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经典(二十)

2019-08-31 02:59孙文韬
老年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文征明情义拓片

孙文韬

端方遒媚

文征明是吴门四家之一,其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怎奈被画名所掩。据传,少年文征明的书法水准并不高,后每遇旁人指摘,面露惭色。自此发奋,苦临法书名帖,卓然自立。其功力弥深,晚年尤能书写蝇头小楷。

从其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平正方直的特点,银钩铁画,笔笔到位。由此不难想见其挥毫如风的气度。严谨的书风正应和着严谨的画风,其对园林景观的描绘中,点叶分明,一丝不苟。如果说方直的形线代表理性的因素,那么在文征明书作中,我们可以感知其超强的笔墨控制能力。书法的欣赏是一种特殊的欣赏方式,观赏的眼光需要游走于字形间架之中,体会书写者丰富的情义。无疑,文征明是将情义隐藏较深的创作者。

在《六如居士集》中,我们可以读到文征明由衷赞叹唐寅的诗句。两人虽是性格相差较大,但笔墨论交,英雄相惜。曾有明代文人笔记中记述,文征明性格严谨、行为方直。一次,文征明与唐寅相聚宴饮于船上,唐寅暗蓄歌姬于舱内。酒酣耳热之际,唐寅将歌姬请出敬酒,文征明大惊,急忙告辞,买舟而去。但是,对于陷害唐寅的人,文征明却也做到了“辞色俱厉”!

《辞金记》拓片 明.文征明

《辞金记》拓片(局部)明.文征明

从楷书的严整面貌上,可以得见文征明谦谦君子的成熟稳重。而在分析其点画细部时,我们发现其点画勾挑之间的节奏是遒媚多姿的。文征明的点画,华美之处被结体理性地控制住。这也许就是其得享九十高寿的原因之一。

潇洒灵奇

唐寅是家喻户晓的风流才子,但其颠沛流离的一生,却令后人扼腕叹息。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其出身商贩家庭,少时读书发愤,明孝宗弘治戊午中应天府第一名解元。后赴京会试,因舞弊案受牵连入狱,出狱后又投宁王朱宸濠幕下,但发现其有谋反之意,即脱身返回苏州。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

才华与学问本应在唐寅的仕途中发挥作用,然而命运弄人,才学化为书画滋养着唐寅的生命。其书风颇似李北海、赵松雪,潇洒磊落之间,灵光频现,奇气纵横。此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笔画转折处的猛力和勾挑处的速度。作为文人,与科场舞弊、犯上作乱相关联,使得唐寅意气全消,青年时代的锐气消弭在生活的重重险阻之中。但是在艺术作品之中,生活的困顿成就了唐寅,使得其潇洒而不轻浮,灵奇而不做作。

理解唐寅的作品,就会感受到一种红尘中的冷寂。就像文征明感怀唐寅的诗句:“正是忆君无奈冷,萧然寒雨落窗前。”真正懂得唐寅的人,未必是与其共醉者。

《落花诗》拓片(局部)明.唐寅

猜你喜欢
文征明情义拓片
翻翻他的“朋友圈”,见证一段书法史
《韦洽墓志》拓片
五代南汉李纾墓志拓片
文征明习字
北宋《曲行殷墓志》拓片
拓片制作中的用墨技巧
《文征明 雨馀春树图诗》
我只拍有情义有情怀的的影片
情义如金 价值之选
甘甜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