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发行到“邮发合一”

2019-08-31 01:52丁骋
知与行 2019年4期

丁骋

[摘要]“邮发合一”的发行模式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报纸发行的唯一模式,其全面推行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这一模式将报纸发行业务部门及其从业人员从报社机构剥离,完全划归到国家邮政系统,改变了传统报馆的行政架构。本文从探讨我国现代报纸发行渠道入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发行的演变,剖析了报纸发行从多元化渠道到“邮发合一”的转变,并勾勒出报纸“邮发合一”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其带来的影响,指出“邮发合一”发行制度并非照搬苏联的报刊发行体制,而是发端于中国共产党办报办刊的传统,“邮发合一”也不仅是经营的考量, 其成功的推行将党的声音传递给了更广泛的群众,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一领导奠定了基础,体现了报纸发行的政治作用。此外,“邮发合一”的实施与私营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其他层面变革互为影响,人事调整、公私合营、“邮发合一”这三项工作互为因果,为新闻界思想改造的完成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多元发行;“邮发合一”;思想改造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9)04-0065-06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百废待兴,新闻业也面临着革新和重构,此时全国的报业布局主要由中国共产党党报和私营报纸组成,但由于连年战争带来的经济凋敝,无论是党报还是私营报纸都陷入经营的困境,亏损严重,尤其是报纸的发行工作难以推动。如何推进报纸的发行,使党的方针政策可以尽快和群众见面?1949年底的第一次全国报纸经理会议决定,将报纸的发行交由邮政系统办理,史称“邮发合一”,1950年3月,“邮发合一”向全国推进,取代了一直以来多元的报纸发行渠道,“邮发合一”自此到改革开放前成为我国报纸发行的唯一模式。然而 “邮发合一”制度的建立根本上解决了报纸发行困局吗?“邮发合一”对正在进行中的党报体系建设和私营报纸的社会主义改造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这正是本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

二、报纸职业化发展以来的多元发行渠道

报纸发行一直是报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报纸生存的命脉。自我国现代报业职业化发展以来,报社一直视经营和采编同等重要,在报社的内部机构设置中,向来都是经理部和編辑部并重,这其中发行部门就是经理部重要的内部建制。报纸的发行基本分为报社自办发行、自营与委托办理结合、委托办理三大类型。自办发行是指报社内部成立发行部门(经理部),报社所在地的订户,雇佣送报员送报到户;外埠订户则由发行部门将报纸交邮局寄送;此外发行部门还和私营派报业合作经营报纸批发零售业务。自营与委托办理相结合则是指报社发行部门向本市和外埠的派报业批发自家报纸。而委托办理则是将所出版的报纸全部交私营派报业包销。以当时新闻业重镇上海为例,报馆林立,竞争激烈,各家报社都非常重视发行,大都采取“雇人兜售”“商店代售”“本埠直接订阅派人专送”等措施。在这其中由报贩组成的私营派报业是报纸发行的重要渠道,早在辛亥革命前后,上海就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团结的报贩组织“捷音公所”,人数众多,在上海的影响力很大。此外,像《文汇报》和《大公报》的发行科还通过实行优惠价格等方式将报纸批发给报头(承包商),再由报头经营投送,报社只收取批发报费。正是这种多元化的发行渠道,围绕着交通干线(尤其是火车能够通达)的大中城市区域的报业发行开始扩大,如南京《中央日报》,上海《申报》《新闻报》《大公报》,北平《世界日报》,天津《大公报》等大报的发行量都逐渐上升,可以达到十多万份。发行的扩大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扩大了报纸的社会影响力。

也正是由于发行的重要,几乎每家报社不但成立专门的发行部门,还进一步对发行部门工作进行细分,比如大公报社,将“发行课”(报社发行部门)设置在报社“营业处”之下,而 “发行课”又由三个科室组成,分别为“定报股”“发报股”“特约分馆分销处”。即使只从科室名称上也不难看出,虽然都是发行,但各科室的职责明显不同,可见其对发行的重视。与此同时,已经在现代企业建立并运用起来的现代财务制度也被引入到报纸发行业务中,各家报社纷纷采用当时的新式薄记在报社内部公开自身的发行账目。邓季惺接手新民报社的经营过程中,要求发行部门每天做财务日报表,促进现金回笼。而此时,中国共产党出版的报刊发行途径主要有:按党内组织系统分发,向有关人士赠阅,向公众散发等。在建立地方性革命政权的地方,由革命政权的邮电部门、党报发行部门、党内交通系统通力合作,但主要是由邮电部门来承担报纸发行。

总体来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报纸的发行主要有四种渠道:报社成立发行科室发行报纸;交由邮局发行;交由邮局和私营派报业共同发行,报社只收取报费;邮局、私营派报业、报社三家合作发行。其中私营报纸的发行主要是通过报社发行部门、私营派报业等渠道进行。

三、“邮发合一”制度的来源及实施过程分析

(一) “邮发合一”制度的来源辨析

过往的很多研究都认为“邮发合一”制度是完全照搬苏联的教条做法。具体考察这一制度之前,必须回顾中国共产党办报办刊以来的发行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923年,中共中央出台的文件中就有了关于出版物发行的论述,《教育宣传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表示,“印行部”是教育宣传委员会的一个重要部门,主要工作是“经理印刷并发行刊物及讲义以至于党中团中其他出版品。”[1]1924年,中共中央又在《各地方分配即推销中央机关报办法》中明文规定党员不但要购买阅读党报,同时还要积极向外推销党中央机关报。1932年,中央苏区在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局,全面负责苏区党报党刊的发行工作。193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新中华报>的边区通讯网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从中央到县委一级均要成立发行部,以保证党刊的迅速大面积传播。1942 年 9 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广委员会决定,“将战时邮局与大众日报发行系统实行合一,大众日报社原有各级发行人员,均加入邮局,统一办理邮局业务和大众日报社的书报发行工作”[2]。1946年东北《通化日报》由邮局负责发行,1948年《黑龙江日报》和《东北日报》的发行也交由邮局进行,实现了“邮发合一”,可以说由邮局发行已经成为解放区报刊发行的主渠道。而苏联的报刊发行制度则是报社和邮局不直接面对面打交道,二者之间通过一家名为中介公司——“印刷品联合派送公司”进行报纸发行工作,该公司属于公营性质,由苏联各个加盟国政府来主导,具体操作则是将印刷好的报纸先行交给该公司,该公司通过收集到的各地邮局对各种报纸的需求数字量进行统计,再将所需求报纸悉数交给邮局[3]。实际上,“印刷品联合派送公司”控制着报纸的印刷量,也控制着报纸的零售渠道,而这样的中介机构在我国展开的“邮发合一”制度中是不存在的。因此,“邮发合一”并不是完全照搬苏联的经验,而是早就在解放区实行并已有了相当积累的中国共产党党报发行实践。

(二)“邮发合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百废待兴,一方面,由于战争造成的经济凋敝,国家财政状况极度紧张,无论是共产党党报还是私营报纸的发行均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因为外部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封锁,新闻纸张的购买和使用显得极为紧张。为了解决各家报社面临白报纸严重不足、报社亏损严重等问题,1949年12月17日至26日中共中央举行全国报纸经理会议,在此次会议上总结了解放区党报党刊发行的“山东经验”“东北经验”,决定参考前苏联的“邮发合一”体制,将“由邮局来接手报纸的发行工作”的做法推向全国。12月30日 “关于全国报纸经理会议的报告”中写明,“报纸发行逐步交邮局统一办理,以减少发行上的开支与损失。” 确定了把报纸统一交给邮局发行作为我国出版物发行工作的基本方针。同时该报告还明确指出,报社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各地邮局签订发行合同。而且要求各家报社必须致力于扩大报纸的发行范围,批发折扣一般不应低于7折。……原则上必须预先收取报费。[4]1950年2月15日,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5次政务会议上,全国各地的报刊发行工作正式交给邮局。

1950年3月以后,无论是共产党党报还是私营报纸,经营状况均每况愈下,“邮发合一”开始真正加快实行:在各级新闻管理机关取得登记证的报纸以及经出版地邮电(政)管理局核准登记的新闻纸类均为邮局发行范围,报纸发行进入到各级邮局的主要业务之中,并要求报纸只能按照行政区划级别,在已经划定的行政区划管辖范围内进行发行;原来在报社发行部门工作的人员全部调动至邮电局,成为邮电局正式职工。[5]这种“邮发合一”的报纸发行模式实质上就是把报纸的生产(编印)和流通(发行)分割,形成了报纸不用经营,只专注于生产报纸的工作机制,改变了报社新闻采编与经营管理并重的办报传统,也为后来报社经营埋下了隐忧。同时由邮局承担报纸刊物的发行工作也意味着从此送报与送信变成了邮局必须同时开展的业务。1950年3月,《人民日报》率先交给邮局在全国发行。与党报迅猛地发展和扩张势头相比,此时的私营报纸面临的是威信的下降、需尽快改变的办报思想,更加严格的报纸内容管制和由行政力量主导的报纸分工等,这些因素导致私营报纸在报纸发行上更加窘迫,具体表现为:首先,私营报纸的报道内容与共产党党报的报道日渐雷同,但党报的报道却在权威性上更胜一筹。同时因为内容的雷同,往日私营报纸对读者需求的满足也变得力不从心,内容不能吸引人。其次,在行政力量推动之下实施的报业分工体制,强制性分割了非常有限的读者市场,严格规定了各家私营报纸应该服务的读者群体。此外,根据全国报纸经理会议要求,以上海《大公报》《新民报》及《文汇报》三家私营大报为代表的私营报纸必须放弃全国性大报的地位,转而服务上海地方,进行本地化的转变,这一措施使得私营报纸被迫放弃外地市场。一面是因为分工和地方化逐渐扭曲的报纸发行市场,一面是新的发行制度——“邮发合一”的推行,报纸尤其是私营报纸多元发行渠道逐渐单一化,报社内部的发行结构面临着彻底的解构。

政策做出了规定,现实的实施到底如何呢?首先,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1950年2月13日就将报纸发行业务连同发行人员移交给了国家邮政总局,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到1950年年底,主要的报纸刊物如《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的发行工作均移交给北京市邮政局,《解放日报》《劳动报》《青年报》的发行工作移交上海市邮政局。华东地区在1950年3月落实邮发合一政策之后, 52家公私营报纸有21家主要报纸实现或部分实现邮发合一,其中这21家交由邮局发行的报纸在总发行数上也大大超过了没有进行“邮发合一”的报纸,而这31家报纸均为私营报纸。导致这31家报纸迟迟不愿将报纸发行交给邮局的主要原因是自“邮发合一”政策实施以来,发行方针并不明确、发行费用并不合理,观望中的这31家报纸还在等待邮局提高报纸发行条件,能较合理地解决报纸发行费用。[6]虽然顾虑很多,但行政力量主导的“邮发合一”政策却必须落实,尽管在和政策不断拉锯,普遍晚于党报移交报纸发行,但最终私营报纸都与邮政局签定“邮发合一”的协议。1950年7月,《大公报》将总计343处外埠发行、分销业务移交各地邮局,实现了该报发行工作的部分“邮发合一”,至1951年4月到6月间则实现了完全“邮发合一”。曾在《大公报》负责人事工作的梅焕藻在写给中央相关部门的信中指出,1951年将发行工作完全交给邮局的大公报社,根据同时将发行人员调至邮局工作的规定,两个月里就有70多人调到邮局工作。[7]另一家同处上海的私营大报——《文汇报》则在1951年4月1日将报纸发行工作全部交由邮局发行,报社原有发行人员,除发行科长外,全部成为邮局职工[8]。至此,全国已有140家报社,总期发报纸份数达到30万的发行工作移交各地邮局接办发行, “邮发合一”作为我国报纸发行的基本制度从此确立下来。

四、“邮发合一”制度下,全国邮局发行网络的建立

无论是客观社会环境要求还是由行政力量从主观上推动的邮发合一,报纸的多元发行转变为邮局全权负责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为了巩固邮发合一制度,首先,各地邮局自觉将发行报纸(尤其是黨报)当作自身的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其次,邮局开始招兵买马,邮局机构越来越多并往乡村进一步延伸,相应的工作人员也在不断增加。以华东地区邮政系统的机构设置为例,华东邮政管理局以及各省邮政管理局都下设了专门的发行处、发行科,在发行处(科)下又设立了检查组和辅导员;各专署邮局及一等邮局、二等邮局、三等邮局依等级还必须设立发行股、发行组、发行员。此外,还要求各级邮电局改变只重邮政不重发行的作风,为报纸发行工作增加相关人员。[9]通过层层架构,彻底改变了以报社为主体,多元渠道发行的报纸经营传统,将报纸发行纳入国家机构的计划轨道,一个全国性的报纸发行网络通过邮局系统建立起来,报纸的信息传播从此依附于邮局,邮路通达。

在报纸发行实际的运作过程中,邮局越来越起到决定性作用。比如以前主动通过邮局发行的报纸发行费率在20%—40%,其是通过计算报纸每月出版次数、每次发行份数、发行范围等条件进行具体确定的。“邮发合一”制度实行后,报纸只能通过邮局发行,形成了邮局一家独大的局面,尽管各地地理位置、各家报纸定价、各家报纸的发行数量各不相同,但邮局依然统一向各家报社收取30%的发行费,这样做的实际结果是报纸在内地和农村的部分发行费用实际上转嫁给了沿海地区和城市,同时定价较高的报纸也承担了一部分本应由低定价报纸付出的发行费用。1951年上海全面实行“邮发合一”之前,各报联合通告,私营批销报纸折扣2月1日起按27%计算,略低于当时邮局所给出的30%发行费率。实行“邮发合一”之后,这样的情况不可能再次发生,因为此时的邮局发行处于垄断地位。此外,邮局还将报纸的零售也纳入其业务之中,通过加大提成、给予报摊、报贩或其他私人购买报纸8折优惠、可以退报十分之一等措施鼓励报纸零售,到1954年,邮局主导在全国建立了75个零售点,车站和码头也开展报纸零售流动服务。邮局在报纸发行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邮局的业务工作中,发行报纸从一开始的主要业务之一,逐渐演变成邮局的专项经营,这种从邮局和报纸之间的发行合同关系转变为行政主导下的邮局专营垄断,把发行业务剥离出报社,报纸的新闻生产和发行完全分离。这种由邮局垄断报纸的发行也一步步逼迫之前活跃的私营派报业失去利润空间而丧失了生存之本,一个由国家控制的邮局发行网完全建立起来。

五、“邮发合一”发行制度实施的影响

报纸发行从来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报社经营行为、经济行为,报刊的发行从来都是党运用报刊进行宣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发行是否顺畅、成功与宣传的实际效果密切相关,互为因果,发挥发行的政治作用是党报发行的功能定位。实施“邮发合一”不到一年,《人民日报》的发行量从9万多份上升到了19万多份,正是依赖于全国邮政网络的通达。发行量的上升使得《人民日报》到达更多的人群,将党的声音传递给了更广泛的人群,为提升宣传效果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尽快实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一领导打下了基础。

相对于党报,私营报纸则在“邮发合一”实施过程中表现不够积极,也遇到了实际的困难。首先是新闻纸使用的限制。新中国成立前,各大私营报纸采用的是外国进口新闻纸印刷报纸,纸张费用就占到报纸成本的70%。全国解放后,由于敌对势力的全面封锁,新闻纸的自由进出口基本停滞,各家报社经常因纸张紧缺而陷入困境之中。虽然国家鼓励报社采用国产纸张,但由于自身造纸工业的落后,新闻纸的生产效率不高,因而新闻纸成为政府严密控制的战略物资之一。上海解放后,《文汇报》复刊但经营十分困难,经由上海市政府批准,文汇报社通过从国外订购1,000吨新闻纸,在国内出售给其他报社,再以国产纸张印刷自家报纸,以此赚取差额的方式来维持报社开支,支撑报社经营。由此可见当时新闻纸张供应的紧张和管制的严格。政府号召各报精简节约,缩张出版,同时要求采用国产纸张。但国产新闻纸供应只能勉强满足政府计划用纸数,因而各报用纸一直控制在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手中,由其统一调配。其次,是对报纸实行“定期定额发行”。1952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报纸的预订和零售比例,全年的各期发行份数以及报纸的发行地区都必须报中央宣传部批;未经报告中宣部和出版总署批准,不得自行增加发行份数。不几日又发布规定:经过核定后的报纸期刊年度和季度计划则必须按核定的数字发行,不得临时任意加印份数,突破季度或年度的出版计划。一个月内连发两道指示,可见纸张问题的严重性,以及通过对纸张的控制从而将报纸发行纳入国家计划轨道的决心。然而,这种“定期定额”的报纸发行制度不是从读者需求出发,仅是硬性使用组织和宣传职能来确保完成计划发行数量,这种发行方式加重了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在各地的邮局甚至发生了不让订阅、退订的现象,引发了群众不满,纷纷给报社写信投诉。

由于新闻纸张供不应求带来的定期定额发行,私营报纸的发行受到了从里到外的限制,这也意味着“邮发合一”后,报纸发行有了实质性改变,从原来的多渠道、竞争定价、开放的市场模式转变为单一渠道、统一定价、定额定量、封闭的计划模式。这种转变很快扼制了私营报纸的发展,在实际上导致了国家逐步控制报纸的经济来源。因而对私营报纸来说,在计划经济体制占据主体地位、市场日渐萎靡的情况下如果依然靠自办发行,由于报纸内容的管制导致单一化和自有资金不足,很难维持报纸生存所需的发行数量;只有融入计划体制中去才能使报纸得以生存。到了此时,私营报纸的生产虽由报社进行,但销售已纳入了计划体系,受到定期定额的严格管理,它面向的不是竞争市场,而是计划经济体制。而且在这个市场中,因为其身份的特殊,使得私营报纸的经营更加困顿。

同时,在发行统一交由邮局代理之后,报纸发行部门就彻底从报社分离出去并从此划入隶属于国家的单位——邮政局。在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省市区公营报纸新闻机关员额暂行编制的规定》中显示,报纸发行人员已不在列。然而对于私营报社来说,一方面发行人员进入邮政系统,有了稳定的收入,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原有的发行部门和人员的剥离也拆解了私营报社一直以经理部和编辑部平行、同等的行政架构传统,报社内部组织只剩下编辑部支撑报纸运行,这个组织变化使得私营报纸的采编人员更加人心惶惶。 经营困境、人员只出不进,各家私营报社纷纷要求实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可以说“邮发合一”的实行大大加快了私营报社进入公私合营的步伐。从新闻业内部逻辑出发考量“邮发合一”制度,可以发现,“邮发合一”制度的实施与私营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其他層面变革互相影响,人事调整、公私合营、“邮发合一”这三项工作时间交叠,并行推进,互为因果,又为新闻界下一步进行思想改造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G].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7.

[2]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关于发行与交通工作的决定[G]∥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九辑)(1942.9-1943.7).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3: 33,341.

[3]贺碧霄.1950年代初期上海私营报业发行制度的变革[J].新闻记者,2014,(9):87.

[4]《中国报刊发行史料》编辑组.中国报刊发行史料[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6-8.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卷)[G].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33.

[6]华东军政委员会新闻出版局关于华东实行邮发合一以来概况及今后巩固邮发合一大力开展报纸发行工作计划和要求的材料:1950[B].上海:上海档案馆(B35-21-31):11-13.

[7]处理梅焕藻来信与中央宣传部的往来文书:1953-09-25[B].上海:上海档案馆(A22-2-114):19-26.

[8]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文汇报六十年大事记(1938-1998)征求意见稿[G].上海:文汇出版社,1980:225.

[9]华东军政委员会新闻出版局关于华东实行邮发合一以来概况及今后巩固邮发合一大力开展报纸发行工作计划和要求的材料:1950[B].上海:上海档案馆:(B35-2-31-12).

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model of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hrough the Postal Departments" is the only mode of publication of Chinese newspape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ts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began in the early 1950s. This model divested the newspaper publishing business unit and its employees from the newspaper office and completely classified it into the national postal system, changing the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newspaper. Starting with the discussion of the distribution channels of modern newspapers in Chin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the publication of the party newspape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alyzes the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newspapers from diversified channels to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hrough the Postal Departments" , and outlines the"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hrough the Postal Departments"  system of newspapers. In the country-wid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its impac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hrough the Postal Departments" is not a copy of the Soviet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distribution system, but originated from the tradi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run a newspaper,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hrough the Postal Departments" It is not only a business consideration, but its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has passed on the Party's voice to the wider mas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unified leadership of Marxism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and embodied the political role of newspaper distribution. In addi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hrough the Postal Departments"and other changes in th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of private newspapers have an impact on each other. The three tasks of personnel adjustment,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and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hrough the Postal Departments"are mutually causal and cause the revolution of the press, preparing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completion of the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ess.

Keywords: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hina; multi-distribution ;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hrough the postal departments";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責任编辑:徐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