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瓦尔登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2019-08-27 07:27马睿嵘
北方文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瓦尔登湖自然

马睿嵘

摘要:梭罗的《瓦尔登湖》通过他的视野展现了具有生命、情感和意志的大自然,并在

大自然中使自己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快速崛起,人类欲望的急速膨胀,加快了其对自然的开垦和掠夺。面对这样的情形,梭罗对人类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并表达了自己对瓦尔登湖遭遇的悲痛之情。在梭罗的赞美与斥责中,引发了人们对其与自然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瓦尔登湖;自然;工业文明

瓦尔登湖畔,梭罗在自己建造的小木屋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感受着瓦尔登湖的纯净与美好,探索着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并在这样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中重塑了自我,写下了《瓦尔登湖》来记录这里生活的点滴。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也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其描绘了瓦尔登湖在未被人类入侵前的圣洁之美,为生活在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不断地深入探索开发自然的我们展现了自然原本的纯净与静美。同时文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圣洁如恒河水的瓦尔登湖遭到了人们大肆地破坏的悲恸与谴责,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

一、崇尚尊重自然

梭罗认为自然界哺育了人类,人类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其《瓦尔登湖》里,自然已不再是仅仅具有生命的客体,它像人类一样具有思想和情感。同时它也与人类息息相关,也如人一般具有平等的地位。因此在《瓦尔登湖》中,梭罗是以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不仅是通过他的眼睛进行客观地观察,更是通过他的内心感受瓦尔登湖的每一处细微的自然之美。所以梭罗笔下的每一处景物都具有“我”的思想、情感与体验。譬如“我还看到水面上有水涡,我以为马上会下大雨了···但是我不覺得雨点打在我的面颊上,其实我以为我免不了要全身湿透。可是突然间水涡全部没有了,原来这都是鲈鱼搅出来的···”梭罗通过“我”的所见与所感带动读者一起去感受,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到了作者被湖中成亿万的小鲈鱼所包围,而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梭罗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大自然人的思想和情感,使其成为一个需要尊重的个体。例如在梭罗眼中是风景中最美、最具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在梭罗眼中湖之于大地正如眼睛之于人,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其不仅可以折射自己的内心,也可以感受他人的思想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重要纽带。而自然的本性便是通过纯净的湖泊来表达,也是透过湖泊来望向人的本性,审视着人们的内心。由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的自然本性受复杂社会的影响及日渐膨胀欲望的遮蔽,人们便开始了不断地向大自然进行索取亦或是掠夺,逐渐走失在利益的迷雾中。而当人们能够静静地面对着湖泊,感受着它的生命,如“一条鱼跳跃起来,一个虫子掉落到湖上,都这样用圆涡,用美丽的线条来表达,仿佛那是泉源中的经常的喷涌,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此时的瓦尔登湖已像人一般拥有了灵魂、意志与感觉,也如人一般是鲜活跳动的生命。在和人相互的交流与体会中,它就如一面镜子使人们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真实的天性,因此大自然既塑造了人的审美又映衬了人的精神世界。

二、谴责工业文明的破坏

在梭罗生活的时代,恰逢美国工业迅猛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已有的资源。他们走出了庄园木屋,将目光望向更远的地方。为了攫取的方便,他们将一道道铁路伸向了高山与盆地,一根根水管伸向了湖泊与河流。而随着人类的欲望不断地膨胀,人们加快了榨取自然资源的速度。大规模和机械化地开垦使森林遭到了破坏,河流遭到了污染。正如《瓦尔登湖》中所写“现在,湖底的树干,古老的独木舟,黑魆魆的四周的林木,都没有了,村民本来是连这个湖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的,却不但没有跑到这湖上来游泳或喝水,反而想到用一根管子来把这些湖水引到村中去给他们洗碗洗碟子了。”面对工业化带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梭罗不遗余力地表现了对其的厌恶与批判。他将穿过湖泊的铁路称之为“恶魔似的铁马”,而其对森林和湖泊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则认为是“它已经用肮脏的脚步使沸泉的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岸上的树木吞噬了。”

针对工业文明迅速地发展对自然生态所造成的毁坏,梭罗提出人们应该建立自然保护区,他认为“已抛弃了君主权威的我们,为什么不去拥有自己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呢?在我们的保护区里,任何村庄都不拆毁,熊、黑豹,甚至一些被猎动物仍然可以继续存活下去,而不是被‘文明出地球表面。”通过建立保护区来防止一些潜在性的危害,使更多的自然资源受到保护,以防再次遭到破坏乃至消亡。这一建议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很多地区建立了动植物的保护区,使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护。同时生态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国际气象组织多次针对全球变暖召开气候大会,而中国也提出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号召。

三、回归自然生态美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促使很多人将物质享受作为人生追求,热衷于财富积累。而这使人们不断地加大了对自然的掠夺与侵害。对此梭罗则认为“文明改进了我的住宅,而入住的人并未得到同样强度的改造。”并在《瓦尔登湖》中写到:“由于我们没有一个人能摆脱贪婪、自私和卑辱的习惯,把土地看作财产,或者是获得财产的主要手段,风景被破坏,农事跟我们一样变得低下,农民过着屈辱的生活。”他提倡人们过简朴的生活,杜绝铺张浪费,将生活中所需的事物尽可能的简化。正如他在书中不断地强调“简单、简单、简单啊!”,呼吁人们远离纷繁复杂而又喧闹不止的都市生活,回归自然简朴的生活。同时自己也大力地践行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远离流光溢彩的社会生活,独自在瓦尔登湖畔搭建木屋,自耕自种,感受着大自然的每一处细微的变化和奥妙。并认为这样简单生活的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在那种怡然自得的生活里梭罗宁愿虚掷一日之中最宝贵的晨曦亦或是整天的时间,去感受阳光的照耀,日月星辰的变化,这样的生活虽与金钱无关,却被他认为是富有的,远比将时间耗费在工场、讲台更有意义。因为美好的生活在梭罗看来并不是财富的积累和知识的探究,而是对自然细致入微地体察,从自然界中获取智慧和哲理。他的简朴贴近自然的生活不仅净化了自己的灵魂,提升了自己的思想,还促使自己对人的本性、人的合理生存进行了思考。

《瓦尔登湖》不仅仅是将自然界中那些纯净灵动、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通过这些动人的景致净化我们的心灵,更是引发我们对人的本性及其生活方式的思考,进而唤醒我们保护自然的意识,营造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

参考文献:

[1]梭罗.瓦尔登湖[M].王家湘,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2]高级中学课本·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郑慧.聆听大自然的呻吟——浅析《瓦尔登湖》中梭罗的自然观[J].安徽文学,2009(4).

猜你喜欢
瓦尔登湖自然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书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