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聚焦五大振兴推动乡村蓬勃发展

2019-08-24 11:44陈建国
上海农村经济 2019年8期
关键词:农村

■陈建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青村镇党委、政府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多次召开乡村振兴专题研讨会,努力发掘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乡村稀缺资源,锲而不舍推进“五个振兴”,抢抓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机遇,坚持书记主抓、策划先行、综合施策、重点突破、全面振兴,全力打造吴房村乡村振兴示范村。

一、青村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现状

青村镇认真贯彻落实“三农”工作各项决策部署,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村资源开发利用,产业振兴助力农业发展长足进步

落实粮食功能保护区、蔬菜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区”划定,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生态、高效示范基地建设,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全面夯实农业基础,加强农机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应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升。注重现代农业联动发展,做强奉贤黄桃等经济作物产业,积极引入工商资本,培育扶持新型业态,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形成农商文旅多产业、多要素融合的国际大都市郊区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农业旅游发展步伐,林果经济增收渠道有效拓宽,有效推动现代农业安全、转型、提升发展,农业经济稳步推进。

(二)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改善生态社区环境,风貌塑造助力人居环境换新颜

开展危旧房摸底和村民翻扩建工作,稳步推进村民建房,逐步缓解村民建房难矛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四连通”、雨污混接改造、桥梁养护等工作。持续开展“五违四必”、水环境治理、“整建制”拆违等整治工作,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做好畜禽养殖场拆除复耕工作,开展农业大棚整治,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开展无违建村创建工作,持续打造和美宅基、和美庭院。全面实施“网格化”监管机制,推进网格化管理向环境保护、村民建房等矛盾领域延伸。稳步推进美丽乡村村庄改造。试点推进吴房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稳步开展李窑村等市、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启动“梦幻陶宅”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

(三)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营造乡村发展新格局,规划示范助力资源活力竞相迸发

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引导农民有序有效流转土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积极放活土地经营权,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在明晰集体承包土地权属关系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促进农村资源资本化、市场化。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做好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股权分配,鼓励和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多种举措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谨慎实施村经济合作社资产类经济合同入市交易。全面梳理村资产类和资源类租赁合同,加强集体租赁和农户流转合同规范管理。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目前,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转型压力呈现叠加效应,青村镇的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推进后劲仍显不足,突出表现在农业产业总体质量效益不高,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黄桃等特色产业发展还需爬坡过坎,振兴动力还需进一步释放。一、二、三产融合程度需加强,休闲农业和农产品流通等新兴业态发展缓慢。

(二)农村生态环境还不优

党的十九大把“二十字”方针中的“村容整洁”调整为“生态宜居”,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青村镇虽然通过持续不断的整治治理,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农村垃圾分类处置还不够高效,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存在,绿色发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新型职业农民还不足

目前,通过乡村振兴战略措施,虽已有青年回流农村工作现象,但总体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问题尚且突出。文化程度低、素质普遍不高、缺乏职业技能等劳动力素质结构性短板,不满足、不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创新创业动力不足直接制约了农村产业发展。

(四)农村基层组织能力还不强

农村基层组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现全镇基层干部间思想观念、干事热情、能力水平等参差不齐,与乡村振兴的形势任务不相适应。

三、青村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和实践

根据青村镇乡村振兴工作实施现状,结合李强同志来奉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有关精神,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青村镇得出五点启示,进行了五项实践探索。

启示一:要坚持党建为根,突出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领作用,认真倾听广大农民的心声,充分调动基层创造活力和内在动力,以组织振兴促乡村振兴。

青村实践:实施“三大工程”,加强农村组织建设。一是实施头雁工程。选准育强村级带头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为此,青村镇结合乡村振兴实际,提拔调整村级正职干部,选优配强村党支部班子。组织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积极开展其他各类专题学习培训,充分发挥村书记在拆违、和美宅基创建等急难重任务中的“尖兵”冲锋和“头雁”带领作用,着重锻炼和检验村级带头人的实战能力。二是实施堡垒工程。基层党组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我们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以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四化”推进基层支部规范化建设,通过加强学习、查找问题、坚固阵地,不断深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开展各基层党(总)支部十九大精神考学活动。召开以“学习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精神”为主题的专题组织生活会。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开展问题查找分析并进行整改。每月20日固定开展以“3+X”为模式的“主题党日活动”。三是实施“先锋工程”,发挥党员先锋主力军台柱子作用。组织开展“红色洗礼”“重温入党誓词”“党课进万家”“四百”走访、大调研等活动,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广泛开展“先锋聚力,出彩青村”主题实践活动,以是非面前亮态度、创先争优亮承诺、日常工作亮身份、比武竞赛亮成绩、急难险重亮胆识的“五亮”活动,发动党员在“五违四必”整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中“冲锋陷阵”“创先争优”。建立党员活动室、宅基课堂、党建微家、种植基地“四位一体”的教育培训阵地,组织农村党员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广泛开展农村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号召组织广大党员参与河道治理、村容清洁、增绿护绿等环境卫生行动以及文明礼仪传播、秩序维护、结对帮扶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启示二:要坚持产业为本,突出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带动作用,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大胆创新探索,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

青村实践:开展“三大探索”,加强农村资源开发利用。一是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探索。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破解土地资源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等瓶颈,积极与社会资本合作,逐步延伸农产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以质量、科技、绿色为引擎,进一步提升农业附加值。围绕“黄桃”特色产业,制定奉贤黄桃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引入工商资本,培育扶持新型业态,通过整合院校、深加工、电商营销等行业领先资源,形成产、加、销、服务为一体的合作经营模式。二是开展三地改革探索。探索承包地改革,通过村级回购,由村合作社以设施和土地入股联营,提升设施标准化农业用地亩均土地使用费;开展土地竞价招标,通过镇级土地流转平台统一流转、统一管理、统一运作,提升农业用地租金。探索宅基地改革,通过规划论证调整用地性质,建成安置住房和城市更新基地,着力解决农村动迁历史遗留问题,提供宅基房置换互租的补充空间。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改革,用集体建设用地经营权入股合作开发配套物业,或直接由集体经济组织开发物业并运营,实现集体建设用地的资产升级。叠加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宅基地三方效益,在保障集体收入的同时,通过村民农宅流转,以“租金+股金+薪金”的多元化增收方式,让老百姓持续稳定有财产、有收入。三是开展一、二、三产融合探索。立足一产,培育绿色蔬菜、特色黄桃、特色花卉“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构筑以特色黄桃为基础、特色花卉和蔬菜种植为支撑的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框架,打响“上海农产品制造”品牌。对接二产,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根据青村产业布局和产业特点,将农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景点布局、园区转型升级同步规划,深度融合,形成乡村、园区、镇区串联互动的空间格局。连通三产,通过农业产业+观光采摘+亲子体验+特色民宿等农旅文融合形式,促进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结合,大力发展“田园经济”“花果经济”,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科技、教育、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

启示三:要坚持生态为先,突出生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基底作用,深入研究上海乡村特点,彰显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风貌、乡村文化,以生态振兴促乡村振兴。

青村实践:实践“三大行动”,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保护。一是实践农村空间改造行动。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守住基本农田红线,到2020年保持基本农田3.5万亩。国际化大都市框架下的上海农村一定是具有农村形态和村庄肌理的城市化社区,凭借“以绿为基、以水为韵”的理念,注重生态禀赋的延续,通过乡村公共空间的形态打造、风貌塑造和功能活化,有机融合空间、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要素,增强乡村公共空间的吸引力,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乡村风貌和乡村记忆,形成四季四景生态园区。进一步加强乡村风貌塑造和乡村文化传承,营造“绿田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意境。二是实践农村环境治理行动。继续开展“五违四必”、水环境治理等整治工作,全力巩固水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各项成果。加大历史违法用地整治,强化建设用地预审审批,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低水平重复建设、污染严重及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项目用地,把好控制关。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收日清。借巩固全国卫生城区、创建全国卫生镇、创建上海市文明镇及创建“三个美丽”等工作契机,着力解决农村地区卫生环境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四和四美”创建。三是实践农村生态修复行动。实施主干道增绿造景、桥头堡、园区绿化布点改造升级、村庄绿化造林四大工程。结合奉贤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工作,广泛开展生态廊道、河岸、宅前屋后、整治区域内等增绿工作,推进镇区公共绿地、防护林地增量建设。以“一村一园”建设、青村小公园绿地改建和体育公园建设为载体,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绿色空间布局,形成村在林中、林在村中、房在绿中的优美环境。

启示四:要坚持人才为核,突出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努力挖掘、培育新型农民,聚汇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资源,以人才振兴促乡村振兴。

青村实践:聚焦“三乡人群”,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挖好本乡人才“富矿宝藏”。充分挖掘农民企业家、农业种植能手、养殖高手和能工巧匠等农村实用人才,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打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专家”和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和支持优秀本土人才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身份发展农村产业。二是鼓励返乡人才“归来还巢”。加大沟通宣传,通过展示吴房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现状,让返乡人才看到“希望的田野”。加大舆论引导,依托“感动奉贤”“十路百佳”“乡贤人物”等评选活动,树立返乡人才先进典型,积极营造重视返乡人才良好氛围。加大情感投资,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关心返乡人才的就业、生活,增强返乡人才的归属感。三是吸引下乡人才“献智献力”。加大引智引才力度,吸引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投资兴业、捐资捐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通过梳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乡土贤达精英,建立德才兼备的“贤人数据库”,以一带十、以十带百,团结带领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积极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机制,主动对接“千人计划”,不断扩大乡村振兴人才蓄水池,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洪流,实现“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成就一个产业”。

启示五:要坚持文化为魂,突出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凝聚作用,发挥青村孝贤文化感召力,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以文化振兴促乡村振兴。

青村实践:抓好“三风培育”,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抓好良好家风培育。从转变思想观念层面入手,坚持价值引领,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生产生活,提升农民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促进铸魂立德,提振农村精气神。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星级户评选、齐贤修身等活动,切实以好家风涵养好民风,以好家风促乡风文明建设。二是抓好淳朴民风培育。从强化道德规范层面入手,坚持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利用党建服务站点、睦邻点、宅基课堂、和美宅基等“两点两宅”基层载体,以村规民约、宅基公约、村民议事会为抓手,强化道德约束和激励。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树立乡贤典范,出版《张弼传》,建设张弼公园,修编村史家谱;制作以发生在青村钱桥地区的“韩琨事件”为脚本的话剧《星期日工程师》;打造以首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姚家村村民马利军为原型的沪剧《遥遥娘家路》。三是抓好文明乡风培育。从塑造人文精神层面入手,坚持文化传承,挖掘、发扬青溪文化、黄桃文化、贤孝文化等青村本土文化,用优秀文化培养文明乡风,引导农民投身乡村振兴。注重古桥、古牌坊等文物古迹的修缮保护,挖掘青村刻纸、打莲湘、钩针编织技艺、杜瓜粉制造技法等民间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复“陶宅八景”,建设村史馆,深化黄桃文化,挖掘旌义文化、贤窑文化内涵,寻踪“青村胎记”,留下“青村文脉”。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仅是解决“三农”问题,而是要在以往政策措施和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凝结、升华为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通过本次调研活动,我们既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劣势;既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感受到了莫大的挑战压力。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将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把工作抓在手上、责任扛在肩上,以必胜的信心、精准的举措、务实的作风,全面领会好、贯彻好、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猜你喜欢
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让“繁荣的农村”与“繁华的城市”交相辉映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