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阈下京津冀产业结构研究

2019-08-27 12:56俞玲
财讯 2019年35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京津冀

俞玲

摘  要:现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逐渐深入,而我国京津冀地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也开始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但通过对京津冀当下的产业现状与产业结构分析,发现其产业结构优化会受到一体化的影响,有结构上的不足。本篇文章从三方面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京津冀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以及产业结构完善的途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京津冀;产业结构

一、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慢慢呈现出由南向北转移的趋势,京津冀是我国经济的第三增长,自身有很强的潜力,但发展仍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故解决其产业结构的问题,使各个产业协同,是该地区发展的核心。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的体现是产业趋同,这是限制京津冀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

二、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设置的现状

从京津冀地区城市的分布情况分析,北京与天津位于这个区域的核心,这符合国家提出的把北京作为中心,向外建设首都经济圈的要求,同时,国家也提出,把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促进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这与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一致。

京津城市的整体建设是以环状结构为主,而天津又是一个临海城市,有多个港口,故其产业结构更加倾向于位于城市东部的滨海新区,把港口作为基础,以建立北方的航运中心。京津冀地区城市的分布具有双核式环状的特点,有突出的空间结构,有些城市承担的功能较多,有些城市承担的功能较少,存在城市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就是说,位于双核区域以外的城市,经济发展仍处于初期,增长缓慢,各城市间有很大的差距,造成双核周围的城市很难接受双核内城市产业的转移,其城市的产业雷同,恶意竞争,增加了资源的使用。该地区包含的产业有新型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产业等,这些产业几乎遍布北京、天津与河北省。即国家的多个产业中,北京、天津与河北省都会选择相同的产业,使用新能源,同時,北京和天津也增加了航空航天产业,用北京的经济与资源带动天津的经济发展,而天津与河北省靠海,会把海洋产业作为主要产业。总的来说,该地区三个城市的产业大部分都是相同的,就像是新能源产业,每个城市都着手于开发新能源,并把它用于不同行业,实现本地区的产业化,各城市并未相互协调。

三、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完善

针对上述现状,要求有关部门把经济一体化作为指导,进一步优化区域建设,善于用协调机制管理,促进资源在各个城市的流动,实现资源共享。

(1)完善区域规划,建立协调机制。想要实现经济一体化,需明确区域间的合理分工,让各个城市协同操作,所以,需要国家负责经济发展的有关部门充分了解各城市的产业结构,明确每个区域各自的功能,重新分配产业,调整结构,解决产业发展趋同的问题。同时,其也会加快京津冀联席会议的召开,建立协调机制,对整个区域的发展有合理的规划与统筹,实现利益共享,充分发挥规划与政策的促进作用。此外,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领导也会定期互访,组建区域协调工作小组,负责区域协调发展的各项工作。

(2)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跨区域流动。每一项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完善产业结构,使区域间的合作进一步深入,所以,管理人员应加快人才、资金在各城市的流动,用这种方式,加深区域间的联系。而用这一方式优化产业的同时,也可以实现产业转移,把“双核”以内城市的产业结构转移到“双核”以外,促进产业与人才的迁移。以金融产业为例,天津会把滨海新区的金融产业作为参考,分析其产业结构,并提出改革方案,以做到区域金融一体化与同城化,用战略化的改革方案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政策介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从财政拨款、投资补贴等方面分析产业结构的优势与不足,并用政策给予相应的帮助,明晰产业结构存在的风险,建立多个产业的合作,实现风险共担。比如以区域的物流网络为例,其会根据政策变化,把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整合,建立新的物流渠道,以减少物流使用的费用。

(3)实现资源共享。这里论述的资源是科技资源。京津冀地区有大量科学技术,但多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北京因为是我国的首都,是众多院校与科研机构集中的区域,有充足的的科技储备,是大量技术发展的源头,慢慢变成一个产业,并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结构,天津市制订政策时也会向科技技术倾斜,用政策给与鼓励加以辅助,引入大量的科技资源,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技术能力有明显的提升,而河北的科技资源较少,在三个构成区域中,科技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不足,很难形成优势。同时,虽然政府出台了有关政策,但这些政策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故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需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即政府對科技资源进行投资,用政府的力量促进共享,并制定合理的税收机制、协调机制等,对资源共享的行为给予奖罚。就像是北京与河北的资源共享,其使用北京的科技资源,带动河北科技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其科技产业经济的增长,形成自身优势。

四、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协同

从上述分析可以了解到,京津冀地区要想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加深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必须做到整体区域产业的统一布局,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以提高某一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由此,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实现产业结构区域间的协同,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1)确定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功能。京津冀地区内的北京、天津和河北各自有不同的功能,明确他们的功能定位,是促进产业结构协同的方式之一。三地可以用政府间的沟通,根据各个地区的优势,制定错位发展战略,重新定位他们的功能,防止出现重复建设、过度使用资源的情况。

首先,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所有经济的中心,其定位应该是以经济为核心,发展不同类型的经济,形成自身鲜明的经济特征,走在其他城市发展的前端,并根据世界整体发展模式的改变不断创新,坚实发展绿色经济,减少资源的消耗,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借助人力资源的优势,进一步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用自身的影响力带动天津、河北省等地,促进区域整体发展。其次,天津是北方经济发展的中心,也是国际港口城市,自身有明显的优势,而天津也是制造业主要集中的区域,渐渐形成产业结构,并建立了技术研发基地,所生产的项目多为大项目,以促进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呈现出高端化、高新化的特点,有明显的产业结构的优势。最后,河北省有便利的交通,其产业结构都是在交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从不同方面与北京、天津建立合作,负责接收两地的资金、技术、人才,为北京绿色经济圈的建设提供服务,帮助天津完成制造业基地的建设。

(2)完善京津冀地区的交通网络。实现北京、天津、河北省的产业结构的协同,交通网络的建设将成为工作的重点。每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城市间的距离决定,故深化两个城市的联系,需缩短城市间的里程数,但因为城市的位置是既定不断的,人们只有通过改善交通环境,使用先进的区域交通技術,才可以打破城市间已有的界限,形成时空观念。由此,要求在京津冀地区内,各城市除加快自身的交通建设外,也要用交通网络连接北京、天津与石家庄,再把整个区域内的其他城市作为节点,修建铁路与公路,完善轨道与公路运输。而天津、河北省临海,有数个港口,对于这些港口的建设,需根据其运输特性,划分到不同的类别,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场体系,形成铁路、公路、飞机、水路四方面的运输网。

该运输网的建立,明确了京津冀地区内资源的分布,流通各类运输要素,让北京、天津与唐山等城市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找到不同资源的契合点,为产业结构系统的设计打好基础,优化产业布局。

(3)优化产业结构。“十二五”时期,京津冀地域已经开始吸纳外界的技术,并把这些技术纳入己用后继续向外传播,促进技术扩散,故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并充分发挥,利用各地区的生产要素,实现不同产业的互补,按照经济发发展的层次,把技术、产业逐层转移,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以北京为核心,天津作为连接外界的枢纽,河北的众多地级市成为节点,使整个地区的经济布局更加清晰。

即对于北京来说,需用自身的政治、技术,把所有的高端要素整合,再利用自身已经形成的经济优势,研发出高新技术,形成高端技术产业,为服务业服务。从天津的角度分析,其可借助国家新设立的滨海新区,利用其资源的聚集效益,以及政策的各项补贴,使用先进的技术,形成高端的产业结构,既可以接受北京产业的转移,又可利用自身优势,提高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河北有独特的地理优势,紧邻北京与天津,但这也会有“灯下黑”的情况,所以河北省内的各城市,可根据自身的产业与资源优势,对接北京和天津与自己相符的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变成为两地服务节点的建设,实现结构重组。对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的重组,可明确它们的分工,建立三地间的合作,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4)加快协调机制的实施。京津冀的三地,各自属于不同的区域,由相应的行政部门管理,由此出现的问题是行政区的划分,使经济发展相对独立,发展战略的制定只符合某地,三地的信息沟通不及时,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限制,人力、物力、财力的流通受阻,产业结构的同构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需从管理机制上实现创新,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即加快协调机制的落实,用协调机制加深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各方面的联系,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打好基础,实现产业结构的协同。其包括两点:首先,各地需有良好的沟通机制,促进信息的流通,并建立要素流动机制,用该方式找到各地相同的产业类型,从产业类型入手,建立合作,做到产业结构的协同。其次,有关部门需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制订相关法律,保证各地有独立行政机构的前提下,打破行政界限,加快信息的沟通,为各要素的使用提供法律支持,加快产业结构一体化的进程,在各个城市间用良好的交通连接,充分利用各类生产要素,为金融与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加强社会公共服務的建设,真正促进区域经济一体的实现。

五、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分析,得出其存在的问题是产业结构趋同,且各城市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对于这一点,要求完善各地的产业结构,实现结构的协同,即用确定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功能、完善京津冀地区的交通网络、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式,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贲鸿雁,赵洁琼.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河北省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优化研究[J].企业导报,2013(20):108-109.

[2]林巍,申春峰,李丽红,陈向青.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对接——以河北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2(12):110-111.

[3]尚雪梅.基于旅游流空间结构视角的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研究[J].商业时代,2012(21):138-139.

[4]刘小军,涂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业、创新环境——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天津的发展思路[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02):1-4.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京津冀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与市场分工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借京津冀一体化东风助力石家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