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八年前的

2019-08-28 03:26宋石男
睿士 2019年11期
关键词:清廷爱国铁路

宋石男

转眼就是辛亥革命108周年。说辛亥,不能不说到“四川保路运动”,后者是辛亥的先声与催产士。国内史学著作通常将“保路运动”定义为反帝、反清的爱国运动,这也不算错,可是却很少有人指出,参与那场“爱国运动”的普罗大众们,很可能被征收了“爱国智商税”。

“保路运动”的导火索是1911年5月清廷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清廷之所以宣布铁路国有,乃是因为铁路在军事与经济上均对清廷有极重要意义。大力发展铁路干线建设,正是晚清的基本国策之一。在宣布铁路国有之前,清廷也尝试过铁路商办,但效果极差,故而不得不再度转为官办,由朝廷向列强借款修筑铁路。

在所有商办铁路中,川汉铁路问题最为严重。到1911年,川汉铁路实收股金1645万元,公司高层竞捌佣三百多万元,一部分去上海钱庄存款生息,一部分去炒股,结果遭遇倒账风潮(类似于如今的P2P爆仓)与橡胶风潮(因疯狂炒作橡胶股票造成的股灾),亏得屁股朗天。再加上其他诸多损耗(类似于如今的“三公消费”,铁路公司一次宴客饭局就花掉三干多银元),在清廷宣布铁路国有前夕,川汉铁路公司总共花掉近一千万元(含亏空),只修了,10英里的铁路。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川汉铁路的股本中,有过半数来自中下层民众。川汉铁路的股本来源有四种:认购之股、抽租之股、官本之股、公利之股。其中“租股”为最大宗,占川汉公司实收全部股金的78.4%,征收对象不仅包括大中小地主,而且及于广大自耕农和佃衣,使多数川人与这条铁路发生实际或名义或心理上的经济利害关系。这也是“保路运动”在川能动员广大民众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商办铁路筹股时,士绅们以爱国名义动员广大民众抽租入股,现在清廷要将铁路收归国有,可川汉铁路账上又一塌糊涂,为了自保,士绅们再次祭起爱国的重器,动员民众抵制铁路国有政策。一霎时,四处有传单散布说政府之所以将各地集资的铁路收归国有,是为了卖给列强,而列强瓜分铁路也就瓜分中国。又有传言说,盛宣怀将铁路收归国有,只是卖国求利的第一步,他下一步要将各种税收与厘金,统统交给外人管理生息。这些传言都是不值一驳的虚假消息,但在当时却发生极大效力。而清廷及其地方大员则首鼠两端,颟顸行事,使得保路民众从和平请愿到暴力抵抗,引发连锁反应,辛亥革命酿成,清廷就此覆亡。

现在看来,清廷铁路国有政策有其合理之处,但未必合情、合法。自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庚子事变之后,中国人普遍民族情绪高涨,对外人深怀警惕乃至深恶痛绝。多次沉重赔款的经历,又使得向外人借款严重触动民族的敏感神经。与此同时,清廷既已预备立宪,却仍皇权统揽一切,在出台铁路国有政策上违背基本程序,终于激起巨变。

讽刺的是,清王朝覆亡一年多以后,1912年11月,民国交通部接收川汉铁路为国有,仍按原先清政府川路成案分年摊还,且不负责上海亏空之款。路款此后更被蒲殿俊等保路领袖挪用于私人用途,昔日以爱国为名义号召民众抵制国有的斗士,革命后却慨然拥抱国有,并且从中上下其手。直到1949年前,四川没有修成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铁路。百年前参与“保路运动”的无数普通民众,终究是被征了“爱国智商税”。

猜你喜欢
清廷爱国铁路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2017年铁路暑运创新高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海口与内河:鸦片战争期间清廷的水文调查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