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原色浸渍标本制作方法的探究

2019-08-31 06:42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福尔马林硫酸铜硼酸

王 君

(沧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 沧州 061000)

表2 不同标本的硫酸铜浓度的比较

原色浸渍标本不但要求保持植物的形态,还要求保持原来的颜色。原色浸渍标本色泽鲜艳、形态逼真,有较强的感染力,可适用于教学和展览,也可用于科研。植物为什么会呈现各种各样颜色?哪些物质在起作用?它们的性质又是怎样?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因而给原色浸渍标本制作带来了困难。由于不同颜色标本处理的方法是不同的,甚至同一种颜色标本,因植物种类不同,制作方法及效果也常常有所差异,所以在制作时必须加以比较和选择。

1 试验试剂及器材

1.1 试验试剂。乙醇、甲醛、冰醋酸、硫酸铜(醋酸铜)、蒸馏水、亚硫酸、硼酸、福尔马林溶液等。

1.2 试验器材。水浴锅、标本瓶、浸泡缸、烧杯、石蜡等。

2 植物标本采集及处理

采集新鲜完整的植物标本,制作前将烂叶、黄叶、破叶、凋萎的花果等去除,去除过于密集的叶片,注意留下叶柄,保持植物完整性。然后洗净根部泥沙并消毒,尽快进行制作。如植物发生萎蔫,可置于冷水中浸泡,待茎叶吸水平展后继续制作。

表1 不同标本的加热温度和时间的比较

3 绿色标本浸渍方法

绿色植物标本的保色原理是:用固定液中的铜离子与叶绿素中的镁离子进行置换。通过酸作用将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分离出来。使绿色变为黄褐色,然后快速和铜盐作用,Cu2+进入叶绿素分子中代替Mg2+使植物呈绿色,此时的叶绿素分子结构稳定,从而达到长期保持植物绿色的目的。绿色浸渍标本制作,通常先用固定液固定颜色,然后用清水漂洗,置保存液中保存。

3.1 固定绿色标本的常用方法

3.1.1 方法1。取醋酸铜结晶6 g,加入100 ml冰醋酸溶液中,制成原液,使用时加水稀释1~4倍成浸渍液。将绿色标本浸入浸渍液中,置大烧杯内加热至70℃~80℃,并用竹钳翻动,使标本均匀地接触药液。加热8~10 min时,标本由绿褪成黄褐色,继续微火加热,又逐渐转绿接近原色时,立即取出,用清水漂洗,置保存液中保存。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与标本质地和浸渍液浓度有关(表1)。

3.1.2 方法2。称取一定量的硫酸铜结晶,用研钵研磨后,加蒸馏水溶解即成浸渍液。使用时将标本浸入,每天观察颜色变化,3~10 d即可,待颜色恢复后,取出用清水漂洗,置保存液中保存。硫酸铜的浓度大小视标本质地和大小而定(表2);浸渍时间与浸渍浓度有关,另外,在同一浓度浸渍液中,浸渍的时间与植物标本有关(表3);硫酸铜浸渍液处理标本,色泽鲜艳,保色时间久,而且操作方便,大多数标本都适用。硫酸铜浸渍液在处理果实时,还能增加浆果类果皮的硬度,有助于克服果皮爆裂现象。用不同方法处理番茄果实,其结果如表4。

3.1.3 方法3。氯化铜100 g、冰醋酸25 ml、50%酒精100 ml、甘油25 ml、福尔马林50 ml;将标本浸入上述浸渍液内,每天观察变色情况,绿色恢复后取出,清水漂洗,置保存液中。此法用于豆类和水稻的幼苗、苋菜、紫云英、芥菜、马齿苋、芫荽等较好,一般浸7 d左右。此法操作简便,处理的标本色泽鲜艳,但保色时间不长,宜暂时保存。

3.1.4 方法4。将标本置于3%亚硫酸溶液中浸1~12 h,待绿色褪掉后,经清水漂洗,再放入前面介绍的绿色浸渍液中染色,恢复绿色后,清水漂洗干净,即可置保存液中保存。用此法处理香蕉、牛角蕉、芒果、番桃、番木瓜等,能获得较好效果。

3.2 保存绿色标本的常用方法。绿色标本经过上述几种方法处理,固定颜色,用清水漂洗后,应立即浸入保存液中保存。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常用保存液有:①亚硫酸0.15~0.30 ml,水100 ml;②福尔马林4~5 ml,水100 ml;③亚硫酸1~2 ml,甘油0.5 ml,水94.5 ml;④亚硫酸10 ml,甘油20 ml,福尔马林32 ml,硼酸20 g,水800 ml。

表3 不同标本的浸渍时间的比较

表4 不同方法处理番茄果实的效果比较

4 黄色和浅绿色标本浸渍方法

植物体呈现黄色部位,主要是花及成熟的果实,是由于植物体内含有类胡萝卜素和核黄素。前者使植物体呈橙红色,后者使植物体显黄色。它们不溶于水,性质稳定,所以黄色标本较容易保色。常用的浸渍方法有:

4.1 方法1。用0.15%~0.5%亚硫酸直接保存。如柚、柑橘、枇杷、杏、梨、柿、团花、马齿苋、苏铁等。

4.2 方法2。用0.3%苯甲酸、0.5%酒精、0.1%硼酸、0.5%硫脲、10%甘油、0.1%亚硫酸直接保存。成熟的番木瓜等采用此法效果较好。

4.3 方法3。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1~2 d,清水漂洗后用0.2%~0.5%亚硫酸,加适量甘油保存。适用于带有绿色部分的花枝和果枝,如金银花、番石榴、枇杷、金花茶、鸭梨、罗汉果花枝、马齿苋以及生姜根状茎等。

4.4 方法4。用5%硫酸铜固定2~5 d后,清水漂洗后用亚硫酸2 ml、酒精1~2 ml、甘油少量,加水100ml直接保存。此法适用于梨、香瓜、雪梨、浅黄色苹果、金橘、黄色番茄、马铃薯、南瓜、生姜、紫金牛等。

4.5 方法5。用1.5%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5~7 d后,再用亚硫酸30 ml、福尔马林2 ml,加水1 000 ml直接保存。此法适用于莲藕、芒果、马铃薯、慈菇等。

4.6 方法6。用饱和硫酸铜溶液固定2~3 d后,经清水漂洗,再用亚硫酸30 ml、福尔马林10 ml、甘油4 ml,加水1 000 ml直接保存。此法适用于牛心果、番荔枝、番桃、黄皮甘薯、马铃薯、大白菜。

4.7 方法7。用甘油50 ml、98%酒精5 ml、亚硫酸10 ml、尼泊金2 g、硫脲6 g,加水1 000 ml的混合溶液直接保存,对黄皮香蕉、牛角蕉等较适宜。

5 红色标本浸渍方法

植物体呈现红色的部位,主要是花、成熟的果实,以及有些植物的叶子,如秋海棠、紫苏等的叶子。不同植物虽然都显红色,但所含色素成分却有所不同。有的是由于花青素作用,而花青素又是变化多端的奇妙物质;有的则是由于类胡萝卜素作用。因此,在保存红色标本时就带来一定困难,其方法也较为复杂。

5.1 方法1。用福尔马林5 ml、亚硫酸2 ml、硼酸2 g,加水1 000 ml直接保存。此法适用于番茄、桃花、红颠茄果、萱草花、牛子花、大半边莲等。

5.2 方法2。用氯化锌10 g、亚硫酸1 ml、硼酸1 g、甘油20 ml,加水1 000 ml直接保存。适用于假槟椰果序、苏铁果等。

5.3 方法3。用福尔马林10 ml、硼酸8 g,加水1 000 ml直接保存。此法适用于木棉花、荔枝果实、苏铁果实、茑萝花、毛叶青藤花等。

5.4 方法4。取氯化锡10 g、福尔马林0.5 ml、红墨水少量,加水100 ml混合,先将标本置于溶液中媒染1~3 h,取出吸水纸吸干,用福尔马林20 ml、亚硫酸2 ml,加水1 000 ml直接保存。此法适用于鸡冠花序、一串红花序、千日红花序等。

5.5 方法5。1%~2%的亚硫酸,可用于保存番茄、红皮甘蔗等。

5.6 方法6。先用10%硫酸铜固定绿色,然后再用亚硫酸2 ml、福尔马林4 ml、硼酸2 g、加水1 000 ml,配成浸渍液保存。此法适用于桃、棉、草莓、番茄果、红辣椒、八角花等。

5.7 方法7。先用5%硫酸铜固定绿色,然后再用0.2%~0.5%的亚硫酸保存。此法适用于一串红花枝、西瓜(剖开)、红辣椒、苦瓜等。

6 白色标本浸渍方法

植物体呈现白色的部位主要是花朵,如梨花、李花、玉兰花、莱莉花、白睡莲、山枝花等。还有些近于白色的叶或茎的部分,如茭白、慈菇以及蘑菇等。白色浸渍标本较容易保存,常用的方法有:

6.1 方法1。用5%~10%硫酸铜固定绿色部分后,用2%~5%亚硫酸漂白0.5~1 d,再用0.1%~0.5%亚硫酸保存。标本从硫酸铜浸渍液中取出时,花色往往呈黑褐色,但经亚硫酸漂白作用后,白色会逐渐复原。此法适用于带有绿色部分的花枝,如梨、李、九里香、茭白、花椰菜、莴笋等。

6.2 方法2。置于1%~3%亚硫酸中直接保存。此法适用于白萝卜、京白菜、慈菇、蘑菇等。

7 蓝色 紫色标本浸渍方法

植物体呈现蓝色的部位主要是花朵;呈现紫色部位的有花朵也有果实,如葡萄、茄子等。它们主要是由花青素以及其他细胞色素的作用呈现蓝色、紫色。在浸渍液中很容易褪色,一般保色较困难。

7.1 蓝色标本浸渍法。先用氯化亚锡10 g,福尔马林5 ml,蓝墨水少量,加水100 ml媒染2~4 h,取出用吸水纸吸干,经饱和硫酸铜固定绿色后,再用福尔马林20 ml、亚硫酸2 ml,加水1 000 ml,配成浸渍液保存。此法适用于牵牛花、马鞭草等。

7.2 紫色标本浸渍法。①方法1:用福尔马林20~30 ml、亚硫酸5~10 ml,加水1 000 ml,或用福尔马林10~20 ml、酒精少量、亚硫酸5 ml、硼酸2 g,加水1 000 ml,配成浸渍液直接保存。可用于荸荠、芋头等。②方法2:对于老熟的圆茄子等,可用明矾3 g、食盐160g、硼酸2g、福尔马林1ml,加水100ml直接保存。③方法3:紫色葡萄等,可用升汞1 g、甘油4 ml,加水1 000 ml直接保存。

8 浸渍标本的保存

浸渍标本制好后,2~3周后若保存液保持清透洁净,使用熔化的石蜡、松脂进行瓶口密封,防止保存液挥发,否则要更换保存液后再封口。然后将浸渍标本放在阴凉、避光处保存,每隔一段时间观察1次,如有保存液变色情况,则按照原有配方更换保存液,进行密封保存。

9 讨论

不同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不同,制作浸渍标本时,应根据植物的不同部位选择适宜的浸渍方法和保存液,否则时间稍长即会失去植物原色,影响浸渍效果。本研究中,归纳植物标本采集和浸渍过程中的经验,针对不同植物种类、不同植物部位总结不同方法,浸渍过程中注意加热时间和浸渍液浓度,对于质地较厚的植物,加热时间较长,而质地较薄的植物很快能恢复原色。浸渍液的浓度也要根据植物质地进行相应调整,以上各种方法都有待进一步去研究和完善。

猜你喜欢
福尔马林硫酸铜硼酸
酯化法高纯硼酸制备中痕量钙残存机理及脱除方法探究
一种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良细菌革兰染色法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泼了硫酸铜死鱼,是有人投毒,还是用药不对呢?
冰冻冷藏解剖台在解剖实验室的应用
手术病理标本固定取液方法的改进与应用研究
取代硼酸与羟乙基胺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蓝色泳池水潜在危害的研究
不同浓度福尔马林治疗宫颈癌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比较
如何安全高效配制硫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