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

2019-08-27 12:56郑杰
财讯 2019年35期
关键词: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国有企业

郑杰

摘  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很大程度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是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所以,内部控制的完善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及运用,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国企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供参看。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

国有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国有企业的日常运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所以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化,规避企业资金风险,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及作用

对我国国有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进行针对性完善,對国有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作用。首先,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有效规避企业内部存在的内耗、徇私等现象,进而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及合法性。其次,为国家对企业的宏观调控提供帮助,企业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实现高效的自我管理,保证企业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信息披露,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最后,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促进了企业经营计划的实施及经营目标的实现,完善的内部控制由合理的职责分工及科学的工作环节、工作顺序组成,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强化,促进了其发展及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现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

国企对内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首先,内控环境较为恶劣,由于内控观念的薄弱,管理人员将内部控制当作单纯的内部监督,在实施内部控制机制的过程中没有硬性要求,导致内部控制机制实施效果不佳。其次,国有企业缺少风险意识,大多数国有企业管理层认为,其有国家政府的支持与保障,所以不需进行风险控制,致使企业在日常内部控制中没有风险控制的参与,长此以往,造成了缺少风险意识的漏洞。最后,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及监督存在发挥不足现象,国有企业通常由外部审计机构对其进行日常审计及监督,导致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部门的设立存在不重视的现象,甚至认为财务监督可以代替内部审计、监督,造成企业内部审计及监督力度不足,进而影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

三、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1)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建设

拥有良好的环境,是内部控制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国企内控环境有内部和外部两种环境之分。一方面,在加强企业内部环境建设方面,需要加大培养企业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力度,令其具有较强的内部控制观念,具体可以为:定期向员工提供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集体培训,在加强全体员工内部控制意识的同时,强化其内部控制职能,进而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就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而言,国家及政府可以设立内部控制评价机制,根据各国有企业实际的发展、运营情况设定评价标准,对各个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考核、评价,并设定相应的奖惩机制,进而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从而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建设。这种情况下,能够在提升企业员工素质的同时,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2)加大企业风险管控力度

在企业的风险管理中,资金的管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自身发展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机制。首先,企业的财务统筹管理中应加入企业的全部资金,且相关部门需进行不定期抽查,防止徇私现象产生。其次,采取合理方式对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资金缺漏及剩余进行合理调配,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性循环的作用。然后,国有企业各个部门间相互配合,明确职责,协调工作,在充分发挥其职能的同时,加大对资金风险的管控力度。最后,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措施更需要国有企业的努力,需成立针对性部门,以企业内部控制为基础,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并制定应对措施,这样不仅能够规避大量风险,而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防止损失的扩大。

(3)完善企业内部监督

企业全面内部控制实施的关键前提是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提升企业内部监督,实际上就是加大对员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约束力度。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的主要目的在于:在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降低企业日常运营的风险,所以内部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对企业内部监督进行完善时,一方面,需要加大企业监督部门的权利,使其不受管理层人员的控制,进而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监督。另一方面,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监督流程、监督内容、监督机制。其中监督流程需要尽量科学,可以包括被监督人的申报、调查、处置等各个流程,监督内容需要全面,监督人员才可以对被监督人进行更有效的监督,进而使企业更顺利地进行内部控制的实施。

四、结论

总之,内部控制的完善,就企业本身而言,能够规避企业内部产生的贪腐等问题,加快企业经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就国家宏观调控而言,可以促进国家对所有企业的监督。虽然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监督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但相信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加大企业风险管控力度,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必定能为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冬梅.国有企业集团子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纳税,2019.13(31):253+256.

[2]陈一鸣.财务共享模式下国有企业集团集中财务管控研究[J].商业会计,2018(01):106-108.

[3]李璐.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分析——以中化集团为例[J].北方经贸,2017(04):118-119.

猜你喜欢
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司改背景下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制度之完善
浅析股灾中的中国式熔断机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