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侨乡因势而谋 融合发展应势而动
——泉州晚报社“跨越四十年 晋级百强路”的探索

2019-08-21 08:41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8期
关键词:晚报泉州

泉州晚报社随着福建泉州市委机关报《泉州晚报》的创刊而创办于1985年7月1日,现拥有7个媒体和6家经营实体,资产总规模近8亿元。报社是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副秘书长单位,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副会长单位,福建省报协副会长单位,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一直稳居全国地市报前列。

在34年的发展历程中,泉州晚报社始终立足泉州这块侨乡热土,与侨乡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经过一代代泉州晚报人的励精图治、薪火相传,泉州晚报社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深耕主业、稳住大盘、创新转型、融合发展。

一、创刊初期 人财物一切从零开始

1969年4月1日,原中共晋江地委机关报《泉州报》停刊后,泉州一直没有地方机关报。直到1985年4月1日,时隔16年后《泉州晚报》创刊号推出,才结束多年没有报纸的历史。

16年的断层,给筹备工作带来很多困难。1984年4月,中共晋江地委决定创办地委机关报《泉州晚报》,并成立了筹备领导小组。当时正是改革开放春潮涌动之际,思想比较活跃,筹备领导小组决定以晚报的形式办机关报,这样更贴近读者,也能促进新闻改革。此举当时不仅走在福建省前列,在全国也是尝试。

泉州晚报大厦

《泉州晚报》创刊号(试样)

《泉州晚报》创刊初期异常艰难,设备、资金短缺,人员队伍经验不足,人、财、物都是从零开始。报社刚组建时,旧《泉州报》设备、档案、资料荡然无存。那时候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抽调过来的十几个人很多既当记者又当编辑,既要采访也要编稿。当时国内新闻都通过电讯设备接收,再打出一条一条的字,粘贴在白纸上,再用铅字排版,往往要通宵达旦。如果遇到突发新闻,已经上版的铅字要重新打乱重组,耗时费力。

刚开始,《泉州晚报》创刊号只发行7000份,一经推出大家争相传阅,不少市民主动要求订阅。试刊共出版11期,印发了22.3万份,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二、正式发行 为改革立言做群众导向

1985年7月1日,《泉州晚报》正式发行,4开周六刊,发行量直线上升。

《泉州晚报》正式创刊号

大家在深受鼓舞之余,都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办好这张机关性质、晚报形式的党报。经过讨论,达成了一致的思路,《泉州晚报》是党报,应宣传中心、引导舆论,这是重中之重。但它也要有晚报的特色,轻松活泼,贴近生活,要彰显城市文化,有浓郁的人文气息。理念落实到办报中就是,新闻抓重、大、特,言论提倡千字文,专刊、副刊注重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由此,《泉州晚报》特色渐显,开始拥有一大批读者和作者。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为改革立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正是泉州改革开放方兴未艾、经济建设迅速勃兴时期。1987年到1988年,在当时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泉州晚报》摒弃传统的新闻表现手法,另辟蹊径,在一版开辟《东风万里泉州路》系列通讯专栏,组织记者深入到山区村寨、沿海渔村采访,从生活角度着笔,反映改革开放给泉州山区农户和沿海渔民带来的生活巨大变化,反映乡镇企业的发展活力。一年时间里,共刊发各路记者发回的100多篇文章,宣传泉州改革开放成就。

在立足本土的同时,《泉州晚报》不断扩大报纸的对外影响力。在创刊的第二年,泉州晚报社就承办了全国晚报首次年会,邀请全国26家晚报主编记者来泉州,参观乡镇企业、了解文化古迹,深入感受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变化。

三、融合发展 多个指标居福建省地市报前列

一路风雨一路歌。经过34年的发展,泉州晚报社现已拥有《泉州晚报》《泉州晚报·海外版》《东南早报》《泉州商报》《泉州人家》杂志、泉州网、“泉州通”客户端等7个媒体。从铅字排版到办报质量、印刷水平、技术进步领先全省、全国地市报,从单一媒体到多元经营、形成规模态势,泉州晚报社浓墨重彩地书写着泉州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史,而泉州晚报人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与时间赛跑,与时代同行。

近年来,面对报业发展新变局,泉州晚报社按照“深耕主业、稳住大盘、创新转型、融合发展”的思路,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不断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坚持与时俱进。

(一)始终坚持“守正”这个根基,坚持精办报纸这个主业

泉州晚报社始终践行“政治家办报”的方针,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同时,积极履行市委机关报职责,始终与泉州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自觉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为泉州的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在平均每年20多个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中,报社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运作体系,每次均投入大量的版面、人力,以声势浩大、浓墨重彩的宣传报道,形成助推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

报社分别在2008年、2011年、2016年进行了三次较大力度的改版,致力于报道“身边人、身边事”,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泉州晚报》印刷质量荣获福建省“六连冠”,编校质量全省第一。《泉州晚报》作为全国非省会地市级晚报唯一的一家,连续两次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百强报刊”。

(二)媒体融合初见成效,新媒体用户数居全省地市报前列

顺应媒体发展新形势,泉州晚报社成立新媒体公司,持续加强新媒体建设力度,先后完成泉州晚报社媒体云平台建设、启动融媒体“中央厨房”项目建设、投入使用八信道高清数字直播车、升级改造采编网络、大力推进“泉州通”客户端建设等。经过3年多的发展,现已成为一个拥有报纸、杂志、网站、网络视频、电子屏、微博、微信、客户端等10多种载体的媒体矩阵,用户数超过413万,每日总阅读量突破百万,居福建省地市报前列,用户数据每天仍在上升。其中,作为报社新媒体龙头的“泉州通”客户端目前下载注册用户已超52万,东南早报微信公众号传播指数(WCl)稳居福建省纸媒第一,泉州晚报、泉州网微信公众号福建省内清博指数排名长期居于前10名。

(三)积极应对经营困境,利润连续同比上升

面对经济下行趋势和全国报业广告经营“断崖式”下滑,一方面,报社及时转变思路,整合所有媒体资源,经营与采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联合发力,实现跨部门、跨媒体的合作,特别是加强与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的合作,平均每年策划举办60多场活动,实现了经营效益的最大化,有效遏制了广告下滑幅度。

另一方面,报社积极拓展非报经营,依托泉州晚报投资公司,投资办旅行社、报刊亭、矿泉水公司、家政网等;参股泉州银行;创办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利用印务剩余产能,承印《参考消息》《泉州青年报》《侨乡科技报》《华侨大学报》《泉州师院报》《桃源乡讯》《瓷都德化》等报纸;拓展互联网家政服务,成立泉州家政服务中心,现有40家加盟商,提供70多个服务项目。同时,创办了泉州晚报社图书编辑出版中心(上海文艺出版社泉州分社)、泉州晚报社书画院、东南图片社等与媒体关联度高的经济实体,不断发展壮大党报事业。目前,报社主营收入与非报收入比例为7:3,有效降低了办报风险。报社因非报经营业绩突出,作为福建省报刊服务业的唯一代表,当选全省文化产业十大龙头企业。

(四)加强互动合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报社在为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浓厚舆论氛围的同时,始终不忘初心,不忘市委机关报的职责,通过报社的宣传优势,大力助推泉州市下辖县域经济的发展。报社多次牵头组织全国各地报社到县(市、区)采风,推介当地特色产业。先后举办了“中国真茶韵 安溪铁观音”“永春香道 千年流香”“东方米兰质量石狮”“海丝明珠 瓷都德化”“成功故里 水暖万家”“看体育名城 享晋江经验”,以及惠安城市形象宣传、蚶江海上泼水节摄影采风、“跨越四十年 晋级百强路”全国媒体总编(记者)看安溪等系列品牌推广活动,放大了媒体功能,服务了县域经济,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此外,报社与所有县(市、区)合作办报,每周辟出一定版面,宣传报道各县(市、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成就。

2015年以来,报社还与泉州市经信委等部门合作,举办泉州建材产品中国行系列活动,先后到福州、长沙、合肥、成都、沈阳、昆明、南宁等10个地区推介泉州建材,展现泉州市政企媒联手拓展市场的举措,为泉州企业鼓舞造势。2018年元宵节期间,为大力推动泉州的古城宣传与推广,报社与泉州市古城办合作,举办“刺桐点灯红”泉州古城元宵笔会,成功邀请到国内文化名家20人前来泉州古城体验。名家们返回后陆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上发表泉州古城的推介文章,引发较大反响。2019年元宵节期间,报社旗下的泉州网、“泉州通”客户端,联合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现场云、央视新闻移动网、凤凰网、腾讯大闽网、今日头条等视频直播平台,对泉州元宵节赏灯活动进行直播,两场直播吸引了66万人次“掌上”赏灯。

2018年6月,泉州晚报社邀请全国30多家晚报总编辑、记者及中国晚报摄影学会负责人到石狮市蚶江镇采风。

泉州晚报社连续多年举办高考招生咨询会,每场都吸引数万名考生及家长前来咨询。图为2019年高考招生咨询会现场。

(五)构筑外宣体系,充分展现泉州建设发展成就

泉州晚报社积极拓展外宣渠道,言乡事、叙乡情、传乡音,深入宣传泉州市经济建设发展成就,形成了“多报一网”的对外宣传体系。其中,泉州网作为福建省重点新闻网站,利用网络媒体特点,创新传播渠道,开设英文频道、与商业网站联手、与城市网盟协作、赴省外直播、运用VR技术、推出“动漫+新媒体”,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报道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经泉州网刊发的新闻,被新华网、人民网、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转发约6000余篇,成为海内外网友了解泉州的首选网站。比如,在第三届海丝国际艺术节期间,泉州网首次与腾讯、新浪合作,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进行广告推送和话题营销,话题阅读量达4150万人次,一度位列全国微博热门话题社会榜第8名,开幕式的联手直播,至少有400万人次的网络点击量。

《泉州晚报·海外版》作为国内首家地市报海外版,在菲律宾由《商报》同步印刷发行,目前是福建省在海外发行量最大的报纸。2012年,报社又与香港泉州市同乡总会合作,创办了《香港泉州报》。在此基础上,报社通过与世界四大洲最大华文报纸《侨报》《欧洲时报》《大洋日报》《华侨新闻报》开展合作,分别开设《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专版;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与中国台湾地区重点媒体《台湾导报》合作,开设泉州专版。这些合作办报与泉州网组成的“多报一网”对外宣传体系,形成了常态化的对外宣传机制,进一步扩大了泉州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四、谋划未来 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党报要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实现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努力占领新的舆论场。

(一)内容为王,继续坚持精办党报

泉州晚报社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按照“深耕主业、稳住大盘、创新转型、融合发展”的思路,把握新时代媒体发展的格局和趋势,始终坚持“守正”这个根基,坚持精办报纸这个主业,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切实履行党委机关报职责,不断提升党报的影响力、公信力、传播力、引导力。

(二)创新为要,持续推进媒体融合

报社将把握新时代媒体发展的格局和趋势,正视网络媒体移动化、智能化、视频化的现实,推动创新转型、报网融合。将以融媒体项目“中央厨房”的建设为契机,建立报企分离、采编和经营两分开的管理模式,打通新旧媒体界线,实行全媒体运营,构建新的业绩评价体系,突出选题策划、社会效果、市场反应和用户互动,加大动新闻、短视频、直播等全媒体新产品的供给。

(三)多元经营,降低办报风险

报社将发挥党报优势,打造“社办集团”品牌,在教育、文化等与报业产业链关联度较密切的领域有所突破,与国有企业或社会资本强强联手、优势互补,以经营获取的利润反哺报业,确保党报事业不断壮大,巩固党报的权威主流地位,力争成为全国较有影响的地方融媒体集团。

(四)锤炼队伍,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

报社将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督促新闻采编人员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新闻舆论工作者队伍。

猜你喜欢
晚报泉州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吴其萃作品选
《圣诞夜》晚报
市民关心的就是策划关注的——以东楚晚报为例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
探寻晚报可持续发展之路——专访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秘书长梁秀伟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