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西孟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9-08-24 02:25张鹏飞祁家祥谢东明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左西心功能研究组

张鹏飞,祁家祥,谢东明

急性心力衰竭是多数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也是心脏内科常见的危重急症,预后差,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1]。目前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洋地黄类、硝酸酯类、利尿剂等,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临床应用后症状改善不明显[2]。左西孟坦作为新型钙离子增敏剂,在不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前提下,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达到改善血流动力学目的[3],且不增加心律失常风险。该研究探讨左西孟坦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00 例,男 63 例,女 37 例;平均年龄(67.3l±2.26)岁;原发病类型:72例缺血性心肌病,18例高血压性心肌病,10例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分级(NYHA):Ⅳ级36例,Ⅲ级64例。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患者,两组病例数、原发疾病、性别、心功能分级、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TO)颁布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4];(2)均符合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排除标准:(1)合并心脏结构性疾病如瓣膜病及瓣膜腱索断裂;(2)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3)左西孟坦过敏;(4)妊娠期妇女。该研究经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所有患者均已签署入组治疗同意书。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端坐体位、持续氧气吸入以及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类等对症药物应用。研究组以上药物基础上加用左西孟坦(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规格 5 ml 12.5 mg),负荷量为 12 μg/kg,经微量泵10 min内给药,随后以 0.1μg/min·kg持续静脉滴注24 h。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3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情况评估疗效。显效:治疗后肺部湿啰音、呼吸困难、发绀完全消失,心率恢复正常,NYHA分级心功能改善了Ⅱ级及以上;有效:治疗后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发绀较前有所缓解,心功能NYHA分级改善了Ⅰ级;无效: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者死亡。 (2)客观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1周后,分别对比两组治疗前后BNP及LVEP的改善情况。(3)安全性对比,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由(%)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 t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66%(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间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组内对比,研究组治疗后的LVEP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组间对比,研究组治疗后LVEP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2。

2.3 两组间生化指标对比组内对比,研究组治疗后NT-proBN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对比,研究组治疗后NT-proBNP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3。

表2 两组间LEVF指标对比(%,x±s)

表3 两组间 NT-proBNP指标对比(pg/ml,x±s)

2.4 不良反应研究组治疗中出现恶心2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对照组中出现频发室性早搏1例、呕吐1例、血压下降1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左西孟坦的主要作用机制为:(1)加强肌钙蛋白与钙离子的敏感性,增加心肌收缩力,且主要在心肌收缩期与肌钙蛋白结合,因此不影响舒张功能,也不影响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5]。 (2)促进线粒体膜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ATP依赖的钾通道的开放,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及外周血管,从而达到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以及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的作用[6]。(3)通过作用与于一氧化氮合酶(NOS),增加NO合成,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4)通过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脑利钠肽、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水平以及减少凋亡信号因子Fas/Fas配体,从而达到抗氧化、抗炎、对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7]。左西孟坦的活性代谢产物具有半衰期长的特点,因此停药后仍可持续改善血流 5~7 d[8]。

该研究通过症状改善情况、NT-proBNP、超声心动图等指标评价左西孟坦对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通过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对比,左西孟坦组对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更为明显。LVEF能够准确反映患者的左心室收缩能力,该研究左西孟坦组LVEF改善情况更为明显,这说明左西孟坦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NT-BNP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可以很好地判断心力衰竭的预后[9],通过组内及两组间的对比,证明左西孟坦能够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该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证明左西孟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上结论与韩超、李旭炯等的类似研究一致[10,11]。

综上所述,左西孟坦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由于该研究量相对较小,随访时间相对较短,导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左西孟旦更多的优越性及长期疗效的观察,还需要更多的随机、多中心大型临床试验来证实。

猜你喜欢
左西心功能研究组
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冠心病所致心衰的临床疗效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行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疗效
左西孟旦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