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故我在

2019-08-26 07:14赵阳路
丝路视野 2019年2期
关键词:伦勃朗自画像

赵阳路

摘 要:西方自画像因其信息丰富而日益受到学界重视。本文通过对比丢勒和伦勃朗的两幅名作探讨以下三点:两者艺术表达手法在显性、隐性两个层面的异同;其不同自我认知的成因;其艺术给观者带来的美学感受和启发。

关键词:丢勒 伦勃朗 自画像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天生就喜欢看人的面孔。人类艺术史上对人脸的描绘不计其数。肖像与历史、风景、静物组成西方传统绘画四大主题,它的分支自画像更因存世量大、含蕴信息丰富,被称为四大主题外的“第五元素”。学者们对自画像的研究涉及美学、文化、历史、心理学等诸多领域。本文讨论了丢勒和伦勃朗的两幅自画像名作,并对比分析了它们的异同、成因及美学影响。

一、基督式样的丢勒

生活在纽伦堡的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年)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享誉全欧的非意大利艺术家。艺术上丢勒属于北部风格,但年轻时的意大利之行让他深入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与众多文艺名人的交往不但丰富了他的绘画技巧,更开阔了他的眼界,使他对自己作为一名艺术家的身份产生新的理解。这些都能从他的自画像中显现出来。

据载丢勒曾画过16幅自画像,包括3幅在祭坛画中以旁观者身份出现的画像。[1]其中最著名的是创作于1500年的“慕尼黑自画像”。画中丢勒放弃了传统肖像画里3/4侧面或完全侧面的形象,以全正面示人,这样的姿态当时仅用于神像。画中的丢勒仿佛是从黑暗中走出,从衣服到容貌无一不华贵精致。他的面孔莊严而平静,右手抬至胸前摆出一个特别的手势仿佛预示着什么。

唯恐人们不解,丢勒在画面上进行了题签。纯黑背景里在他眼睛的高度左右各浮现出两组金字。右边是:“我,纽伦堡的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用永不消退的色彩绘出自己,时年28岁”;左边由表示画成年代的“1500”和他名字的缩写“AD”组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强烈的暗示,因为“AD”的另一个含义是表示纪年的“公元”。当时欧洲人普遍认为每逢公元百年伊始基督就会再次降临,在1500年前夕更是有许多不祥之兆让人们热盼着基督再来。看惯了宗教画的人们能迅速从画中看出深意:画中人的姿态正是人们企盼的耶稣基督,他在新世纪降临了。

丢勒能如此自信地将自己与耶稣并提,与他的生活背景及性格特点密切相关。

第一,在艺术表达上,丢勒的画风总体来说继承了北方的写实风格,比起意大利风格的含蓄和强隐喻性,他的表达更直接。

第二,在人文思想上,中世纪欧洲的艺术家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都较低,文艺复兴不但改变了他们的艺术创作,更让他们与文人及权贵的交流比以往广泛而密切,这些都使他们对艺术和自己开始重新定位。丢勒很接受这种新的人文精神,将自己认同为绅士和人文学者的范畴。

第三,在经济状况上,丢勒不但画技高超而且极具商业头脑。他创作了大量可复制的版画并持续热销,很早就跻身富人之列。

第四,在自我意识上,丢勒曾在16世纪初对一位模仿其作品的意大利艺术家提起诉讼,这也是艺术史上第一例艺术版权的案件。由此也可见其性格强势的一面。

第五,在容颜外貌上,丢勒以美貌和秀发著称。1528年他去世后,甚至有仰慕者偷掘坟墓剪下他的头发,还将其面孔和双手铸像留念。

第六,在时代认知上,丢勒的时代正是欧洲人性觉醒的时代,虽然人们依然虔诚地信奉上帝,但同时也意识到作为人的力量。尤其是画家们在创造和掌握了焦点透视技法后,能惟妙惟肖地在平面上再现一个“世界”,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彷如拥有了上帝创世的能力。丢勒在13岁时就曾给自己画过一幅自画像,画中的他除了容貌上有孩童特有的稚嫩外,姿态和神情都坚定从容。有专家认为这幅画创作时,丢勒应该不满13岁,他在画中表现出的早慧是引导人们联想到《圣经》中的记载,12岁的耶稣因其无比的聪慧让众多成年教师们赞叹不已。丢勒也在他的著作中宣称,上帝赋予了艺术家以强大的力量。

由此可知丢勒的自信甚至自负都是有其成因的,自画像上基督式的丢勒正是这些因素综合出的视觉呈现。

二、隐士伦勃朗

荷兰画家伦勃朗·凡·莱因(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年)是以自画像量多且精而闻名的大师之一。他与丢勒同属北方艺术家,又收集过这位前辈大师的大量版画,丢勒对其艺术显然不无影响。然而伦勃朗的一生比起丢勒却更富戏剧性。

伦勃朗生活的时代是荷兰的黄金时期,在经济上是欧洲之翘楚;在民风上荷兰人务实而重积累财富,人们以投资心态购买各种艺术品使得荷兰艺术市场异常繁荣。

伦勃朗在青年时代就定居于首都阿姆斯特丹,很快因画作大卖并与富家女联姻而成为新贵。但好运却随着妻子的早逝急转直下。他先是败诉于一场因绘画产生的官司中,名誉大损后订单日稀;后又因与女仆未婚育子而不见容于保守的荷兰社会;再加之伦勃朗自己毫无理财头脑,最后窘困到被法院宣告破产并被逐出豪宅,晚年结束于贫困之中。

从受人追捧到被人厌弃,起伏跌宕的人生对于一个敏感的艺术家必将引发其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巨变。伦勃朗盛名时也画过一些自画像,但宣传画技的广告成分居多;还有些是表情画(tronies),那是当时荷兰流行的描绘不同情绪、性格下的人展现出的面部特征的作品,可以说是以自己为模特的面具式肖像画。落魄后伦勃朗的自画像在数量和深度都远超以往,1660年左右创作的一幅就是其中的代表。

画面中伦勃朗以一位正在工作的艺术家的形象出现。他身着粗糙的工作服,左手拿着画笔和调色板,衰老而臃肿的身体在三角形构图中反而透出一种别样的稳定。他以经典的3/4侧面姿势注视着画外的观者。光线从他的右侧照进画面,这是一张历经沧桑的老年男人的脸,却有着与潦倒经历不相符的笃定眼神。在蓬乱的头发、松懈的皮肤下是一个近乎隐士的灵魂。久负盛名的“伦勃朗光”在画面中已经褪去了舞台的效果,呈现出和大师一样的平和与坚定。晚年时伦勃朗对光的运用早已摆脱了早期受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影响时的戏剧性,日臻成熟的细腻表现让光和影的差距越来越小,它们结束了冲突而显示对比并引发出和谐。虽然还是室内光,但光已经不再是以往画家笔下的角色扮演,伦勃朗捕捉到了它瞬息万变的特性,展现出它的性格。伦勃朗的光揭示出的人物心理更加接近人的灵魂,并“传达了一系列只能在静谧中才能倾听到的情感旋律,它是一种安静的冥想,一种哲学的隐世和一种沉思的回忆。”[2]

浅棕色的背景里伦勃朗画了两个相对而不交叉地跨出画外的圆,并让自己处在左边圆的弧线上。关于这两个圆的意义艺术史家们莫衷一是。但以此暗示自己拥有能徒手画出完美圆的高超技巧,大体是一个让人信服的猜测。与丢勒那幅自画像高贵的神秘比较,这是一个素朴的神秘。整幅画作的笔触比之丢勒的手法,显得简洁、松散而率性,与人物形象相得益彰。但质朴的外表指向的同样是丢勒的隐喻——耶稣,只是伦勃朗指向了耶稣的另一面:淳朴无华的木匠之子耶稣。在此,伦勃朗放弃了与完美的“神”的应和,而是用简朴链接平凡的“神”,也将自己与不凡的神性链接起来。

据与伦勃朗同时代的房龙撰写的《伦勃朗传》记载,早年时伦勃朗就曾向朋友表明自己有发现被画者灵魂的天赋。在他贫病的生命最终时刻,还特别请友人为他诵读早已熟知的《圣经》中雅各与神摔跤获胜,并由此获得被神祝福的“以色列”称号的故事。伦勃朗以倔强不屈的雅各自诩,在多蹇的生命历程中与命运不断角斗,最终努力达成了自己。

三、从完美到不完美

这两幅作品不但有艺术家强烈的个人风格,更能看出西方美学从文艺复兴到17世纪的变迁。文艺复兴时期对自然和人的肯定远超中世纪,表现在绘画中是对物体敏锐精细的观察,对比例和谐一丝不苟的完美追求。是丢勒画中精准完美超离尘世凡人的耶稣般的自己。到了17世纪欧洲原有秩序被资产阶级撼动,绘画中不完美的巴洛克替代了平衡,科学的发展更让光与错觉成为画的主角。也造就了伦勃朗表现的于浑浊模糊世俗中体现耶稣神性的自己。[3]

完美和不完美合成出立体的人性,在美学上被哲学家思考的由艺术家们在艺术中呈现出来,也启迪历代的观者由此进入各自内心的隐秘之所,在此寻找并完成了自己。

参考文献

[1]詹姆斯·霍尔,王燕飞译.自画像文化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2]克雷纳,马米亚编著,李建群等译.加德纳艺术通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

[3]凌继尧.西方美学史[M].学林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伦勃朗自画像
对名誉最好的维护
伦勃朗的“败笔”
伦勃朗的“败笔”
我的自画像
伦勃朗凄美之爱:她像光影萦绕一生
自画像
画中伦勃朗
我的自画像
伦勃朗的生年争议
我的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