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的传播与创新

2019-08-26 02:44李书文
新闻前哨 2019年2期
关键词:主题性电视新闻新闻报道

李书文

改革开放40年来,电视新闻报道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重大转变,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城市电视台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在创新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有些选题策划与采访脱节,细节、深度挖掘不够,创新意识俗套,报道乏味,说教姿态严重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利用新媒体人工智能技术,将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之间的共同点进行有机融合,改进和创新主题性新闻报道形式和方法,增强服务性、人文性和感染力,已成为城市电视台打造品牌,提高收视率的重要途径。

一、主题性报道策划创新

电视新闻主题报道既要有时效性,又要有典型性,要想有所突破,必须做出亮点。那么怎样创新主题性新闻报道,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收到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的社会效果呢?首先,新闻从业者要具有超前的策划意识,要善于利用新媒体信息共享平台,从中搜集整理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作为主题报道的内容,实现对信息的创新。如:央视曾经策划一档特别节目《厉害了,我的国》,鼓励老百姓利用手机进行自拍主题性新闻,在央视《新闻联播》栏目中播出,这种新闻产品的传播形式十分接地气,得到全国老百姓的积极参与。

1.紧扣时代主题,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策划要紧扣时代主题,要利用新媒体、微信、互联网等媒介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任务要牢记在心,不能有丝毫的含糊。要敏锐地关注国际国内新形势,新任务,新动向,不能凭老经验办事。如: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要求在202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那么,在我们的报道中就不能再出现过去的救济式扶贫的说法。对各类主题性报道,在策划前,记者、编辑要认真地分析研究与主题有关联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和现实背景。

如:国家为了保障全国粮食生产安全,每年都要出台一个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针对中央的惠农政策,我们如何策划?这就要求记者编辑必需了解每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有哪些新的政策和精神,如何提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对中央“一号文件"有什么看法?对他们生产生活有哪些帮助?只有详细了解了这些背景,你策划的主题性新闻报道才会有新意、有高度、有深度,群众才能接受你宣传的思想和观点。这样才能为党和政府科学制定农村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2集中推出,多渠道传播扩大影响

主题性报道要在相对集中的时间里,连续推出同一主题性报道的不同内容,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共鸣,形成“一石激起千层浪”影响力,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大型主题报道播出后,对观众进行调查走访,召开业内外人士座谈会,这样有利于我们及时采纳观众建议,修改策划方案,提高电视新闻收视率和影响力。

3.体验式报道,提高节目感染力。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自去尝一尝。在主题新闻报道中,记者不单作为新闻的观察者报道者,更是一个亲历者、记录者。要主动参加到整个新闻报道当中,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展现新闻主题的宣传内容,真正去把握新闻事实的脉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传播给大众,让大家对整个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和典型,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从而使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现场感,直人人心。

二、主题性报道内容创新

内容是创新的根本。主题性新闻报道应突破一般概念化的内容报道,应在主题的重点话题和观众观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点上做足文章。

.1.突破陈旧的思维模式

主题报道内容创新,必须突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和套路,要以严谨的思维、敏锐的洞察视角来看待及思考每一个发生的问题。站在全新的角度,真正的深人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通过积累知识及各方面经验,激发出全新的创意,摒弃以往陈旧的模式化新闻报道思维方式,将导向作为电视主题新闻报道的核心任务的,需在报道形式,涵盖内容及新闻的表现手法上做到一定的创新,这样才能够获得最终新闻的话语权,完成自己应有的任务及新闻使命。可以采用多元化的电视新闻要素,在新闻报道外在形式、现场出镜、外在风格的打造上创新,达到新闻报道内容与外在形式的完美融合,彰显新闻主题报道的重要意义,以达到电视受众求新、求变的接受性心理,给予新闻主题报道一种强烈的时代感。

2.抓好细节是关键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所具备的独特力量,现场性是新闻报道的魅力所在,创新性则是新闻报道所具备的重大价值。所以,高质量的电视新闻主题报道需坚持见人见事见细节,将静态新闻动态化。通常,抓住细节是新闻记者采访成功的重要法宝。主题报道的时间多在3分钟左右,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若想完整的体现出新闻故事的详细过程,深挖新闻人物的心里变化,刻画新闻人物所具有的个性,把握好每一个细微的新闻环境,都需要记者编辑开动脑筋、下足功夫、善于发现,永远走在创新的路上。此外,新闻记者需要把握好每一个现场出镜的机会,丰富自己的语言,让受众产生生动感,针对每一_篇新闻稿件,都要严格的遵循新闻规律,认真的进行思考,深入采访、仔细的写作。

学会用新颖的新闻由头增强内容的吸引力。好的由头是记者在捕捉新闻契机中寻找到的报道的最佳切入点。例如:全国各地每年都要宣传节能减排,我们在宣传报道这主题时就另辟蹊径。2008年7月,全国金融危机初显端倪,孝感一些实施节能减排的企业,生产经营红红火火。有些没有实施节能减排的企业,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过高,出口受阻等原因,生产举步维艰。根据这一信息,我们及时策划报道了湖北黄麦岭化工有限公司节能减排的主题性新闻:《黄麦岭“巧做加减法”,节能增收过亿元》。在采访中,我们通过主持人现场出镜:“观众朋友,你看我手里拿的这种铁精砂,一年前,公司要花几百万元征地堆放它,而且还会造成污染环境。2018年公司新上一套节能环保装置后,你猜,它现在的‘身价多少?”这个悬念式的由头,起到了引人人胜的作用,吸引观众急切的想看下文。当然,文无定法,不同的报道内容,新闻由头也就不同。

三、主题性新闻报道包装创新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在融媒体环境下,主题报道的包装形式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主题性电视新闻报道的包装应根据报道的具体内容及特性,制作一些原生态的新闻产品,可以吸引大众的目光。如新媒体H5产品、数据化分析、VR、AI等技术包装,能让主题性新闻报道栩栩如生,让一些新闻故事、细节、情境更加生动感人。象央视推出大型主题报道的改革开放40年、新疆兵团电视台推出的“访惠聚”专题《村里那些事》等主题性新闻报道,受众关注很高,并从观看的信息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如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央视新闻报道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闻H5场景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点击率很高,央视还将全国两会新闻内容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互动,让受众和粉丝有了一种全新的交互体验。

所以,主题性报道要善于运用新媒体、人工智能技术做好电视主题性新闻宣传包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如孝感电视台先后推出的主题性新闻报道:“壮阔改革潮,奋进新时代”、“践行工匠精神,打造品质工程"、“我扶贫,我光荣”、“激发双创新动能”等主题性新闻,利用新媒体技术、三维动画、字幕和立体音响效果对各类主题性新闻报道进行精心包装,在频道、网络、微信公众平台和云上孝感平台,上进行传播和互动,使主题报道思路清晰,理念新颖,感染力强,收到了较好的收视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全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内容和传播手段不再是单一的,它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动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主题新闻的报道和创新也要不断发生改变,需要在新的环境下,不断突破传统的传播方式,注重新闻内容的质量,巩固主流媒体的地位和话语权。

猜你喜欢
主题性电视新闻新闻报道
新世纪以来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刍议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从报道全国两会思考主题性报道要有“高度”和“热度”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