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清少将保家卫国是我们的信仰

2019-08-28 08:44独家专访赵金江摄影
北广人物 2019年33期
关键词:二月河保家卫国少将

独家专访 □本刊记者彭立昭/文 赵金江/摄影

由北京广播电视报社主办,金马腾达(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哈里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共同承办的第四期《最爱读书的人》公益性读书栏目,于2019 年8月18 日在金顶街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五层多功能厅举办。本期邀请的嘉宾是田永清少将。

读书会在《吉祥欢歌》舞蹈中拉开序幕。“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伴随着熟悉的旋律,近百名读书爱好者,在主持人席立娜和昌平朗协“龙之声朗诵团”的带动下,一起诵读《我爱我的祖国》。“祝福祖国,生日快乐。”铿锵有力的诵读声,感染到场的每个人。《我爱我的祖国》诗作是主持人席立娜的新作,她曾出版过诗集《有你有春天》。

大厅倏然安静,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80岁的田永清少将来到现场。田老的演讲,是从一个提问开始的:“新中国成立那年我9 岁,一转眼就是70 年。70 年,中国创造的奇迹有很多,大家能一一数出来吗?”他回忆说,“上小学时,老师让我写抗美援朝的作文,真不会。回家后,我母亲听了我的疑惑后笑了,说,‘傻孩子,街上到处贴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标语啊。’一下子,我明白了‘保家卫国’。”

“四五岁时,我亲眼目睹日本鬼子侵略的种种罪行……”说到此处,田老语带哽咽。“旧中国,处于凄风苦雨、长夜难眠的深渊中;而如今的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奋力圆梦民族复兴。新中国的变化总结为三个起来:新中国站起来了,新中国富起来了,新中国强起来了……我相信我们民族复兴的那一天终究会到来。”他用昂扬向上的精神表达了深切的爱国情怀。

金顶街道舞蹈队在现场表演

书法爱好者赠给田老的书法

本刊记者采访田老

田永清少将还结合亲身经历,比如如何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部手机”,来说明改革开放发生的巨变。

在互动环节,田老和大家分享了“养生秘诀”:“一个中心点——以健康长寿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病痛,忘记怨恨。四个有——有点老底,有个老窝,有个老伴,有群老友。五个字——跳,生命在于运动;笑,每天开开心心;俏,心理年轻;好,爱好读书、唱歌跳舞等等;唠——唠嗑,多交朋友。”

田老讲得从容自如,大家听得兴致勃勃,时而传出笑声,时而报以掌声,颇受好评。

田永清少将有着42 年军旅生涯,将军对军人的职业生涯心存敬意。“活着,就是为了做事”,这是将军多年来朴素的思维认知,也是自然的习惯养成。奋斗的征程漫漫,难忘的岁月悠悠。近年来,田永清少将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做报告400 余场,听众近60 万人次,震撼人心。而震撼人心的背后,其实就是有一种信仰的支撑。

读书会在金顶街道舞蹈队表演的舞蹈中结束后,记者采访了田老。

田老为人和善,待人真诚。谈到他多姿多彩的退休生活,他说了“三个不断”。

第一,交友不断。他说起了迟浩田上将赠他书法“爱军习武儒将风,脱下戎装书鹏程”背后的故事。著名红学家冯其庸为他题写书法“将军本色是书生”,以示勉励;他和百岁将军孙毅是忘年交,多年倾心,深受教诲;他曾数次看望著名学者张中行,讨论文化与历史。“我接触了很多很多长者和文人,感到这些人有历史的厚重,要多向他们学习……”

第二,笔耕不辍。他凭一生积累,著有《将军与大学生十日谈》《将军与士兵十日谈》《和领导干部漫谈做人做事做官》,印数10 余万册。他告诉记者,作家二月河特意请他为散文集写的序言《话说二月河》。这篇文章被《传记文学》等多家报刊转载。据悉,该文被称为是最全面、最系统、最生动介绍二月河的文章。“他的诚挚、儒雅、敦善和他的机智、聪颖、务实都是透明的,从初交到深交都明白如一。”(二月河评语)

第三,读书不止。他说,他曾制定过一个“十年读书计划”,将所阅书籍分为“大”“洋”“古”“畅”四类。“大”即大家著作,“洋”是外国名著,“古”为先贤经典,“畅”指现今畅销书。

“什么是幸福?对于一个退休老兵来说,有用是福。”田老说,“多为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就是幸福。”说完,田永清将军露出欣慰的笑容。

一身硬骨一片心!正如现场一位书法爱好者如意赠给田老的书法作品所写:“德高人长寿,心宽福自来”。

猜你喜欢
二月河保家卫国少将
保家卫国 有你的身影
弦高:牛贩子也能保家卫国
二月河自修止谤
弦高: 牛贩子也能保家卫国
二月河和马克·吐温的“投资”哲学
坚持努力的二月河
论《红楼梦》对二月河小说创作的影响
解放军制胜之道16 技术兵种,边打边建
山西土地上走出的开国将帅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