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港而生,南中国发力世界级大湾区

2019-08-24 14:56范正利
人民交通 2019年10期
关键词:泛珠三角粤港纲要

范正利

5月16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共同签署了《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19年重点工作》。当日,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二十一次会议在广州召开,探索粤港服务贸易全面自由化。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召开的首次粤港合作联席会议。

粤港两地在此间达成共识,将重点加强五个方面的合作。首要的一项是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港珠澳大桥的运营管理和机制安排,研究优化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络,进一步促进通关便利化,推动机场群、港口群协同发展。”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举行开通仪式,本刊以《一桥飞架,粤港澳大湾区巨幕渐启》为题,从宏观视角观察港珠澳大桥在未来对湾区经济的助推作用。时隔四个月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更好发挥港珠澳大桥作用,加快建设深(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

十九大報告明确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3次提及粤港澳大湾区,这也是大湾区连续第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成为“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一个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轮廓在全球版图上愈加清晰。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南中国沿海开放前沿,以泛珠三角区域为广阔发展腹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基础,这里拥有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广州、深圳等重要港口,以及香港、广州、深圳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枢纽,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依托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及港口群和机场群,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轴带,形成主要城市间高效连接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必将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而借助于高度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联动发展,深化大湾区与中南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合作交流,加强大湾区对西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规划纲要中要求,“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可以说,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大湾区先行工作的应有之义。具体而言,则要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

要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就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发展船舶管理及租赁、船舶融资、海事保险、海事法律及争议解决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并为内地和澳门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增强广州、深圳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与香港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港口、航运、物流和配套服务体系,增强港口群整体国际竞争力。

大湾区也将被打造成“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国家支持粤港澳加强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及人文交流。香港、澳门将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也将得以强化。《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两地携手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健全海外联合推介和招商机制,搭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平台,推动广东制造业与香港服务业“组团出海”,增进国际文化交流。

南中国,一个世界级大湾区呼之欲出!

猜你喜欢
泛珠三角粤港纲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遗憾的美 2018年泛珠三角超级赛车节闭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2015年粤港教育合作专责小组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新形势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战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