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好书学会“读”书

2019-08-24 12:33
学与玩 2019年4期
关键词:乔木书海小岛

书海挑书记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乔乔木和可乐王白天交流了那么多与读书日、阅读有关的话题,晚上他就做了一个跟书有关的梦。梦里,他来到了书海,各种图书组成的浪花在身边翻滚着,而他必须挑出适合自己看的书,装满所坐的小船,才能离开这个大海。

“可乐王快帮帮我,挑出适合我看的书,要不然我就出不来了。”他大声呼救。“好啊,我先帮你挑一些中外名著,这些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可乐王刚说完,一批名著就自动地跳了出来,有《史记·少年版》《名著名译名绘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青少版》……

“你还需要读大家、名家之书,开阔‘大视野,形成大格局。”紧接着,《傅雷家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等又浮出了水面。

“读科技方面的书,可以增长见识,积累知识。”《101个神奇的实验》《人类昂首奔赴太空的119个伟大瞬间》《万物简史·少儿彩绘版》也争先出现了。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还要学习和传承我们的优秀文化。”还没等可乐王说完,《干家诗》《大名人小故事》《儿童必读蒙学经典》《小学生应知的传统文化常识》不慌不忙地蹦了出来。

载着一船挑好的书,他们终于游出书海,来到了一座小岛上。

你今天学会“读”了吗?

小岛上鸟语花香,风景优美,只见一抉牌子上写着:读完你的书方可离开此岛。看到这句话,乔乔木有些着急了……

“不求甚解”法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陶渊明提出的“不求甚解”是有针对性的,告诉我们对于有些书,不要过分地咬文嚼字、死记硬背,要重在领略文章的意境和情趣。

“入书出书”法

南宋人陈善在他的《扪(men)虱新活》中说道,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把书的内容读懂吃透;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其实是告诉我们要“活”读书,而不参死读书。

“各个击破”法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在《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自己首创并实践地读书方法: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非常丰富,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者就一个方面去探究,就很容易掌握。

“七焚”读书法

明代学者张溥读书就更下功夫啦!他的读书分为三步:第一步,读一篇新文章时,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黑读;第二步,抄后高声朗读;第三步,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直到彻底理解、背熟为止。

“求精求当”法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指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處,选择的书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需要。

猜你喜欢
乔木书海小岛
书海畅游
梦中的小岛
深析乔木移植栽培技术
假如我是一座小岛
找出犯罪嫌疑人
Taboos and English Learning
超级隐身术
兔兔主编的来信
我们是书海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