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长跑的教学方法探讨

2019-08-30 09:51李树培
考试周刊 2019年67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摘要:中学是学生身体发育的最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初中体育课程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中长跑是初中体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在新时期要着重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不断适应教学发展并满足学生需求。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中长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探讨了提高初中中长跑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程;中长跑运动;教学方法

中长跑是初中体育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主要是指距离在800米以上的中距离跑和长距离跑,其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功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也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品质,使学生逐步养成不惧困难并勇于战胜困难的正确信念。

一、 当前初中中长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初中学校的体育课程都开设有专门的中长跑运动项目,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其教学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其一,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许多学校对体育课程都不够重视,认为“体育只是一门让学生玩耍的杂科和副科”,不愿意对体育课程投入资金等资源,进而使各项体育教学设施都得不到有效维护与更新,体育课时也很容易被其他科目教师所“借走”;其二,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都比较落后,对于体育教学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在课堂中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跑步或直接让学生自由活动,不注重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也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引导;其三,中长跑对学生的体力和耐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部分学生在运动初期都会出现头晕、呕吐、体力不支等现象,进而使学生逐步产生害怕和恐惧心理,认为“中长跑太难、太苦,自己怎么也跑不了那么远”。这些因素就导致中长跑教学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往往无法得到完全落实,教师不知道该怎么有效地教学生,学生也不愿意长期坚持学习,从而使中长跑教学沦为空谈,无法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切实推动作用。

二、 提高初中中长跑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

(一) 激发学生的中长跑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科目数量相对较多,知识难度也相对较大,在面对中长跑这类形式枯燥且需要持续训练的运动时往往就会感到倦怠、抗拒和厌烦。因此在中长跑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中长跑兴趣,改变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固有刻板印象,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中长跑的乐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能够愿意跑、主动跑、努力跑并使教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马拉松运动起源、村上春树从跑步中获得写作力量、特里·福克斯跑步传递爱等与中长跑有关的小故事,通过艺术形式来进行课程导入,在情感层面拉近学生与中长跑之间的距离;而后在跑步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爵士乐、摇滚乐、鼓乐等动感的音乐歌曲,营造出活泼热烈的中长跑氛围,指导学生先跟随音乐节奏随意摆动身体再自然而然地进入跑道进行专业运动。

(二) 丰富中长跑的教学内容

与篮球、足球等集体运动相比,中长跑的运动形式相对比较单调乏味,只需学生不停摆动双手并交换双腿。因此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着力丰富中长跑的教学内容,不断拓展更加多样的中长跑活动,使学生在创新的运动中得到更加多维的锻炼,从而帮助学生突破中长跑难点,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比如针对中长跑的过弯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圆圈接力跑的专项活动,指导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并绕着圆圈不断传递接力棒,使学生能够重点训练过弯时的技术要领;针对长时间跑步学生缺乏动力的问题,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追逐跑、蛇形跑、障碍跑等有趣活动;同时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教师也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中长跑比赛,创设出竞争的学习情境,不断增强学生争先恐后的学习态度,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就可以不断保持中长跑运动的新鲜感并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三) 指导学生掌握中长跑技巧

理论上来说中长跑运动只与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个人态度有关,但若学生能够对跑步技巧善加利用,则也可以有效弥补身体等客观上的差距。因此在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掌握中长跑技巧,帮助学生不断规范跑步动作并采取正确的跑步姿势,从而减少学生在运动中的体力消耗和综合压力,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不断提升中长跑技术。比如在肢体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上体保持稍前倾状态,手臂屈肘握拳并前后交替摆动,落脚要采用“扒地”方式;在呼吸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尽量用鼻子呼吸,避免口鼻共同呼吸,跑步时可以2~3步一呼气和2~3步一吸气并与手臂摆动相配合;在预防“极点”问题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一现象,当“极点”出现后应首先保持顽强毅力,克服恐慌心理,而后逐渐调整呼吸和跑速,做到“心静体松”和“呼吸自然”,通过这些技巧训练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使学生在中長跑中感到轻松自在,避免出现气急、岔气等不良现象。

(四) 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中长跑这类体育运动来说,教师的评价更是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信心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就不能对学生过于苛责,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进步,而要充分运用“赏识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从不同方面对学生做出表扬,进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不断坚持向前跑。比如在课堂上对于运动天赋较高、能够轻松完成中长跑任务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从成绩入手对学生作出肯定回应,使用“跑得真快、太棒了、我都跑不赢你了”等语句正面评价学生,对于体质较差、难以跑完全程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从跑步态度、努力程度等方面入手对学生作出鼓励回应,使用“别灰心、加油、慢慢来、下次一定可以的”等语句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通过这样的分层激励性评价就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运动心态并能够不断努力训练。

三、 结语

总之,初中中长跑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系统训练的复杂教学过程,而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且对学生负有直接的引导责任,就更应该结合实际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进,从而为学生打造出更具活力的体育课堂,使学生在中长跑中能够跑出人生、跑出未来。

参考文献:

[1]田中平.浅谈初中田径训练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分析——以初中中长跑为例[J].科教文汇,2017,49(22):114-115.

[2]张国余.如何做好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46(14):214.

作者简介:

李树培,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初探
浅谈高等数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