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称谓使用与其反映的人际关系研究

2019-08-21 12:00王笑格
戏剧之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人际关系论语

王笑格

【摘 要】《论语》作为一部经典语录体,称谓使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称谓使用进行研究时,可以窥见孔门师徒遵守礼仪、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本文将从孔子对弟子的称谓与孔子自称、弟子对孔子的称谓与弟子之间的称谓,以及《论语》书写者使用的称谓这几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的称谓背后所蕴含的各种关系与情感。

【关键词】《论语》;孔子与弟子;称谓使用;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3-0214-02

称谓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体现特定人际关系当中不同角色的身份,并且反映特定时期的社会秩序、人际交往的礼仪规范和每个角色之间的关系。《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与其孔门弟子的言行。作为经典的语录体,称谓使用在研究《论语》时是不可被忽视的一部分,它就像是这部经典中的密码,读懂之后能够从中窥见春秋时期的礼仪规范以及孔门师生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而其中包含的情感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能够引起后人的共鸣。

一、严慈相济——孔子对弟子的称谓

《论语》中记载孔子对其弟子的称呼,以直接称名为主,也有使用“尔”“女”“而”这样的第二人称代词,还有“弟子”“小子”“二三子”等用来称呼弟子群体的称谓。这些称谓在体现孔子遵守春秋时期礼仪规范的同时也包含了孔子对弟子深厚的情感,为后世展现了这位大成至圣先师身为人师严厉的一面与父亲般慈爱的另一面。

(一)称名。春秋时期延承周代的礼仪文明,有称名与称字的区别。名为父母所取,字则为男子行冠礼后所取;人与人之间交往一般以字相称,名只有父母与尊者、长者才能使用。作为老师,孔子理所应当对弟子直呼其名。于是有“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论语·先进》,以下引用《论语》只注篇名)。“回”指颜回,字渊,孔子在这里直接称呼他的名,并在表达对颜回赞赏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议。对于其它弟子,孔子也都直接使用名进行称呼,如“由”(仲由,字子路)、“赐”(端木赐,字子贡)等,体现了尊长称名的礼仪规范。

(二)第二人称代词。与称名的用法相同,春秋时期第二人称代词“尔”、“女”等也只能用于尊对卑、长对幼,如在一次与子张对话时,孔子言:“何哉,尔所谓达者?”(《颜渊》)以及与子路对话时的提问:“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阳货》),其情境基本都是在与某位弟子单独对话的场合下,而在与弟子集体讨论问题时则会用名来称呼各位弟子以示区分。有时会在称名之后使用第二人称代词,如“赤,尔何如?”(《先进》)这样的对话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反映出孔子与其弟子日常交谈生动活泼的画面。

(三)“二三子”与“小子”。“二三子”与“小子”是孔子对其弟子群体的称呼,在不同的场合体现不同的情感。“小子何莫学夫《诗》?”(《阳货》),是孔子教导弟子们学习《诗经》时轻松愉快的氛围,“小子”在这里有一种亲切感,从中可以感受到孔子的循循善诱和对学生的疼爱。而在“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先进》)一句中,表达对颜回逝去的悲哀和对学生坚持厚葬的严厉反对与无奈,此时的“二三子”更多带有埋怨的语气。但总的来说,这两种名词性称谓都体现了孔子对学生如父亲一般关心、关爱之情,不管语气透露着慈爱还是严厉,都让人们看到了一位为父者伟岸的形象。

二、谦虚守礼——孔子的自称

在《论语》中也有多处孔子与人交谈时的自称,以“吾”“予”“我”等第一人称代词较为常见,而自称“丘”,即自称名的情况也时有出现。作为一代圣人,孔子的自称展现了其对礼仪规范的遵守,且在遵礼守礼的基础上又体现了其为人谦虚的美德。

(一)第一人称代词。孔子常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有“吾”、“予”、“我”三种,如与子路对话时:“居!吾语汝。”这样的第一人称代词既不属于敬称也不属于谦称,体现的是孔子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关系。同第二人称代词类似,在谈话中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拉近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距离,一位亲切和蔼的良师益友的形象便跃然眼前。

(二)称名。孔子使用自称“丘”的情况应多见于与年长者、士大夫或其它平辈对话时,但事实上《论语》中孔子以“丘”自称却往往出现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如“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先进》),此处没有明写谈话的对象,但从谈话内容与后文“门人不敬子路”可以看出孔子应该是在对子路说话,身边可能还有其他学生。以及与冉有对话时称 “丘也闻有过有家者”,此处令不少后代学者困惑质疑是否过谦,但在笔者看来孔子为人处世一贯谦虚守礼。在一次与陈国大臣对话时,孔子被抓住了“把柄”,学生巫马期前来询问,他便回答“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述而》),承认先前的话有误并且放低姿态以应对,这对于类似孔子这样地位的人而言是极其难得的,但孔子却时常以谦虚之态对待他人,不管是位高权重的大臣还是自己的学生,坚守自己“一以贯之”的道。

三、尊师重道——弟子对孔子的称谓

学生对老师的称谓,以“子 ”、“夫子 ”为主,但也会在《论语》中看到学生称老师为“仲尼”、“孔丘”,这自然不是弟子不尊重孔子,也有礼仪规范所在。而在孔子面前,弟子们都会自称名以示尊重,体现了尊师重道的孔门风范。

(一)“子 ”“夫子 ”。王力说:“称字不是最尊敬的方式 ,最尊敬的方式是不称名也不称字。”在春秋时代,“子”表示对男性的尊称,邢昺《正义》曰:“ 是子者 ,男子有德之通称也。” “夫子”与“子”类似,也是对有德行男子的敬称。所以学生对自己所敬仰的老师都使用“子 ”、“夫子 ”这样最尊的形式进行称呼。如在孔子说自己不想言谈的时候,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阳货》)以及“夫子自道也”等等。体现的是弟子对博闻强识、仰之弥高的老师无比的尊崇和敬爱。

(二)“仲尼”“孔丘”。在《论语》中有记载弟子与其他人对话时,背称孔子为“仲尼”、“孔丘”的情况:“子贡曰:仲尼不可毁。”(《子张》)、“子路曰 :为孔丘。”(《微子》)这是根据《礼记 曲礼上》 :“父前子名,君前臣名”的规定延伸而来的。為表示对父亲、君主以及年长者的尊重,在他们面前皆称己名,而且在其他年长者的面前也要称自己父亲或长辈的名字以示尊重,因此,如上述两个例子,子贡是在与叔孙武叔对话,叔孙武叔时任鲁国司马,是三桓之一,地位很高;而子路是在向长沮问路,长沮是一位隐者,当时世人以隐者为尊。所以子贡与子路在他们面前称自己老师的名字是合乎礼节的。

(三)弟子在孔子面前的自称。弟子们在孔子前的自称,是与“父前子名,君前臣名”相符的,基本都是自称名,如“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赐也何如?”(《公冶长》)等,表现了弟子对老师恭敬的态度。冉有向老师提及季氏将伐颛臾时,表示:“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这里用“吾”自称,除了这是当时情急之下說出的,也能成为弟子与老师之间平等和谐关系的印证。

四、和谐共进——弟子之间的称谓

学生与学生之间属于平辈,也有年长与年幼之分,因此在对话时以自己的名或第一人称代词自称、以对方的字相称是符合礼节的。《论语》中记载学生间的对话较少,有司马牛与子夏的对话,“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颜渊》)司马牛以“我”自称忧叹自己有兄犹无的困苦,子夏以自己的名自称而后安慰司马牛并为他找到排解的方法,从中可以看到师兄弟之间的和谐互助、亲密无间。

但学生们在背称自己师兄弟时称呼也发生了变化,曾皙曰 “夫子何哂由也?”(《先进》),这是孔子与公西华、子路、冉有、曾皙四位弟子谈论志向之后,等其余三位弟子都出去了,曾皙询问孔子刚才为何要哂笑子路,用的是子路的名“由”来称呼。这与上文所述在尊长面前称同辈名是一致的,体现对老师的尊重,也体现对师兄弟的关心。

五、恭敬真诚——记录者对孔子与其弟子的称谓使用

《论语》这部传世经典,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时无不展现了孔门师徒遵守礼仪、互敬互爱的形象,描绘出了一幅幅和谐美好、生动活泼的画面。值得一提的是,《论语》书写者大多为孔门后来的弟子,在记录过程中这些弟子们也使用了许多尊称、敬称。在记录孔子言谈时,大多用“子曰”开头,也有“孔子曰”。书写者是客观记录者,持中性态度,因此在这里依然用“子”、“孔子”称呼老师,可见其对恩师无比的崇敬与感恩之情。

在记录师兄言行时,大多称师兄的字,如“颜渊死,子哭之恸。”(《先进》)体现记录者对师兄的恭敬、尊重。但也有例外,如称闵子骞为“闵子”,称子舆为“曾子”,称有若为“有子”等,这些大概是后来闵子骞等人的弟子书写时为表示对自己老师的恭敬而以如此的称呼记录。另一方面的例外是在孔子批评宰我时,记录者直接书写师兄的名字——“宰予昼寝”,以及在冉有说自己力不足不想学习时,直接书写其名“冉求曰”。此二处直书其名的原因,笔者认为大概是由于这两则例子实在令孔子不满,为生动展现当时的情形而如此书写,体现了书写者的真实诚恳的态度,也使得言语中事物的情状和情感的抒发更加充分淋漓,整个语言的意境更加形象。

参考文献:

[1]黄霞,徐晖.《论语》中孔门师生称谓及其和谐关系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6-100.

[2]杨允,许志刚.《论语》称谓的礼仪规范与感情表达[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32-37.

[3]王晨晨.“微笑”符号的美学解读——从印刷时代、图像时代到互动时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12):155-156.

[4]金艳丽.语言学视域下的2016年网络流行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8):101-102+114.

[5]黄心怡,于师号.王国维《人间词话》对南唐后主的评述探微[J].2018,(11):7-8+11.

[6]程邦雄.《论语》中的称谓与避讳研究[J].语言研究,1997(1).

猜你喜欢
人际关系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