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干部与南北文化的融合及其对当代思政育人的意义

2019-08-30 08:22刘盛
时代人物 2019年9期
关键词:风味广州思政

刘盛

“三大战役”结束之后,解放战争的形势已较为明朗,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已经指日可待。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为解决接收城市所需的干部问题,四野在平津地区招募了一批以大中专学生为主的干部,组成“四野南下工作团”随军南下,接收包括广东在内的广大中南地区。大批南下干部的到来,不仅为接收巩固新解放城市的政权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也为南北文化的融合提供了一次历史契机。从这个历史契机中,我们也可以挖掘出于当今思政育人有益的红色文化资源。

南下干部与南北文化的融合

中国南北方的区域文化差异十分明显,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都伴随着不同区域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而岭南文化本身就是“南越土著文化、中原正统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而成的”,其所具有的开放包容的特点也为外来文化的进入提供了便利。中国历史上南北文化的交流、碰撞与整合,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运动状态,两者相互补充、促进或融合,在中华本土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生着一次又一次至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南北文化的碰撞与整合,是促进中国社会发达、进步的一种动力,是一种自新之路。建国之初,数量庞大的北方干部及其家属南下,其中有一部分南下干部被分配到以广东本地干部为主的华南文工团,他们不仅将成熟的党文化带来新解放区,也将北方的民俗、语言、饮食、文艺形式等带来了南方,对革命文化在新区的传播及南北民间文化的融合起到了推动促进的作用。

1949年,为响应中共中央“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华南分局决定将在香港的几支文艺队伍改编为华南文化工作团,为解放广州做好宣传攻势和人才准备。文工团于1949年5月进入广东游击区,其中的第二队被安排北上到赣州与南下大军汇合。南工团二分团有十多位团员在赣州加入了华南文化工作团的这支队伍,其中包括周韞华、吕元龙、宋淑华、陈淑娟、李玲、童灵犀等几位团员。他们在赣州就与48军文工团的同行一起交流,学习了北方的传统民间艺术秧歌和腰鼓,48军则学习了广东的地方歌舞剧《五里亭》。中国歌舞剧艺社的梁伦,从香港北上,于1949年5月和7月在北京参加了全国第一届青代会和文代会,之后同叶剑英一起从北京南下,也是在赣州加入华南文工团二队,进入广州后,把从北京带回来的腰鼓舞传授给华南文工团的队员们,并在广州入城式上表演,为庆祝广州解放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和光彩。1950年初,华南文工团排练大型歌舞剧《王秀鸾》,内容描写40年代中期冀北地区普通农村妇女王秀鸾通过生活的磨练成为劳动模范的动人情节,反映了解放区群众勤劳生产、参军支前、教育和改造懒人的故事。这是个反映解放战争初期河北地区生活的戏,从生活内容、地方色彩到语言习惯都与广东差别很大。为了使节目易于为群众接受,甚至在群众中生根开花,编导团决定将节目改编,使之地方化,以便于观众接受和收到宣传效果。编导团把所有对白和唱词改成广东话,把土语、谚语、歇后语等也换上了广东色彩的,还把人名和地名也地方化,如把张大春改为张大生,张顺卿改为虾仔,牛大山改为牛仔贵,又把故事发生地点改为广东,实现了完全的地方化。当时刚刚解放,群众还没看过这样的这样歌剧,演出结果盛况空前,场场满座,一片叫好声。南下干部和他们的南方同行们一起,相互交流学习,使北方的文化艺术在遥远的南疆传播和扎根,为岭南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与形式。

与以往的文化交流融合有所区别的是,这次南北方的文化融合有明显的官方痕迹。中共有意识的在新解放区推广北方的革命文化,将北方成熟的文艺形式和作品在南方广为传播,以此作为对新区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改造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客观上也为南北文化的融合提供了自上而下的动力。广州市军管会文教接管委员会在广州解放后第四天(10月19日)入城,20日即开始工作。“我们的文教工作,不仅限于接管,而应同时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来进行宣传政策,团结、争取、组织、改造文艺各部门工作者,开展群众文艺运动。一方面要肃清旧的毒害,另一方面要开始建立新的文化。”他们利用电台播放及教唱解放新歌,并编印歌集,大量分送各群众团体,及进行广泛的教唱工作,播送香港文委编制的“入城纪律”、“三大纪律”、“约法八章”等粤语唱片。举行青年文艺讲座,并派人至各校演讲文艺思想上的各种问题,如“文艺应当为什么人服务”、“文艺工作者应怎样与工农兵结合”、“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教育问题”、“关于方言文学”、“文艺的主题思想”等,以提高青年对新民主主义的认识。将香港文委早在广州解放前已准备好的解放区名剧“九件衣”、“闯王进京”、“血泪仇”等改编成粤剧,推动各粤剧班上演。节目的上演不仅影响了群众,同时也给粤剧伶人极大影响,为粤剧的改革做好了准备。

另外,随着大批北方干部南下,广州的北方人逐渐增多,经营外省馆子很有市场。为了适应当时环境需求,外省饭馆先后源源开设,达数十间之多。如1950年10月在中山五路开设的“老乡亲饭店”,该店原是摄影店,由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张发奎的警卫伍千里开设。解放后改为饭店,取名老乡亲,分两层,坐位120个。该店共有员工30多人,并聘有多名技术较高的山东厨师、点心师掌厨,经营正宗京菜,不但使在广州的北方人慕名而往,而且使广州人也十分垂涎,吸引了无数南北食客,每天供不应求。此外,较为著名的北方菜馆还有京津风味的天津馆、会宾楼、京津食堂,淮扬风味的四时春,上海风味的稻香村,河南风味的北味香、奇香园、新生园,四川风味的川味馆,湘味的湖南馆,山东风味的五味斋等。到1958年,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上级调整网点,合并扩大经营,由聚丰园、老乡亲合并为华北饭店,由天津馆、北味香、小南园合并成北京饭店。北京饭店在60年代曾在广州名震一时,是省市领导机关接待来宾的好去处。当时广州除了上述两家合并的北方风味大饭店外,还有多间中小型的外省馆子。如位于东山龟岗的北方馆、北京路的江苏馆(上海风味)、前进路的北味馆、长堤二马路的四川馆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户籍制度建立后,人口流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一个南方城市有如此多的外省口味的餐馆,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大批的南下干部、南下大军及其家属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南北饮食文化的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饭店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也改头换面重新营业,但是,从今天遍布广州街头的外省风味餐馆我们不难看出当年南下干部所带来的历史印迹。

对当代思政育人的启发和意义

为思政教学提供了豐富的案例素材。思政课的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掌握,也难以提起兴趣。史论结合、恰当选择案例丰富教学内容,使思政课不局限于理论的分析和讲授,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案例的选择必须与教材的理论、学生的特点及地方实际结合起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北方干部南下接收新解放区,这是当时中共中央的战略安排,也是广东党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党的历史尤其是地方党史来阐述党的理论,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理论的严谨性,又运用了学生身边的故事而更接地气,具有现实的生动性,易为学生接受和掌握。

为思政育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近些年来,中央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这既为思政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动力。北方干部南下广东,不仅为接收巩固地方政权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所带来的北方民间文化以及相对成熟的政党文化,也为南北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次历史契机。利用学生熟悉的地方文化和相关的历史事实为理论作支撑,既可以提升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又能增强课程的文化感染力和吸引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思政课程的实效性。

为坚定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现实依据。文化自信不会凭空产生,它既来自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来自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文提到的南下干部,多为当时平津地区的大中专学生,有些还来自北大、清华、南开等名校,家庭条件较为优越。他们本可以选择留在平津这样的大城市,继续安逸舒适的学习和生活。但是,他们毅然响应时代的呼唤,抛开安定的生活环境,不顾家人亲友的劝阻,不畏路途的艰辛和战争的危险,投笔从戎,参军南下,以不怕牺牲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作风克服了种种不曾经历的困难,南下到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中,边干边学,为当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这种“知难而上,英勇顽强”的南下精神,正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这种南下精神来教育、鼓舞青年学生,必将激发他们的青春斗志,增强他们对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热爱,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背景下高职思政育人实效性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1169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风味广州思政
去露营吧
百年风味“花”开万家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八方风味,美酒润佳肴
风味人间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