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生活味 语文好滋味

2019-08-30 01:25翁素敏
读写算 2019年14期
关键词:珊瑚杨梅语文课堂

翁素敏

摘 要 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观也认为:生活中处处可以学语文、用语文。我们要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将语文训练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千方百计地把现实生活引进课堂,为学生创造情境;课外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参与实践。只有在语文课堂中调出了真正的生活味,学生的语文学习才会有好滋味

关键词 语文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H09,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4-0203-02

生活无处不在,语言无处不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然而,许多的调查和身边的课例反映出事实并不是这样的。面对作文许多学生无从下手,尤其是写人写事时言之无物;指导朗读时学生情、景难以融合,不能读出真情实感;更有甚者对语文学习丝毫提不起兴趣,索然无味。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堂少了一样重要的东西——生活。也许有的老师认为自己的語文课堂已经色、香、味俱全了,却往往忘记了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来自鲜活的生活,没有了生活味,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对学生而言还不是绝对的美味。我们应当像《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讲的“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只有这样语文才能好滋味。

一、以鲜活的生活创设阅读课真实的情境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即便是如今使用了新教材,语文教学还是忽略了生活化的教学意识和生活化的学习意识。现如今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堂,多媒体呈现给学生的感官带来许多新鲜和刺激,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师忽略了学生身边真实的生活资源以及广阔的乡土优势。将鲜活的生活带入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去,使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成为语文阅读教学情境设置的一大艺术。

笔者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学到“珊瑚”的句子时,出现了以下一个小片段:

师:多美的珊瑚啊!除了书上写的这几种,你觉得珊瑚还会像什么呢?(课件出示6幅各种形态的珊瑚图,

生1:它还像成熟的枇杷。

生2:有的像节日的烟花

生3:有的像向日葵,十分漂亮。

生4:有的像一团团雪白的棉花。

师:是啊!想象比知识更重要。那你们能把珊瑚的美读出来吗?

可是,第二天到另外一个班级试教时,意外发生了,当学习到“珊瑚”句子时多媒体出现了一点状况,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珊瑚姿态的图片无法显示。情急之下,只好让学生结合生活中见过的珊瑚进行说话训练。

生1:我家鱼缸里就有珊瑚,它像女孩头上的一根根辫子。

生2:我在海洋馆里见过真正的珊瑚,它像拉拉队员手中的彩球,还能飘动呢!

生3:我没见过真正的珊瑚,不过我看过珊瑚艺术品展览,有的像节日的礼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生4:我体会到珊瑚是可爱的。

生5:有趣的。

生6:神奇的。

师:(因势利导)那就把你们心中那有趣的、神奇的、美丽的珊瑚读一读。

这时,学生有的做着动作读,有的摇头晃脑起来,不仅把课文读得有滋有味,还读出来自己独特的感受,语言的情感在此刻表现得富于灵气与特色。有了生活经历的启迪,他们将活生生的珊瑚带到了课堂上!正如前苏联审美教育家德米特里耶娃所说的那样:“这不是单纯的理解,也不是简单的评价,而是活跃的直接感情。”在这充满着生活的气息、饱含着亲身的体验与激荡着情感的情境中进行思维拓展和朗读指导,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有了上一次的前车之鉴,笔者在上选读课文《我爱家乡的杨梅》时,就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在杨梅之乡的优势。

老师给学生发下刚刚采来的新鲜杨梅,要求看一看,尝一尝,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手中的杨梅与课文中描述的是否一样。

生:家乡的杨梅味道美极了,又酸又甜,真好吃!

生:我们的杨梅和书上描写的一样,圆圆的,毛绒绒的小刺,吃到嘴里,舌尖舔到小刺,感觉滑溜溜的,真好玩。

生:书上说“杨梅吃多了,连豆腐都咬不动”,的确是这样,我们家就是种杨梅的,我知道。

生:每到杨梅成熟时,我还陪爸爸妈妈一起摘杨梅,摘杨梅也有讲究,书上没写出来。

师:是吗?那老师就把摘杨梅的讲究和摘杨梅会发生的小故事留给同学们课后写一写吧。

在教学中只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造输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已去观察、体验、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沟通、合作交流,才能使學生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人格得到真实的再现。

二、以鲜活的生活打开写作课堂厚重的大门

写作一直是老师和学生头疼的问题,而如今的很多写作教学又脱离了生活的倾向,追求作文形式上的价值,于是作文教学便丢了作文的“灵魂”,只留下作文语言的“躯壳”。甚至有的老师无奈之下“研究”出一套作文模式,催生了背离生活的虚假作文来,只见优美华丽的辞藻,不见真实生动的生活,将写作之源的生活抛在脑后。写作教学应当充分生活化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比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这个大范围里蕴涵着多少的人和事,它们都是我们写作的源泉,都是我们灵感的触点。如:一次,笔者在班级里开展了主题为《我生命中重要的他(她)》的班队活动,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虚拟情境,要求学生带上自己最重要的十五个亲人(或朋友、或同伴)一起参加新马泰旅行并将他们的名字写在纸上。第一天旅行团顺利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谈了自己一路的心情。第二天邮轮再次出发,就在此时,邮轮撞上了冰山,船长(老师)下令学生将其中的五个人扔下海(名字划去),减轻邮轮重量。此刻学生的心情变得特别沉重。没过多久船长又下令划去五人。许多孩子怨声载道,有的神情凝重,没一会教室里鸦雀无声。最终在船长的再三要求下,学生的本子上只剩下两个人……老师让学生上来谈感想,说说留下了谁,又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学生留下了自己的父母亲,在发表感言的时候许多学生还流下了眼泪。这不就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表露吗?这不正是真实生活的再次回顾吗?于是老师抓住机会,让每个学生上来说说自己留下的是谁?为什么?这中间是不是有怎样的理由和故事?学生在如此情景的激发下,把内心的故事和想法毫无保留地和大家分享了。正是这个虚拟的旅行将学生的鲜活生活经历带到了课堂,激发了他们的真情实感,不但进行了亲情、友情的教育,还让一篇文章《我尊敬的人》诞生了。学生写得特别轻松,感情表达真实、内容流畅,没有什么写作特定的要求和目标,仅仅是一次生活经历的回顾,却有了如此丰富又真实的写作素材,有了如此深刻的情感渲染。

再如学生参加校园环保实践活动后,利用学校举行校园环保宣传的机会结合六年级写板报稿的写作要求,让学生写写这个题材的板报稿,既可以投稿学校的广播室,又可以为自己班级的黑板报增添材料,学生动笔的信心足了很多,不经意间,他们发现自己也会写报道稿了,可以做通讯员了。

当然,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还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前伸后延、推动迁移,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课后还应引导学生遨游书海,进行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发现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那万紫千红的花朵便是语文;在炎炎的夏日,那水中玩要嬉闹的孩童便是语文;在硕果累累的秋天,那满园飘香的果子便是语文;在寒风刺骨的冬日,那迎风挺立的松柏便是语文……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你会发现,有了生活味的语文课堂学生学得更加有滋味!

参考文献:

[1]陶保平.小学语文教育新视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珊瑚杨梅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碧波荡漾珊瑚海
杨梅
走进新余市仙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美丽的珊瑚
杨梅酒
乐摘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