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师自我观照

2019-08-27 08:20刘勇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汉字探究

刘勇

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师该如何调整定位自我角色、自觉进行自我观照,提高自身学科素养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人思考。笔者试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来进行教师的自我观照,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做语言文字的发现者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更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建构与运用的能力是学习母语应有的题中之义和最基本的要求。而作为教师,就应该积极做语言文字的建构者、运用者和发现者。

语文教师承担着教授学生建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任,而指导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语言文字的眼睛,努力做一个语言文字的发现者。文人自古以来就注重炼字,从“一字千金”中可以窥探文字的分量,从“推敲”中可以看出煉字的讲究,从“两字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中可以看出遣词造句的苦心。而之所以如此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是因为每一个文字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和意境,更有文化的因子在其中。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有善于发现语言文字内涵的自觉,主动从解读语言文字入手,教授语文。

当前语文流派纷呈,大旗林立,但是,不管对语文添加怎样的色彩,都不可缺少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不可缺失对文字的思考和探究。然而,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却并不尽人意,教师往往将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浮于表面,时常缺乏有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解读。而“阅读有时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得仔细吟味,这就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1]咬文嚼字就需要有一双发现语言文字的眼睛,唯有发现者才能嚼得出语言文字的味道。

做一个语言文字的发现者,要知晓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和特点,要懂得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和技巧。用深度思考、多方探究、辩证分析的方法来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度解读和探究,以期发现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维方式、文化意蕴和美。潘新和教授也曾说过“每一篇文字都应该弥漫着蒸腾的血气和气温,都是个性生命基因的复制和重组,都打着人生经验、情感和感悟的印记。”[2]发现语文,做一个语言文字的发现者,才能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才能更好的对文字进行积累、梳理和整合,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进而使学生“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培养学生“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二、做锻造思维的启迪者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发展提升学生思维的责任和意识,努力做锻造学生思维的启迪者。

教师要了解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对文学形象的分析,以此获取直觉体验,增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通过对问题的设计,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中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有依据、有条理的组织语言表达,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可供探究的问题,推动小组合作探究取得实效,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独创性思维,做学生思维发展的引路人,锻造学生思维。

当然,教师还要从解决引导学生的思维着手,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常浮于表面却抓不住本质,阅读鉴赏只能看见文本中的内容,却无法深度思考背后的寓意,这些都是学生思维缺乏深刻性的表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问题设计的深度,在师生对话中,引导学生,层层推进,刨根问底,以此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批判性思维是学生的一个重要思维品质,也应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体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既体现了思维的差异性,也反映出思维的独创性、批判性。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在文本的探究过程中学会带着批判的眼光看问题,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去大胆质疑,敢于探究,并不断反省完善。当然,积极引导学生落实“整本书阅读”,以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亦是一种好的方法。

三、做培养审美的引导者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指出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品位、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盯着考试和成绩,不能只是传授知识和能力,更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使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做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引导者。

要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之美,增强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汉字是方块字,本身就具有一种审美价值。“尤其是书法和篆刻,为汉字插上了艺术的翅膀,使一个个平实的方块字灵动起来。”[3]引导学生去寻找汉字之美,体会其独特而有韵味的造字之法,体会汉字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探寻当时的思想观念,培养对语文的审美体验。带领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基本的造字法和汉字文化,以此激发引导学生对汉字美的感受和追求,培养学生的汉字文化审美意识和情趣。

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还要引导学生体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语文教材所选编的篇目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尤其在诗歌中,不仅仅是要教授知识,更是对学生美育的一种培养。诗歌中的语言之美、形式之美、艺术之美都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触发点。教师借助想象,置身诗境,深度解读文本,通过对作品形象情感的分析,带领学生领略文本的意韵之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当然,更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美的表达和创造。让学生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内心美好的情感,学习文学作品中美好的人物品性。让高尚的道德情操来丰盈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人。作为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分析表达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借助深入的富有个性的文本解读,让学生感受文学艺术之美,学会审美并去创造美。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审美体验离不开情感与想象,但审美体验的根须却深深的地扎在生活的肥沃土壤中。”[4]一个人的人生体验越丰富,他获得的审美体验可能就越深刻,也就更容易把人生积淀化为一种韵味深永、有眼无穷的审美意蕴。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汉字探究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设问引导探究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