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比较分析研究报告

2019-08-27 02:22张军胜
求知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心理健康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问题的成因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解决心理问题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所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同时,心理问题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普遍性特征,各国之间在解决心理健康服务方面,具有相互学习借鉴的必要性。

关键词:中英高校;心理健康;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2-0004-03

如何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质量,是国内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发达国家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早、发展快、社会机构参与度高。在心理健康服务理念上,相对超前。在机构认证、机构设置上相对系统全面;在服务对象及内容上更加全面和多样化;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立上,能够在法律和行政管理等方面保障心理健康的重要地位。国内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领域起步晚。通常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教育服务队伍在专业化和职业化上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水平上,地区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存在机构归属不清,资金得不到保障,偏重面子工程等问题。

为此,课题组成员于2018年8月26日至9月15日,前往英国的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四所高校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學生资助、校友会和特殊学生支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尤其在对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政策、体制机构、运行机制、策略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一、教育理念与目标的差异

英国以上四所大学在学习目标定位上注重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虽然学生入校时也选择一个专业,但学习过程中课程选择面广,比如,理工科的学生也可以学习政治、国际关系、金融等课程,因而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不强烈,学校较为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导向性方面,英国四所高校的价值导向性并不明显,较为强调“学生支持”(student support),他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位在帮助学生积极面对在校期间的心理困扰,注重未来发展,完善人格,顺利完成学业。比如,牛津大学的学生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明确以让学生清楚认识并热爱生活、认识和接纳生活的不易为目标;剑桥大学和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心理健康系统则以加强学生的心理弹性、抗挫折能力为目标。他们认为作为心理咨询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知道、并且学会为自己的情感、想法、行为负责任;学生与咨询师是平等的,咨询师不应该把自己带到一个家长的角色里,咨询师的工作不是使人开心,而是让患者感受到他们任何的真实感受,以及让他们知道这些感受该如何处理,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个顾客体验,而是要平等地帮助学生进入大学后如何面对、适应应有的不适,调整自己的期待,增强情感的弹性。明确的目标并未限制工作的开展,反倒为学生自学和非专业人士的参与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比较而言,国内的高校较为强调专业能力,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英国几所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差异不大。但是国内高校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上位目标,而英国高校又注重基于“大心理健康”概念打造系统支持体系,从而导致二者在学生管理与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上存在巨大差异。另外,国内高校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侧重于包容、理解,提供具体的帮助与指导,忽略了我们帮助的对象已经是成年人这个事实;而英国则注重对学生自主、自我负责的独立意识培养。

二、中英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构差异

中国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上体现的是师生上下位的刚性结构,而英国几所高校表现的是以学生为原点的环状的柔性结构。英国高校采取分类应对的思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因而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得更为深入。比如,对不同类型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危机爆发、失能、失语、犯罪等)的细致分类,对不同心理问题发展阶段(问题发生前、问题发生时、问题善后及支持)的系统安排。心理健康服务的对象覆盖面也比较广,包括没有问题表现的刚入学新生、能够通过自行学习或同伴互助进行调整的有问题学生以及因心理问题失能的学生。所采用的措施方面,除了个案咨询外,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广泛运用工作坊、同伴互助及线上自学等形式分别应对不同的情况。另外,他们还广泛引入非学工力量参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如学术导师承担开导和发现任务、宗教教职人员承担聆听与宣泄功能,医护人员参与高校咨询与干预工作以及社会力量所形成的“Nightline”求助热线承担的紧急情况处理等,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求助途径,客观上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三、中英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的异同

据了解,英国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对职能有明确的定位,对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及精神科医师的执业要求跟国内高校有所不同,他们为了提升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专业水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师能够在高校当中承担一定的职责。

在危机干预方面,英国各高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牛津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只处理常规心理问题及精神障碍康复期个案,不直接参与紧急情况的危机干预。剑桥大学比较关注心理健康的预防性工作,主要措施是开展正念(mindfulness)培训项目。伦敦国王学院在心理健康中心内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处理危机个案,并且新筹建了一个“student support wellbeing services”小组,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对高风险学生进行及时报告。心理中心对报告进行评估,根据求助者危机程度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处理,根据测量,求助者平均等待时间为5-8个工作日。为了评估咨询效果,心理健康中心还为每一例个案设置了前后测评环节,有效监控了心理咨询的有效性。针对不同的患者,心理中心按照分类采取不同的措施:需转介至医院的精神障碍患者转至医院,对严重心理问题个案咨询一般持续6~8次,对轻微或一般心理问题个案咨询一般持续1~2次后转为团体辅导。对于特别严重的情况,安排案例讨论会(case conference),学校相关部门和相关教职员工都要参与。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下设一个学生关爱通道“24小时线上通道”。对于求助的学生,学校咨询中心的教师会与学生打20~30分钟的电话问诊确认学生的真实需求。如果评估下来学生属于高危,中心人员则会联系“welfare team”(专门处理学生中发生的比较严重的事件),由该小组联系学生确认安全之后,由“welfare team”建议看医生或者采取其他处理方法。四所大学都特别强调,心理中心的服务不适合紧急情况处理,若是紧急情况直接联系999或者直接就医。而中国的大部分高校的心理服务中心,则是将深感棘手的危机个案交由包括医疗系统、危机热线和学工团队等在内的更系统的工作团队处理。比较而言,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细致、更职业,他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转变为可观测和追溯的专业过程,并且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司法流程,以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善后处理。

在心理健康课程安排方面,剑桥大学没有针对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但有针对有需求学生的特别训练课程(正念)。正念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理念,通过静心呼吸及思维训练提高对自身的觉察力,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正念训练项目一般为期三年,面对师生开放,有课程学习和工作坊两种形式,都是由持有资格证的正念治疗师授课。课程学习是一个学期上八周、每周一次。正念工作坊分不同的主题,有关于平息情绪的工作坊,有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的工作坊,有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决定的工作坊等。学生完成正念训练后,会接受效果评估。通过完成课程论文、考试前接受问卷调查,对照训练前和训练后的区别的方式来检验效果。

牛津大学学生心理服务中心基本服务于有心理困惑的学生,不针对普遍学生,他们也不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牛津大学除有学生心理服务机构外,还专门有一个教职心理咨询中心(Staff Counseling Service),针对教师心理提供服务。教职心理咨询中心与学生心理服务中心由不同的人组成。教职心理咨询中心的主要工作是给教职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和心理培训,培训主题有:学生心理问题信号的辨别、教师如何给学生做心理工作、教师与学生谈话时界限在哪里等。牛津大学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和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分开来做,工作更有针对性。

四、中英心理健康教育对比带来的启示

1.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系统性

英国几所高校都强调部门间的协作,剑桥、伦敦国王学院及布鲁克斯大学均在学生工作中推出了各自的学生幸福(student wellbeing)体系,旨在为学生提供在校期间身心发展与特殊情况应对方面的帮助,内容涵盖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社会支持、运动计划、医疗支持、失能人群支持和特殊问题帮助等,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将学生生活、毕业、福利和职业发展等内容纳入进来,形成一个更大的体系。根据牛津大学的心理咨询机构负责人Dr Alan Percy、倫敦国王学院心理咨询机构的负责人Ms Stephanie Griffiths 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牛津大学每学期咨询时间与人员的安排根据以往的时间与强度的分布会灵活调整;由CBT发展衍生的ACT接纳承诺疗法是同伴教育很好的技术支持。伦敦国王学院处理危机学生方面,开发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加强整个学校的联动,所有人都参与到这项工作,这个系统通过非常细致地区分危机程度的症状表现(标准)使机构有效地应对危险程度不同的学生。Professor Bill Fulford教授认为,咨询师要以多元的视角诊断精神方面的疾病,将病症放置在多元化的背景里去审视。这提醒我们学生心理问题其实不是单一的症状,而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立体层面,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只有从一个大的视野和角度去理解一个学生,才能对他们有更多有益的引导和帮助,对于处于心理困境的学生,我们应该采用团体互助和同辈支持等形式。而目前国内更多的是利用教师的资源,以讲座的形式开展工作,这种形式的缺陷是教师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也未必具有即时性。因此,相对来说,同辈支持能够作为处于心理困境学生的支持来源的话,对他们的帮助会更直接和有意义。

2.注重学生独立、抗压意识的培养

牛津大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注重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抗压性。个人自从有了自我意识(Self-recognize)后,人的很多行为、成长以及发展便受价值观主导。反过来,价值取向也受人的主观意识(如遗传、性格、气质)和客观环境(如家庭、学校、同伴等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等)的影响。所以,个人独立性、抗压性培养很重要。据了解,剑桥大学大概有10%的学生会寻求咨询帮助,这个数量还在持续上升。到底是需要帮助的人群越来越多?还是学生变得越来越脆弱?对挫折的耐受力低,抗压性弱是中英学生面临的共同困境。抗压性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包括制度的建立,关系网络的形成,以及学生自我韧性的锻炼等。英国高校已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危机预警分级制,给予不同级别的干预,帮助学生建立人际关系网络;积极开展有主题的团体活动,教师引领,学生形成一个互助支持小组,依靠团体的力量增加自身的抗压性。同时,他们还加强对一线教师以及参与同辈支持的学生进行培训,提升学生的自我韧性,对挫折的耐受力。剑桥大学开设的正念训练,帮助学生自主调节心理状态。因此,国内高校可以利用本土资源,包括校际的心理讲座,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络教育视频、心理社团的互动活动等,以推动学生增强对自身探索的兴趣,逐步提升自身的心理能量,增强心理抗压性。

3.加强对失能学生的支持

英国高校对于包括心理问题学生在内的失能(丧失社会功能)学生还设有专门的支持部门。每一个被鉴定为因心理问题失能的学生,除了接受生活老师和心理健康中心的帮助以外,还可以申请支持部门的帮扶,帮扶涉及学习、生活、社交的方方面面。这一设置能够有效地解决因心理问题失能的学生的实际问题,从客观上帮助学生缓解了心理问题。目前,国内高校对失能学生的支持力度还不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运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五、结语

心理健康服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职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英国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步早、发展快、社会机构参与度高。在心理健康服务理念上相对超前。英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在精英化教育阶段向普及化教育阶段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职能多样化、标准化、人员职业化、管理法制化、服务人性化、学生自治化的特色,具有理念明确、体系完备、专业化、科学化程度高的特点。他们的组织架构清晰,职责明确,人员配备合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通过本次赴英学习交流,比较中英之间在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文化背景方面的不同,我深深感到我们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任重道远,加强推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科学化进程,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是我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陈天祺.中英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比较[D].西安:西北大学,2017.

[2]钟雯昕.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3]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4]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5]赵明冬.中英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比较研究[D].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

[6]杨海珍.中英大学生素质教育近代发展比较研究[J].魅力中国,2009(33).

[7]罗鸣春,苏丹.国外健康促进政策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48-53.

[8]卢琪,李蓓蕾.美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5):12-15.

[9]徐大真.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48-5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成果(P2018035)。

作者简介:张军胜(1979—),男,河南开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