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鄯善县阿克克尔一带铜铅锌多金属矿产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9-08-26 03:42何立新吴晓贵
新疆有色金属 2019年4期
关键词:石炭褐铁矿闪长岩

何立新 王 奎 吴晓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 阿勒泰 836500)

1 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天山东段,大地构造位置划分上属于准噶尔微板块(Ⅱ级)构造单元的一部分,矿产种类较为丰富,由北而南跨越2个Ⅳ级成矿带,即博格达Cu-Fe-Au-硼-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磷-盐类矿带、胜金口-小草湖(凹陷)石油-天然气-煤-钠硝石矿带,拥有各类金属和能源矿产。

该区位于阿克克尔构造褶皱带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柳树沟组第四岩性段(C1l4);下石炭统七角井组第二岩性段(C1qj2)(图1)。

上石炭统柳树沟组第四岩性段(C1l4),主要为一套细碎屑岩建造,北东部出露大面的流纹岩及少量流纹质安山质含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流纹斑岩、安山玢岩、闪长岩。下石炭统七角井组第二岩性段(C1qj2),在区内出露的岩性主要为黄绿、灰白色流纹岩。

区内发育色日克艾格孜断裂,总体呈弧状展布,区域延伸长约39.6km,两端均延伸至第四系被覆盖。该断裂受后期左行剪切挤压应力作用,形迹发生变化,形态较为复杂,断裂在东侧色日克艾格孜一带,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断层面产状:倾向5~21°,倾角47~51°,向西至断裂中部卡力他库台力一带走向开始变化呈南西向弧状展布,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81°,向南至有库尔坎尔其一带断层面产状倾向变为南东,倾角55~70°。该断裂为博格达晚古生代裂谷与吐-哈地块两个构造单元的分界断裂,沿断裂见有宽窄不等的构造破碎带,岩石强片理化,局部见构造角砾岩,沿断裂断续分布灰岩构造透镜体。

图1 阿克克尔铜铅锌多金属矿区平面地质矿产图

区内侵入岩整体不发育,主要分布在矿区中东部,规模较小,呈岩株顺层或横穿层面侵入于石炭系地层中,产状较陡,倾角70°~80°。主要岩性为流纹斑岩、细粒闪长岩、辉绿岩、安山玢岩。其中以流纹斑岩分布面积较大,出露长120~1300m,宽20~180m,其它脉岩受构造控制,脉体大小不等,形态各异。

2 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

针对0、3、4、7、15、17、19共七条线进行1:1万电磁剖面测制,其中磁法剖面平面图显示:正磁异常主要位于4线、0线、3线、7线北部760~1000号点之间,最大值为1002nT。

磁异常较高的部位主要与细粒闪长岩对应。局部高磁异常与流纹岩对应,高磁异常可能是由细粒闪长岩在流纹岩下部隐伏所引起。15线局部的高磁异常可能与细粒辉绿岩及局部的褐铁矿化有关。

电法剖面平面图显示:极化率异常主要位于15线、17线、19线的100-460号点之间,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异常处于矿化蚀变带的边部,最大值为4.04%,对应的电阻率为高阻,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结合地质图可以看出:电阻率剖面平面图较好地反映了工区不同岩石的电阻率特征,并且对于划分断裂带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该矿化点处于HT-22乙1综合异常区内,异常呈椭圆状展布,长约6km,区内出露面积约13.3km2,往北西延伸出调查区。异常元素以Zn、Au、Pb、As、Sb、Bi、Sn、Mo为主,其中Zn、Au、As、Bi均具有三级浓度分带,浓集中心明显、浓集程度高,异常整体套合较好。Zn峰值为1569×10-6、As124×10-6、Au11.8×10-2。通过槽探揭露,发现多条Zn、Au矿化体,该异常为矿致异常。

3 矿化特征

矿化主要赋存于上石炭统柳树沟组第四岩性段(C1l4)流纹岩、流纹质角砾凝灰岩中。区内地表圈出一条矿化蚀变带,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两侧延伸出工区,该蚀变带北西窄、南东宽,走向330~340°,长约5.15km,宽500~1100m。蚀变带内北西部蚀变整体较弱,零星见碳酸盐化、褐铁矿化断续分布;北东部较集中,主要以薄膜状、星点状、(稀疏)侵染状碳酸盐化、褐铁矿化为主,局部见孔雀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岩石颜色呈深黄褐色,与四周岩石颜色差异明显,总体呈带状,宽0.5~1m,长不足百米,含量1%~5%。黄铁矿化主要见于流纹岩中,呈细粒状、立方体状,局部呈团斑状分布,含量少。区内孔雀石化仅于矿区东部断裂两侧流纹岩、流纹斑岩中呈薄膜状、斑点状不均匀分布,范围较小。

对00线、03线、04线矿化较好地段进行了槽探揭露。在TC0401内见1层金矿化体,视厚度1m;1层金、锌矿化体,视厚度1m;1层锌矿化体,视厚度1.2m。在TC0301内见5层锌矿化体,视厚度1.0~2.4m。以Au大于0.1×10-6、Zn大于0.1×10-2圈定矿化体共8层,矿化体编号分别为:L1~L8,由于为单工程控制,矿化体长向两边各推测间距的一半。

4 成因与评价

该矿区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区上石炭统柳树沟组第四岩性段地层中Au、As、Sb、Pb、Zn等元素有较高的地球化学背景值,是矿化点重要的矿源层。各元素异常的形态明显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已发现的矿化主要分布在断裂附近的流纹岩、流纹质角砾凝灰岩中,由此推断构造热液活动使岩石中有用组分活化、迁移,在构造裂隙或中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等成矿有利部位富集,形成矿(化)体。

该矿区产于上石炭统柳树沟组第四岩性段流纹岩、流纹质角砾凝灰岩中,地表矿化蚀变强,范围广,延伸长,蚀变以碳酸盐化为主,少量褐铁矿化、孔雀石化、黄铁矿化,经少量的探槽揭露已圈出多条金、锌矿化体;且1:5万化探异常显示出区内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浓集中心明显,主成矿元素均具有三级浓度分带,异常主要元素组合Zn最大值为1569×10-6、Pb最大值为89.1×10-6、Au最大值为11.8×10-2、As最大值为124×10-6;1:1万激电剖面成果显示区内存在极化率异常,异常处于矿化蚀变带的边部,最大值为4.04%。综合来看,区内有较好的地物化特征,成矿条件有利,显示了较好的找矿前景,因此该区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

猜你喜欢
石炭褐铁矿闪长岩
关于RCA改性剂在闪长岩上面层的应用研究
吉林中部早三叠世高镁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安钢烧结机配加澳褐铁矿粉的生产实践
新疆富蕴县扎河坝凹陷石炭—二叠系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条件分析
南太行綦村岩体中辉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广元市英萃镇一带米仓山构造岩浆岩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研究
银—额盆地上古生界油气勘探地质意义
浅谈赞比亚蒙布瓦地区褐铁矿“帽”与铁质砾岩的成因关系
国内褐铁矿烧结技术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沁水盆地南部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划分与聚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