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花卉产业现状问题及振兴路径探讨

2019-08-26 01:38孙哲远马玲玲
南方农业·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振兴云南省

孙哲远 马玲玲

摘   要   截至2017年,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达10.41万公顷,总产值达503.20亿元,占全国花卉面积、总产值的7.93%、35.29%,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稳固的增长点。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化水平低等突出问题。通过分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云南花卉产业振兴路径。1)以产业振兴为核心,促进花卉产业水平全面提升。包括:补足二三产业短板;加快推动花卉生产方式变革,着力解决多、小、弱问题;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2)进一步发展花卉物流。包括:建设专门型的花卉冷链物流企业;包装合理化;优化运输方式。3)构建以育种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包括:打造“国际花卉创新示范中心”;建设花卉知识产权维权与服务中心;建设种质资源共享库。

关键词    花卉产业;振兴;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9.005

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作为最基本的战略,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云南花卉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稳固的增长点,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化水平低等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问题,探讨云南花卉产业振兴的路径。

1 发展现状

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云南与非洲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并称世界三大最适宜花卉生产的低纬高原地区。加之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促使云南省的花卉面积和产值增速位列全球第一,目前云南花卉面积和产值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印度,其中总产值仅低于美国和荷兰,鲜切花种植面积全球第一,外销额全球第二。

1.1 总体状况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长,为全国花卉产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更为云南花卉产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云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鲜花生产区,“十二五”以来,云南省花卉种植规模年均增长11.655%,大大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695%),云南省花卉总产值增幅年均增长10.390%,远超全国平均增幅(3.333%);截至2017年,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达10.41万公顷,总产值达503.20億元,占全国花卉面积、总产值的7.93%、35.29%(见表1)。

由表1还可以得知,2017年云南省花卉种植每

667 m2产值高达32 225元,全国平均仅为7 238元,云南省花卉种植的单位面积产值为全国的4.45倍。

1.2 区域布局

省内在花卉生产布局上,经过30多年发展,花卉种植已从滇池周边向滇南、滇西北、滇东北等地域扩展和延伸,并基于各地不同的自然气候和种植条件,已形成多品类、立体化的全省性花卉生产带。区域布局:鲜切花生产以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红河州等滇中地区为主;盆栽观赏植物生产以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红河州、大理州为主;食用和药用花卉生产以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州、文山州、红河州、大理州为主;种用花卉生产以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丽江市为主,其中种球生产以滇西北丽江市和滇东北曲靖市为主;工业用花卉生产以曲靖市、文山州、红河州为主;绿化观赏苗木生产以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红河州、大理州为主;特色花卉生产以昆明市、保山市、楚雄州、大理州为主。

2 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我国花卉需求量不断增大,消费者对花卉的需求不再是简单地满足“有”,开始逐步对品质提出更高要求,然而现实中云南花卉近年来的发展出现了众多质量问题,未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1 品种研发与保护滞后,制约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品种是花卉产业的制高点,是产业核心竞争力所在。相较于西方国家新品种选育超过上百年的历史,云南花卉自主研发创新起步晚、条件较差、授权品种数量少。以最大花卉种类月季为例,云南省累计获得授权的自主选育品种数仅为英国的0.39%、法国的0.41%、荷兰的0.44%、德国的4.7%。同时受限于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制约了国外新品种的引进和应用。

2.2 生产主体多、小、弱,制约设施提升和新技术推广

与荷兰专业化种植公司模式及肯尼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的大农村种植方式相比,云南花卉种植80%由个体花农完成,生产碎片化现象突出,花卉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水平低,导致花卉单位面积产出率低。2017 年,云南省有花卉企业2 139家、花农18万户,每个生产主体平均种植面积0.48 hm2,仅为肯尼亚、荷兰、美国的1.5%、24.3%、43.9%;云南省花卉种植单位面积产值3.2万元,分别为厄瓜多尔、日本、肯尼亚、荷兰、哥伦比亚的76.2%、48.5%、43.8%、43.2%、37.2%。可见,云南花卉产业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加强新主体的培育。

云南花卉行业集中度较低的问题突出,花卉龙头企业数量较少,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仅有45家,花卉生产企业种植规模较小。

个体花农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先进种植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能力不足,对市场、消费心理认知落后。另外,个体资金实力有限,对于基础设施的投入停留在基本层面,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效率低且过程受天气因素影响大。2016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8.83万公顷,其中采用自动化温室+生态高效种植模式的花田只有267 hm2,虽较上年翻了一番,但是占比仍仅有0.30%,至2017年占比提升至0.38%;省内花田大部分处于中低产水平,中高产花田占比少。

从个体花农角度看,目前收入尚可,因此土地流转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存在农户传统的土地情结,不愿冒风险现象,再加上流转实施细则缺乏统一规定,操作不规范等原因,流转难度增大,继而影响规模化经营。加之大部分花企成立时间较短,积累资金不足,在行业内整合能力较差。

2.3 物流和包装是瓶颈

鲜切花品质50%取决于种植,50%取决于采后处理与冷链运输。在物流环节上,云南花卉采后处理还未建立起全程冷链体系,花卉运输过程中经常直接暴露在室温下,极易损害花卉品质、缩短瓶插期。此外,缺少规模化、集约化及规范化的储存、加工、中转集散平台,外销花卉80%以上的产品是租赁农民小而散、无冷储条件、不稳定的加工场地进行分拣、包装和发货,加之机场安检和等待装机时间过长,造成云南外销花卉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品质损害。

如今广泛存在于市场上的货代花卉公司的特点是规模小而分布散,数量多而品类杂。因为对设备的资金投入较少、能够随时调配的运输能力有限,货代花卉公司普遍只能提供一些单一的物流运输服务,也就是只能提供从产地到一些二级市场的货流服务,无法做到附加性的保鲜、冷藏、分类、包装、运输、配送等一系列综合性的服务,导致不能够满足花卉物品的全程冷链运输服务,这类影响大大降低了运输的花卉品质。而且,空运、汽运等传统运输方式很难与终端市场进行衔接,这也是导致鲜花品质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新鲜花卉产品的物流运输服务环节中,必须直面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则是花卉产品的包装升级。现今花卉物流的常见规格是10 kg及以上的规格运输,看上去好像是降低了物流运输的成本,实际上却是较大程度地降低了花卉品质。

2.4 二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丰富的花卉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近年来,云南花卉一二三产业产值均处于上升状态。第一产业从2013年的262.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57.1亿元,增长36.14%;第二产业从2013年的1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9.7亿元,增长170%;第三产业从2013年的67.15亿元(仅服务业)增长到2017年的116.3亿元(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增长73.2%。需要看到,花卉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相当大,二三产业比重较低,花卉产业整体附加值不高。

云南作为世界知名的“植物王国”“世界花园”,具有全球最丰富的观赏花卉、加工用花卉资源和花卉旅游资源。然而到2017年,花卉二、三产业占总产值比重仅为6%、23%,主要原因在于,云南绝大部分可食用花卉未进入国家或地方的新资源食品目录,无法大规模开发利用;对花旅线路和景区缺乏设施提升和品牌宣传,省外认知度低,资源优势还未形成产业优势。

2.5 传统种植方式严重危害生态环境

据统计报道,云南花卉温室平均每年每667 m2化肥施用量一般超過200 kg,是全国平均施肥量的10倍,是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施肥量的5~25倍,由此导致经过3~5年的大棚生产,许多温室的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甚至不能够继续进行生产。

在滇池、抚仙湖、星云湖周边大量使用的塑料大棚薄膜,对流域内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3 云南省花卉产业振兴路径

3.1 以产业振兴为核心,促进花卉产业水平全面提升

应充分认识到在进一步提高花卉产量的同时,提升花卉品质的重要性,加强协调合作,完善花卉产业政策,推动花卉产业升级,逐步将花卉产业发展的重点调整至“提质增效”的方向上。

3.1.1 补足二三产业短板

实施“花旅融合提升工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用好云南花卉资源优势,实现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云花”品牌形象,重塑“云花”品牌内涵,创新花卉文化,搭建国际知名的花卉展会和推广平台。云南花卉兼具“色、香、姿、韵”旅游审美和“养眼、养颜、养胃、养心”四养功能。在全域旅游时代,赏花旅游已成为新兴旅游经济增长极。1)进一步推进云南花卉旅游资源整合,整合花卉旅游要素,增强服务支撑功能,着力打造云南花卉欣赏精品线路,举办国际花卉旅游节,加强花卉旅游精品研发,形成云南独特、多元化的花卉旅游文化品牌,引导旅游资源集聚云南,为花卉欣赏经济增添新动力。2)充分利用各州市花卉旅游资源,结合花卉展会及民族传统节日,创办国际鲜花节、芳香旅游文化节、鲜花美食节等特色鲜明的花卉旅游节,以文化引领产业升级,激发大众消费内生动力。3)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引入精深加工领军企业,瞄准新兴市场消费主体,以质量提升为引领,以云南特色食用玫瑰、菊花、百合、大白花杜鹃、山茶、石斛等优势资源为重点,开发一系列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及文化创意等旅游产品,丰富云南花卉商品结构,打造云花旅伴手礼全球品牌。

3.1.2 加快推动花卉生产方式变革,着力解决多、小、弱问题

当前全球花卉生产主要为三种方式,一是以荷兰为代表的以专业化公司为单元的生产方式,二是以肯尼亚和厄瓜多尔为代表的大农场为单元的生产方式,三是以云南为代表的小农户为单元的生产方式。在全球化大趋势下,小农户的生产方式已难以适应云花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需求。依托云南省多种气候带优势,多点建设区域型专业化的现代花卉产业园,逐步将小而散的花农和中小微花企引导入园,形成以产业园为基础、科技创新平台和交易物流平台为支撑、品牌为引导、三产融合的现代花卉生产体系,通过建设多个“现代花卉产业园”,着力解决土地零星分散、用地不稳定、设施用地难等问题,提升设施和生产加工技术水平,聚集和培育龙头企业、职业花农、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实现优质产品的批量稳定供应,将是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必然路径。

3.1.3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

1)在做好花卉优势产地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云南优势的自然地理环境,开发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开放花卉品种。可以选择最新开发的具有云南特色资源品种的花卉和热带花卉,以及适合露地种植的现有市场品类,比如切花月季。热带地区开放花卉的开发可以降低设施建设成本,并在冬季获得更高的产量,从而达到类似设施栽培的效果。同时,它也可以充分利用雨水淋溶来解决土壤盐分积蓄的问题。

2)注重提高现有优势产区的设施水准和档次,建设适宜当地气候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中高端温室,大力发展花卉基质栽培模式。由于中高端温室及基质栽培建设成本较高(一般建设费用是普通塑料大棚的5倍以上),绝大部分花农很难承担这部分建设费用,但是优势更为明显,在中高端温室条件下,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将是云南花卉目前水平的1.3倍,平均售价将超过云南花卉目前水平的1.4倍,单位面积的盈利能力可以达到云南花卉目前水平的5倍左右。

3)政府应把发展花卉绿色种植模式上升到战略层面进行规划,考虑到花农、花企在提升种植设施上的资金难处,积极向有条件的农户推广设施花卉种植,给予其信貸支持,大胆鼓励采用多种合作经营方式,如PPP模式,由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作,政府作为引导,民间资本为投资主体,充分调动市场资源,实现花卉设施的升级改造。

3.2 进一步发展花卉物流

3.2.1 建设专门型的花卉冷链物流企业

专业化的花卉物流公司应在花卉冷链运输方面具备丰富经验,实现花卉冷链物流,使花卉产品从产地采收、分级、包装、保鲜、储藏、运输、装卸、搬运、配送直到消费者手中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这个过程可以保障鲜花的品质,减少花卉损失。

3.2.2 包装合理化

作为物流的起点,生产的终点,包装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产品使用价值,防止产品在运输途中受到污染或变质。各类鲜花有着不同的包装需求,应该结合不同鲜花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和包装材料,并使用现代物联网和RFID等技术来实现包装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运输效率。

3.2.3 优化运输方式

目前航空是云南花卉运输最主要的方式,然而与其他货运相比,鲜花运价不高,因此短期内很难保证舱位,短期内实现大规模货运包机的可能性不大,要实现花卉物流运输畅通,应该整合现有的客机货舱资源,通过航线数量的增加满足绝大部分鲜花的货运要求。其他运输鲜花的方式占比较少,铁路运输约为19%,公路仅占3%,应积极探索采用公路和高铁运输方式,从而解决云南花卉物流面临的困境,若采用冷藏集装箱运输,可以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和保障花卉品质,从而减少民航运输所带来的成本压力。

3.3 构建以育种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

3.3.1 打造“国际花卉创新示范中心”

实现自主研发与海外引进相结合,推动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针对花卉创新驱动力不足,知识产权未得到充分尊重的问题,云南应着力推动花卉知识产权创新中心的建设。搭建与国际接轨的花卉知识产权创新、保护、服务的公共平台,出台政策,吸引全球的科研单位、创新企业、团队和人才到云南,开展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转化。通过“引进-保护-创新”的模式,以斗南花卉小镇为核心,建设花卉产业创新研究机构,对标国际先进,突出开放创新特点,聚集全球科技资源,推动斗南建成全国花卉创新技术中心、创新人才培养和创业基地。

3.3.2 建设花卉知识产权维权与服务中心

建设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供国内外新优品种在云南的试种和瓶插展示平台,方便种植者做出更合理的品种选择;设立知识产权信息查询与转让交易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配套有力的花卉知识产权维护及执法体系,打破新品种在申请、授权、取证、维权等分条块、不联动的现状,将中心建设成为集知识产权申请、新品种展示与交易、维权援助、调解执法、法律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构建起一条集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绿色通道”的同时,使云南省处于全国花卉知识产权交易的前沿。综合性服务功能由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设在云南的花卉新品种测试站负责;种植环节通过各专业花卉产业园区准入门槛的设置,加强对花卉知识产权的保护;交易环节通过有完备信息平台的电子拍卖和电商进行交易追溯和控制。

3.3.3 建设种质资源共享库

种质是产业战略性资源,是花卉新品种选育的源头,是未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云南作为全球观赏植物分布中心之一,种质资源丰富,但存在保护存量不足、资源保存碎片化、低水平重复、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制约品种创新与产业化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个花卉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共享,降低育种成本,激发全行业创新活力。建议共享库采取“1+N”的方式建设,由一个核心库和多个专类库组成。核心库依托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资源保存与共享能力,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创制和分子鉴定等共性育种技术的研发,为全行业提供公益性的种质资源、中间材料、育种技术和鉴定方法。专类库依托国内外花卉育种企业和单位,分别建立月季、百合、菊花、杜鹃、山茶、食用花卉、花坛花卉等专类种质资源库,开展种质备份保存、资源交换、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应用,积极引进法国、荷兰、德国、日本、以色列等国际知名花卉育种公司,吸收国外新品种和新技术,打造集科研、科普、展示、观光、体验为一体的花卉综合体。

(责任编辑:丁志祥)

猜你喜欢
振兴云南省
童眼看兵器
云南青年齐相聚 点亮青春大盛会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正式挂牌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新常态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的途径及创新
东北粮食物流发展研究
从供给侧改革谈东北机械工业振兴
中菲谈“振兴”五大领域合作
大力振兴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