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谈”专题

2019-08-29 05:38刘玉龙
关键词:主题性玉龙艺术家

主持人:刘玉龙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主题性绘画创作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等几个不同时期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作为一种独特的类型,它既是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凝结,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更是研究人类文明历程演进的重要内容之一。

进入新时代,科技飞速发展,数字技术手段制造的图像为主题性美术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觉经验。如何在当代丰富视觉文化中建立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价值,是艺术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其一,再现性的情节如何向“存在”这一内容转化。当代主题性绘画内涵和之前普遍认为的“情节性”已非同一的了,它所包含的意义不再是主题情节先行,而在于主题的概念正在转化成一种现代的理解方式,即艺术家对作为内容的“存在”的态度,也是艺术家与主题“交往”的过程。第二,如何契合当代的视觉经验。“当代性”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对再现性艺术存在价值的否定,在新媒体时代对个性化艺术观念性的探索之际,主题性绘画当代性应该是基于世界发生意义上,把握图像,这是艺术家主动把世界、图像(绘画作品)与自我的交织。它区别于一种纯粹自我的“表演”,是在国家和民族的公共概念上,对图像及存于之内的精神的“真诚”把握。

本次栏目选择的五幅主题性艺术创作都是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的成果,尽管是国家订件,命题创作,但五件作品的作者并没有把主题的情节性作为重点,而是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历史性现实与感性的真实自然相结合,探寻艺术本体领域的人性精神高度。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因为对现实生活状态的真切体察,历史过程中的事件可以,甚至更有利于对平凡、自然中的人性精神的传达。封治国画中的乡镇企业家和农民,任志忠和金临画中乡村职员,郭健濂和褚朱炯画中的现代科技的农村,赵晓东画中的菜市场以及刘玉龙画中的大型机械化的工地共同建构了历史的时间与空间中的社会、国家与人的存在状态。他们都试图在这个机械和电子图像泛滥的时代,为历史留下人与世界(自然)相互依存的真实痕迹。

刘玉龙 《高峡平湖——长江三峡工程纪实》

猜你喜欢
主题性玉龙艺术家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猫 缘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玉龙云峦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图案之于空间:概念性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主题酒店客房空间的主题性设计研究
特效电影中的音乐表现分析
玉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