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2019-08-29 07:28□陈
人才资源开发 2019年15期
关键词:素质院校中职

□陈 立

近几年,职业院校的发展速度较快,已经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模块,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职院校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是培养初、中级技术类人员的平台。中职院校的发展情况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为中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带来了一些挑战。其中逐渐被凸显出来的问题是中职院校对人才培养设定的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断点”现象。如何制定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目标成为中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认知

从定义的角度来看,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指的是,中职院校应该将党的教育方针作为基本原则,革新教育思想,培养高素质、能力强,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符合全面发展理念,并能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线工作的初级专业人才,也就是“技能型人才”。

二、现代社会建设对中职院校人才的要求

1.基本素质。从基本素质的角度来看,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中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基础,以此为基础,应该具备踏实认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不同行业和不同职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方面,比如诚实守信、重视质量、服务至上、利益价值观念等。只有具备这样的基本素质,才能更好地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2.知识和技能。中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具备文化知识背景,并能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另外,中职人才还应该具备水平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行业内部对高质量产品的要求。

3.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主要指的是从事某个专业需要具备的技术、工作、社会以及创新能力。现代中职院校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每个人面临的工作、人际、思想环境都会发生不断的变化,这就对中职人才的适应能力、公关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4.身心素质。身心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学生未来从事任何工作的前提。中职学生不仅应该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品格,还应该具备抵抗挫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未来面对职场竞争时承受得住压力,在条件比较艰苦的环境中,仍然能保持坚定的意志,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

5.发展潜力。现代社会正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当中,中职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这种潜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包括处理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还包括进取心、创新能力等。每个行业都需要懂得自我提升的员工,能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能力,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三、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1.人才培养理念与社会需求不一致。当前,在我国很多中职院校中,仍然以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作为主要的授课模式和目标,一些专业教学内容完全针对某个行业,使得中职毕业生经常被企业定义为专业性不强,有些学生的专业性过强,但是缺乏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现代社会中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需要兼具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并能将整个生产体系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如果中职院校仍然坚持知识本位,或者能力本位,就无法培养出完全符合社会需求的新时代人才。

2.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形式过于笼统。很多中职院校受到“以就业为导向”原则的影响,将其作为唯一的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标准,但是在对其概念理解方面却存在一些偏差,仅仅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就业,忽略了素质教育,更加无法达到育人的目标。一些学校盲目追求高就业率,对课程的设置也以就业为需要。这样的培养模式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系统性,甚至一些中职院校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会将几个专业整合到一起。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较为笼统,无法体现中职院校的专业教育特色,使得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中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无法发挥中职院校的教育功能。

3.缺乏对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应该坚持培养具有高素质和掌握扎实技能的人才。具备高素质的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第一,具备正确的职业理解和思想,比如职业道德、情感以及心理素质;第二,对职业的认知,比如文化素养、通识水平、掌握职业核心理论;第三,实践能力,比如应用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研发意识等。但是,从目前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一些中职院校将培养重心完全放在了知识和技能方面,将就业率作为办学目标,并没有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足够重视。这种培养方式对德育教育有所忽视,即使学生能掌握工作技能,却缺乏职业精神,无法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应对多变的工作问题以及一些突发情况。

四、关于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1.将社会需求作为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中职院校要想在教育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社会建设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就应该将设定准确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前提。在新时代以及新教育环境当中,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大多都会去到各个行业的一线工作岗位,而这些工作岗位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因此,中职院校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该将基础知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特别是工作岗位对员工的特殊要求,应该被作为设定教学目标的主要参考依据。这样的目标设定方式能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应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岗位需求。

2.树立先进的中职人才培养观念。观念指导行为。中职院校要想培养能满足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就应该树立先进的人才培养观念,对传统的培养观念进行革新。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应该重视市场需求与劳动精神相融合,重视人才培养观念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性和契合性。中职院校应该重视生产、服务、管理以及技术这几个方面,并以此作为依据,培养具有较高工作素质、较强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所以,中职院校的相关管理者应该对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施行的各种文件精神形成清楚的认知,通过实际调研的方式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并能将其融入人才培养观念当中,从全面性的角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中职院校所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能适应不断改进的生产方法和条件,使学生既能接受专业技能教育,还能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3.促进职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从现代教育理念的角度来看,中职院校的教育事业应该将就业作为中心,但是也不能完全被就业所束缚,还应该从全面性的角度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方向。在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中,可以将传统教育作为基础,制定两条教育主线,即德育和技能,对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将综合素质以及岗位能力充分渗透进整个教育过程当中。综合素质包含较为丰富的内容,比如职业道德、诚信观念、务实精神、心理素质、交际能力、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意识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整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对未来从事职业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在中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关键。在社会就业需求导向的作用下,中职院校的相关部门应该反思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将社会需求作为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树立先进的中职人才培养观念,促进职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通过本文对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展开的一系列思考,希望能为促进中职院校实现教育目标提供一些参考。(作者单位:河南工业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素质院校中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科技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