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对大学生文学阅读模式的影响

2019-08-22 04:30宋歌刘绍静
消费导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学阅读阅读模式

宋歌 刘绍静

摘要:媒介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阅读模式带来影响。本文以临沂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从文学阅读的态度、动机、媒介、环境和方式角度出发,探究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狀,为有效引导大学生文学阅读提供建议。

关键词:文学阅读 阅读模式 阅读引导

一、引言

新兴媒体的出现影响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阅读方式。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文学阅读在其成长中不可或缺。探究新媒介影响之下大学生的文学阅读模式,分析新媒介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的动机、途径和方式的变化及其呈现出的新特点,对于高校制定更为切实有效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可行性培养方案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数据的提取与整理

(一)调查问卷设计

本文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共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调查者性别、学科类型、年级专业等基础性信息:第二部分是关于大学生文学阅读模式的问卷调查,细分为阅读态度、阅读动机、阅读媒介、阅读环境、阅读方式五个部分。共79道选择题。

(二)调查实施

对临沂大学在校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随机发放,发放地为临沂大学主校区24个学院,近百个本科专业,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759份。

(三)调查样本的读者分布

在759份调查样本的性别分布上,男生369人,女生390人:在专业分布上,理工类318份,占比41.9%;文史类441人,占比58.1%。样本总体分布比较均匀。

三、大学生文学阅读模式探究

(一)阅读态度

1.文学阅读的认知程度。调查数据显示,94.73%的大学生喜欢文学阅读,特别喜欢文学阅读占比29.51%;98.29%的大学生认为文学阅读重要,非常重要占比69.17%。大学生由于其所处环境和所受教育,对文学阅读重要性有着较高的认识,喜欢并愿意进行文学阅读。

2.文学阅读类课程设置态度。根据调查显示,对文学阅读类课程设置“不感兴趣”和“无所谓”的总共占比15.10%。大学生对于文学阅读类课程设置感兴趣的多,厌恶的少,设置文学阅读类课程不失为一条提升大学生文学阅读素养的好途径。

3.图书馆资源利用满意度。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得文学阅读资源的重要去渠道。调查数据显示,仅有6.85%的大学生认为图书馆不能满足自己的文学阅读需求。“图书馆的书籍种类欠缺”,在各类原因中占比最高。

4.文学阅读活动参与度。在阅读推广活动的参与意愿调查中,41.9%的人表示愿意参加,46.6%的人选择视活动情况而定,不愿意参加的占11.5%而在实际的参与程度调查中,真正参加活动的大学生仅有15.7%。在文学阅读社团活动、文学阅读课外活动等的调查中,依然表现出了同样的趋势。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大学生了解并愿意参加文学阅读活动,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最终选择了放弃。

(二)阅读动机

1.阅读目的。“兴趣爱好”“学习知识”“放松身心”在数据调查中占有前三的位置。这表明,在大学生的阅读动机方面,娱乐性和功利性并存。一方面,大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文学阅读满足兴趣、提升兴趣;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希望通过阅读达到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目的。

2.升学、考试的影响。大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升学考试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文学阅读量和考试成绩存在必然联系,那些文学阅读量足够的同学往往在考试中拥有更好的表现。但43.3%的大学生表示升学、考试会影响自己日常的阅读选择,认为完全无影响的仅占2%。

(三)阅读媒介

1.信息交流渠道。根据数据,“微博、微信”“网站、网页”是大学生获取阅读资讯、阅读推广活动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同学之间的图书信息交流,主要依靠口头传播,占比76.5%。在纷繁复杂的大众传播中,微博微信、网页网站更能抓住读者眼球;而在人际传播中,口语传播以其高效、直接更受读者欢迎。

2.图书获得渠道。47.3%的大学生选择了图书馆借阅,图书馆成为大学生获取图书的最主要渠道:24.37%的大学生选择书店购买,在线下购书渠道中,新华书店占比最高;21.61%的人选择网上购买,“淘宝店铺”“网上书城”是最常用的网络购书平台。

3.常用阅读媒介。如图2所示,在对大学生最长使用的阅读媒介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最常使用的阅读媒介是手机,占比78.7%。而在手机阅读方式的使用偏好上,“书城APP”,“订阅号、公众号”位居前列。但72.5%的大学生仍然选择了纸质书,并且在不考虑价格因素的前提下,80.2%的同学更愿意选择纸质图书。大学生对纸质图书的价格承受力更高,53.2%的大学生愿意接受25元以上的纸质图书,而对于电子图书来讲,这个数据仅占8.4%。

4.对知识付费的态度。在对知识付费情况的调查中,有38 9%的大学生“接触并支持”知识付费,27.0%的大学生持有“接触但反对”意见,25.4%的大学生不曾接触知识付费。“支付宝”“微信”成为最受学生喜爱的知识付费渠道,“按流量支付”“嵌入广告但阅读内容免费”“部分章节收费”是大学生乐意接受的文学阅读知识付费形式。

(四)阅读环境

1.阅读场所。58.8%的人认为自己平时的阅读环境比较安静,认为阅读环境嘈杂的占比12%。排名前三的大学生文学阅读场所分别是“宿舍”“教室”“图书馆”,而宿舍又以78.4%的占比位居榜首。在阅读时间分布上,77.1%的大学生选择了晚间阅读,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后,大学生们更愿意选择在宿舍通过手机进行文学阅读。

2.环境影响程度。家庭环境作为人生开始的第一环境,在调查过程中45.3%的大学生认为其会对自己的文学阅读选择造成很大影响,没有及影响很小的总共占比15.9%;学校环境是现阶段大学生最常处于的环境,50.6%的大学生认为其会对自己的阅读习惯养成造成很大影响,没有及影响很小的总共占比11.6%。二者的数据呈现相同的走向。

(五)阅读方式

1.阅读选择。影响一个人做出阅读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数据调查中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个人兴趣”“他人推荐”“作家名气”。这表明,大学生做出阅读选择主要是从个人主观兴趣出发,但也受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人推荐以及图书作者的知名度会引起大学生对某一类图书的额外关注,从而做出相应的阅读选择行为。

2.阅读时长。根据2016年4月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我国成年国民的纸媒阅读时间最长,平均每天20.20分钟,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00分钟。在对大学生每天文学阅读时间的调查中,处于1-2小时时间段的人数最多,占比40.1%,25.7%的大学生进行2小时以上的高时长阅读。

3.阅读深度。调查数据显示,文学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字或内容,大多数同学选择了“立马查阅相关资料直到弄懂为止”和“询问老师或者同学”,“记下来以后再说”“直接跳过”总共占比38 7%。虽然数字化阅读时代呈现出浅阅读的特征,但大学生由于其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学习习惯,在文学阅读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

4.阅读习惯。71.8%的大学生有自己的阅读计划,能够一直坚持的有11.5%;90%的同学有做笔记或者批注的习惯,能够一直坚持的有27.9%;78.7%的大学生因为文学阅读产生过自发性写作行为,能够一直坚持的占比24.5%。大学生往往拥有一些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在执行力和贯彻度方面有所欠缺。

四、建议和对策

基于上述大学生文学阅读态度、动机、媒介、环境和方式的调查数据和分析,我们总结了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高校有效引导大学生文学阅读提供帮助。

(一)优化图书馆资源配置

新媒介技术使得大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丰富、更多样的阅读形式、资源和手段。高校图书馆应该在“求新”方面下功夫,不断更新馆藏资源,把日益丰富的图书品种、日渐多元的图书阅读设备、不断更新的图书资讯带给大家。

(二)丰富文学类课程设置

在传统的文学必修课和文学选修课的基础上,在给文学阅读课堂注入新活力方面下功夫,以适应新媒介环境下阅读需求的改变。如可以采用新说传统课程、介绍新兴图书、电子图书分享课等形式,通过迎合学生喜好,与学生展开互动,把创新带进课堂,在交流中完成对学生的阅读引导工作。

(三)开展阅读文化节,提高参与度

通過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乐意参加文学阅读类活动。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阅读文化节,让阅读走进学生的生活。鉴于上文数据中学生实际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我们可以依托大学生最常去的阅读场所,如:举办宿舍阅读文化节,学院读书角、图书馆沙龙、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阅读大比拼,并提供相应的荣誉及奖励,借此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四)提供阅读引导,培养好习惯

大部分学生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并不能够一直坚持。针对此类现象,我们可以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文学阅读辅导,传授文学阅读经验,并帮助学生制定文学阅读计划。通过师生监督、学生之间的监督,强化自己的好习惯,提高文学阅读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及创作能力,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

(五)利用新媒体,打造“书香校园”

高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时代的新优势,利用新媒体传播的覆盖面广、迅速即时的特点,打造“书香校园”,给学生提供最好的阅读环境。通过校园网,完成新老阅读媒介的优势互补;开辟阅读论坛,提供意见交流场所;发扬本校特色,形成特色化阅读体系,依托大学城所在的地域文化,打造本校阅读特色。

猜你喜欢
文学阅读阅读模式
互联网+,助力农村儿童文学阅读
信息技术革命对传播学实践应用的影响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调查与研究
高三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探究
中英文绘本亲子阅读模式研究
以文学阅读为载体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
得法于课内,施法于课外
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
高校图书馆创建大学生跨学科阅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