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路上

2019-08-20 17:54
中国名牌 2019年8期
关键词:龙河涉县枇杷

在湖南省教育厅公布的首批湖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中,位于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的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位列其中。数年前,这里还是省级贫困村,有些人听说过它,只因为这里是著名戏曲作家田汉的故乡。而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长沙人逢节必至的游玩胜地。随着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建设的日益完善,以浔龙河村1.47万亩原生山水资源为基础打造的都市近郊型特色小镇已经成为了浔龙河人的骄傲。企业市场运作、政府推动监督、基层组织全程参与、民本民生充分保障,计划总投资达140亿元的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可谓业态丰富、包罗万象。徜徉于小镇,不仅可以领略到这里的自然风光,还可以欣赏到这里的人文底蕴。城中有村,村中有城,闹中取静,动静相宜,浔龙河在这样一场蜕变中迎来了新生,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优秀范例。

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只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这几年,一个个乡村振兴的优秀案例不断涌现。

一篇名为《河北涉县“千里乡村振兴路”开启山村幸福之门》的文章中这样写:“过去,这里年年相似;然而今年,这里生机盎然别往年。”是的,依托当地自然风光,建设美丽乡村,涉县有了自己的经验。几乎每一位到过涉县的游客,都能体会到这里的美。秋日,红果满山;夏季,绿波荡漾。为建设具有涉县特色的美丽乡村,当地县委县政府多次邀请专家“把脉”,立足乡村文化特色和太行山水景观优势,根据“休闲旅游示范区”标准,维护与完善着当地“石岗连泉生态谷片区”“王金庄传统文化村落片区”“娲皇宫休闲旅游片区”等片区的建设,并且进行了绿化带建设、村容整治、生态观光园区打造、道路维修、采摘园完善等一系列实践,让涉县成为了“美丽乡村”的代名词。

一个个乡村在苏醒,一个个愿望在生长,更多的乡村有了美丽宜居示范村的“名片”,吸引着成群结队的游客纷至沓来。

“小康不小康,關键看老乡。”实现乡村振兴,人是根本。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路上,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转变意识。除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外,村民们还通过当地特色农产品培育、传统手工艺品市场挖掘等方式,让自己过上了好日子、甜日子、美日子。

这两个月,可忙坏了山东省荣成市虎山镇的农户们。百合花竞相开放,农户们忙前忙后,采摘、分拣、炒制。这里与百合结缘,已有10余年的时间,之前种百合花,只为观赏,后来,村民们发现其还有丰富的经济价值,于是,大家纷纷加入其中。就这样,虎山镇的百合产业逐渐成了规模,当地也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集种植、加工、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在政府的适度引领与农户的辛勤劳作下,以百合花为代表的花卉产业发展让农户们真正增收,也让当地的花卉产业增效。

枇杷有止渴解暑、润肺止咳的功效,是夏天果中佳品。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大力发展起了枇杷节庆经济,将枇杷培育成了特色农产品品牌。目前,当地枇杷种植面积在1.5万亩左右。除枇杷的售卖外,当地还开展了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体验和旅游采摘等乡村旅游项目,将枇杷丰收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让农户们的口袋鼓了起来。

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路上,塘栖镇种起了枇杷,党鸠村则种起了木耳。党鸠村位于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这里曾是多年的贫困村。由于身处黔桂两省区交界大苗山腹地,党鸠村存在交通不便、对外交流不畅等问题,从而导致那里经济发展缓慢,村内贫困家庭超过400户。在这一情况下,当地党委政府在后援单位的援助下,带动农户,借助特色产业优势,做起了木耳产业种植,产量颇丰。据悉,今年下半年,产业基地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带动100多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增加他们的收入。

发展特色农产品是一条路,发展与传承当地手工技艺也是一条路。位于云南省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的巴飘村发展起了民间手工艺文化合作社。这一方式不仅带动了当地妇女创收,还将基诺族珍贵的手工技艺传承了下来。此外,这里距离旅游胜地西双版纳较近,有着迎接四海游客的天然可能性。为此,巴飘村组织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基诺大鼓舞”与竹制传统乐器“奇科阿咪”表演,也还原了基诺族男孩成人典礼以及祭大鼓仪式等。许多人慕名而来,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如今,基诺山每家每户都通了水、路、电,住上了安居房,有了4G网。这个曾经贫困落后的山乡,呈现出一片新景象。

猜你喜欢
龙河涉县枇杷
绘画龙河晨曲
浔龙河好事多
枇杷
枇杷
夏月枇杷黄
涉县“差评被拘”是法治中国的反面典型
景观生态设计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以龙河治理为例
涉县新北关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邯郸涉县方言的“子”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