等居民需求的信息公布制度,为辖区居民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要强化为老服务,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大力发展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社区老年医疗保健、社区老年文化体育教育、社区老年参与社会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向社会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迈进。要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文体和教育服务、社区公共安全和商业服务体系,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社区服务,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多需求的服务圈,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要加强社区服务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街道社区创先争优活动,以“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促科学发展”为主线,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目标,从社区实际出发,大力开展党员岗位承诺、设岗认责、志愿服务等活动,推进社区服务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既要依靠党委和政府,又要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有效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同时还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协同作用,这样社会治理就会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外部的社会环境更稳定,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
影像社区
集成创新发挥优势 自主研发服务造纸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酷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