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刮骨疗毒”到“清理血液”

2019-09-02 21:11尚虎平
人民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生产性金融业腐败

尚虎平

【评述由头】1月11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对存在腐败问题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金融领域深入推进廉政工作,使“金融反腐”成为2019年度热词。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位高权重、资历深厚的央企高官纷纷落马。“金融圈儿”的“风起云涌”释放出怎样的信号?人们在拍手称快的同时,也该思考金融反腐纵深推进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如何促成反腐败斗争换挡升级,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如何借鉴世界范围内金融业发展规律,为我国金融业改革编制政策蓝本,提供经验遵循。这些亟待深入思考和探讨。

【摘要】在金融领域推进反腐,代表我国反腐工作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升级,是从简单的“刮骨疗毒”这种治理“显腐败”模式,向“清理血液”这类治理“潜腐败”模式的过渡与转型。推动金融领域反腐有利于提升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价值,未来必须从遵守市场基本原则、改变金融领域工作人员结构、推动金融行业标准化管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等方面做实做细这项工作。

【关键词】金融领域反腐 显腐败 潜腐败 治本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在金融领域推进反腐,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对那些“涉及钱”的行业、“含金量”高的领域展开的反腐败行为,其实质却代表我国反腐败工作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升级,是从简单的“刮骨疗毒”这种治理“显腐败”模式,向“清理血液”这类治理“潜腐败”模式的过渡与转型,可谓是对腐败进行“供给侧剜根”的治本式改革。

进一步反腐需要对“潜腐败”下手,向金融领域动刀,开展“清理血液”的治本行动

在现代社会中,金融业属于隐藏在深层的潜因素,链接着各类产业,将整个社会黏合为一个有机整体。金融业如同人身体中的血液一样,不断流动于自身产业内部、自身与生产性部门之间、自身与非生产性部门之间,使社会每个部门有效运作,所以,不同部门因为它的流动与链接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这样,在金融领域反腐就有着清理社会血液,从内部保障社会机体健康的作用。这种反腐瞄准了那些不易为群众观察、隐藏在各类社会生产与非生产性行为背后的“潜腐败”行为,其意在于从内部、从深层解决腐败发生的根源性问题。

向金融领域动刀,有助于遏制“坏血”向生产性领域渗透,净化生产行业。金融领域在社会各类产业中,起着为社会创造新财富、新物质的生产性部门,比如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筹集生产资金的功能,生产部门的有效运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金融业对生产资本的有效筹集。在这种情况下,若金融领域本身有问题,就会使金融领域工作人员在与生产性部门人员的交往中,以工作惯例、工作潜规则的模式向生产部门渗透;金融领域具有“恶”属性的规则,也会随着金融领域与生产部门签订合同等方式向生产部门渗透;金融领域过度逐利、唯利是图、恶意牟利的做派,也会随着信贷、理财、融资等金融产品向生产部门渗透。金融领域的各类不完善,甚至“恶”行就像人体血液中坏死的血液一样,通过上述三种方式逐渐渗透到生产部门,使生产部门从一开始生产就患上了恶症。实际上,这种“坏血病”在向生产部门渗透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放大机制。随着价值链的转移、上下游产品供给的转移,其危害也越来越大。

向金融领域动刀,有助于遏制“坏血”向非生产性领域渗透,净化非生产性行业。虽然非生产性部门并不直接为社会创造新的财富、新的产品,但它们却往往是保证社会公平、公正、正义的力量,故而也是社会健康发展所必须的。就理论而言,非生产性部门主要指各类政府机构与事业单位。虽然是非生产性部门,但它们的运行也必须依赖于资金,这些资金即使并不来源于金融领域,其流通、流动也必须经过金融领域,这也就存在着被金融领域“坏血”污染的可能性。这种污染模式与金融业污染生产性行业类似,通过金融领域与非生产性部门的人员交往、规则应用、产品传递等模式,将金融领域的“恶”传递到了非生产性部门,毒化了非生产性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对金融领域开展反腐,就有着为非生产性部门清理血液的功能,以为它们创造“源头活血”,保证非生产性部门的清洁与清廉。就此而言,目前我国政府反腐要在深层次上取得进步,从金融领域入手可谓找对了源头。

向金融领域动刀,有助于挽救金融行业,解决“资金空转”痼疾。从广泛的社会意义上说,对金融领域开刀为生产性、非生产性部门获得健康血液提供了保障,但金融领域反腐本身也具有挽救金融业的狭义上的社会意义。近年来,我国金融业逐渐出现了一种“资金空转”循环,即大银行给大型生产机构、小银行贷款,而大型生产机构、小银行又给小型生产机构贷款,小型生产机构贷款之后又以贷款来向大银行还款,最终所有资金均未进入实际生产过程,并未为社会创造真正的新财富与新产品,只是完成了不断的“空转”循坏。在此过程中,除了位于食物链底端的小型生产性机构外,大型生产机构、银行都在扮演着银行的作用,这严重阻碍了国家生产力的提升。“资金空转”现象逐渐有向其他金融领域渗透的趋势,比如各类生产型企业均将通过金融机构融得的资金投入股市以购买其他生产性机构的股票,使资金也进入“空转”循环。这种“资金空转”几乎成为金融领域的通病与痼疾,在金融领域反腐,无疑有助于金融行业的“自净”,让其恢复金融服务的本质属性,带动生产性与非生产性部门的发展与进步。

推动金融领域反腐有利于提升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价值,未来必须做实做细这项工作

金融领域实际上是一个产业领域,应该遵守市场基本原则,充分让市场规则起到决定性作用。我国金融领域之所以问题丛生,就在于过分强调金融行业的非市场性,以至于在此领域形成了大量“反市场”“柠檬市场”现象,使金融领域往往以潜规则、“圈子文化”作为运行的催化剂。实际上,现代意义上的金融行业在世界上已经至少经历了几百个春秋,在适者生存、环境选优的社会进化规律之下,金融业逐渐形成其发展的客观市场规律。金融业的创建、发展、壮大必须以客观的市场规律为基础,凡是违反市场规律的做法,必然会使其走上歪路。

要改变金融领域工作人员的结构,解决金融工作人员抱团、圈子化、团团伙伙的问题。从已经发生的金融领域贪腐案例来看,同学圈、校友圈的利益输送、相互抱团往往是腐败发生的“人力资源”诱因,这与金融领域工作人员结构狭隘化有着直接关系。目前,我国金融领域的工作人员基本上由极少的几所综合性名校的财经类毕业生、财经类名校的毕业生构成,人员来源范围非常狭窄,这样就造成了校友圈、朋友圈的垄断和抱团问题,致使圈子文化、团团伙伙文化盛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放开金融领域人员招聘限制,向众多非名校、非财经类院校开放,做到进入金融行业机会均等,毕竟目前我国几乎各种层次的大学都设有财经类专业,从专业对口性而言也并无问题。

推动金融行业的标准化管理,以世界通行的金融标准推动国内金融业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革。虽然我们不应该依照欧美的设想放开金融行业,但是我们却可以“入世不出国门”,在国内按照世界通行标准,按照世界范围内金融业几百年摸索出来的规则办事,推动银行业、证券业、金融衍生品行业的标准化管理,在每个行业都探索颁布一套新型的科学化、现代化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在整个行业进行“贯标”工作。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随时侦测金融领域的“跑偏”行为,防患于未然。实际上,在金融领域治理腐败、不廉行为往往要比其他行业更为容易,因为金融行业的“证据管理”“痕迹管理”条件优越,每一项工作都会留下充足的数据作为证据,这就为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随时侦测、警示“跑偏”行为提供了方便。未来只要依照标准化模式管理,同时辅之以临界值自动报警的数据挖掘技术,我们就可以自动地、智能地洞察各种贪腐与不廉行为。当然,这种挖掘必须建立在具有标准化、科学化的“痕迹管理”基础上,每一项活动都必须留下证据、数据痕迹,否则数据挖掘便无法展开。

(作者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效度和实现程度研究”(項目编号:18JZD04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2019年1月11日。

猜你喜欢
生产性金融业腐败
新形势下国内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亟需优化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把脉“腐败亚文化”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
PYRAMID PAINS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目睹之现状
腐败至死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