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产生美”

2019-09-03 08:14王竹筱盛瑨
锋绘 2019年6期
关键词:装置艺术

王竹筱 盛瑨

摘 要: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作品的视听觉效果十分丰富,装置作品中与观众观念互动也是十分密切的。本文以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心理关系为主,对于作品视听觉构成的心理关系与观众恰当的审美距离进行分析,距离产生的美感也使得作品有了更好的情感表达方式。

关键词:心理关系;装置艺术;审美距离

1 绪论

从张培力装置作品《碰撞的和声》作品中引发对于装置艺术作品中的视觉听觉要素如何构成作品与观众审美距离之间的心理关系。

视觉和听觉作为大众接受艺术的重要手段,它的表现形式是十分丰富的。在当代的数字媒体艺术家对于视觉与听觉的表现有着不同的理解,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通过浅析张培力《碰撞的和声》中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心理关系,物理上的距离变化与审美上的距离变化,构成这种矛盾的心理关系,去从心理关系的角度去分析声音和视觉,从视觉听觉要素的构成关系与语义关系出发浅析作品的心理关系。从而更好的去理解作品的意义去理解数字技术的魅力,激发艺术创作的灵感和创新能力。《碰撞的和声》中心理关系是由视听构成、视听语义、心理距离三个要素组成。

2 《碰撞的和声》视听的构成

2.1 在作品中听觉的构成

该作品的听觉构成主要包括了:人声语言、音响语言这两个要素。作品中两个扬声器是对立安装在轨道的两端,两端扬声器中分别播放着男女和声,随着扬声器的距离变化,发出的声音也从悦耳的男女和声随着扬声器的距离越来越靠近变为尖锐刺耳的噪音。铺设在地面的荧光灯柱也随之发生不规则的明灭,在作品中感受的听觉的冲击是层层递进的。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的无法分离的,在听觉的音响语言上《碰撞的和声》的发声载体是两个较大的金属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的内容由于两个发声载体的距离变化由和谐的男女高音和声变为刺耳尖锐的音波。声音对于人的感官刺激不亚于视觉上的冲击,从符合人耳能够接收的声波频率到高频噪音,两种要素的表现丰富了作品的多样性。作品光源的明暗变化和声波的高低起伏给观众带来的是视觉听觉上的双重刺激,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观赏者更加贴近作品想要表达的观念。

2.2 在作品中视觉的构成

作品的视觉构成要素包括:构图语言、光效语言、整个装置的主体构图从平面上看是一个平衡构图,从立体上看两层装置的构图又是非平衡的。光效语言上,从地面发出闪烁不定的光,是非自然光所发出,断断续续的光的层次很丰富,整体光的质感是强硬的,冲破密闭环境带来的束缚。装置艺术的视觉表现受到了它的材料和展示空间和观念的影响。材料和空间是最为直接的可視元素,整体的材料选用的是金属质地的,展示空间选择了一个隔绝光源的密闭空间。在作品的材料和展示空间这两个前提下,张培力运用灯光的无规律的明灭去刺激观赏者的视觉。通过以上感受的观念是从和谐到矛盾的复杂情绪,这便是我们通过视觉认知和视觉经验所感受的作品观念。

视听构成是心理关系中的最直接的体现,视听的表现形式是让观众感知并且产生心理变化的直接影响要素,视听构成是作品观念外现的渠道,视听构成丰富了心理感受的层次同时也是展示心理关系的重要基础。

3 装置作品《碰撞的和声》中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

3.1 视觉距离与心理距离

通过对于作品的视听构成与语义关系的分析,其与心理学关系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的心理关系是十分矛盾的,视觉距离与心理距离的相互对立从而产生了“距离产生美”这个概念。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分为两个部分视觉距离与心理距离。从视觉距离上来讲,包括了我们在观赏艺术作品时与作品之间的物理距离,还有作品本身体量大小所展示在人们视觉中的立体距离。这种视觉距离的变化也是观赏视角的变化,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去观赏对于感知作品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碰撞的和声》这个作品中由于视听要素的原因,观赏的的距离能够引发不一样的感官体验,这里的心理关系表现为一种常规的以一种物理空间的形式所存在。在通常的观赏艺术作品的这种视觉的变化会有不一样的观赏感受,在《碰撞的和声》中这种常规的变化是会影响审美判断的,由于视听觉要素的影响,消除距离的观赏是“反审美”的,是破环美感的但是同时这也表现了艺术家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于自我或者引起大众反省的一种手段。引发对于审美距离的一个思考。

心理距离是非物理距离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以主观情绪的形式存在的。的“远近”是受到观众的审美认知和自身审美经验有关,审美主体的审美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在长时间的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形成一段所谓理想距离,不同的审美主体不同的审美修养导致了与审美对象的距离不同所以才会产生丰富的审美效果。由心理学家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说”并且他正式提出了审美的“心理距离”原则。不仅是在欣赏艺术作品当中会产生这种“心理距离”例如在观赏一些自然景观,在雄伟的山巍在浩瀚的大海这些观察对象。在攀爬山峰时体力不支和长途跋涉带来的痛苦会让人对于脚下身边的奇山异石产生厌烦甚至恐惧,但是停下来仔细观察时会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滴水穿石的神奇,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转变,转变为一种审美经验。在《碰撞的和声》作品中作品本身的这种距离拉扯呈现的不同的听觉刺激,在发出刺耳声响时,人们会感受到不安不适和情绪上的烦躁。这种刺激会使人产生逃避的情绪,同理这种刺耳的声响回荡在耳边的时候是否也是一种警示一种诉求一种倾诉呢?这种审美感知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互相选择的一个过程,这种距离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是艺术家创作时要表达的观念,也是观赏者自身与作品之间的一次心理交锋,不同的生活经历情感变化等等都会使得人们对待审美对象产生不同的心理情绪。

观赏距离的变化是通过不同角度感受作品构成间接去理解作品的心理关系的重要因素,不论是视听上的距离还是心理距离都是观众心理上变化的表现,从心理距离的变化从而延伸出对于作品中视听语义关系的分析。

4 装置作品《碰撞的和声》视听要素语义的关系

4.1 视听相和的语义关系

张培力作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他的作品最为人所经常提起的便是“批判性”与“实验性”这里两大特点,“他否认实验的功能而偏向关注实验性的不同方面,张培力对艺术角色的理解同样带有强烈的不确定性”他的作品能够让人感受的物体的特性,以及传播媒介的具体性随之能够在作品的中心客体中慢慢消融。在这个作品中可以将整个装置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在地面铺设的光柱,另一部分是在天花板安装的一个长距的移动轨道。一个是视觉的主要表现形式一个是听觉的表现形式来源,在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是独立的,当这两个都十分具有吸引力时,通常我们所知的分配性影响就会显现,同时视觉要素与听觉要素的主次关系就会变得混乱,是视觉表达能够最好的传递艺术家的观念还是听觉表达?这个是观众在观赏作品中会存在的疑惑。这种矛盾的想法与观赏的距离有着重要的关系,从分配性影响的原则去看,首先来自地面的光源和悦耳的男女对唱会吸引观众上前去观察作品的细节,此时更多的会单独注意到变化的光柱或者是扬声器里悠扬的歌声,观众必定会受到视觉或者听觉两者中一方的吸引。错落摆放与地面的灯光在近距离观察时会给人强烈直接的视觉刺激,听觉与视觉的关系就会混乱,这是视觉要素与听觉要素语义相斥的一个重要因素,审美距离是一个重要原因。

4.2 视听相斥的语义关系

审美距离的变化也会导致视听要素语义之间的变化,通过更为宏观的观察作品,听觉上的变化是由于视觉上两个扬声器的距离变化,随之地面的光柱也会随之变化,在这一欣赏视角上作品的视听觉要素的语义是相和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视觉听觉之间由审美距离的变化由相互独立相互对立变为相互联系的关系。在《碰撞的和声》中张培力的“批判性”与“实验性”分别更多倾向的体现在“听觉”与“视觉”上。批判性是在于对于现今的不同的“声音”在交汇时立场不同所产生的矛盾,男女声的歌声不仅仅是单纯的音乐元素,是代表了社会上不同“声音”的交锋,实验性是在于将光源的位置置于使人不得不低下头去观察的视角,综合在一起张培力的作品是极具个人风格的。

视听的构成和心理距离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矛盾的视听语义关系,无论是相斥的语义还是相和的语义都是对于作品中视听构成和心理距离好的诠释,语义关系的相互矛盾也嫩那个狗体现在这个作品中体现的作者所想要要表达的丰富的心理关系。综上所述从作品的视觉听觉的构成关系、心理距离与视听语义关系入手表现了作品展现的这种矛盾的心理关系。

4.3 艺术家对于心理关系试探

现代的带有实验性和批判性的艺术作品传达着艺术家的作品风格和观念,对于现代人们对于艺术欣赏的心理关系的多次试探,从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入手进行创新和实验,是否这种先锋性的尝试能否引起更多的艺术思维创作创新,批判性的尝试是否能够给众人带来心理上的反思。然而这种情绪上的调动,也是挑战着现代人对于艺术对于这种观念的心理距离。观赏着能否进入观察对象去产生深层的自我的深刻共鸣,但是这种投入的状态不能够一直持续,脱离审美对象客体并且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才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审美过程。艺术家自身的创作过程或者是表达的语义本身就是充满对立和统一的。心理关系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的视听表现构成、观赏的距离、还有作品视听的语义关系,还与现在当代的艺术家的是自身经历和对于生活情感的有紧密的联系,也是艺术家的生活经历的一个艺术化体现,深层次的体会和理解作品中的心理關系能够使得艺术家更好的进行艺术创作,同时和对于提高观赏者的审美水平和赏析活动有着更好的协助作用。

5 总结

这个作品带来的冲击和思考不仅仅是局限在视听上的刺激,更加深层次的反思是在于对于艺术家和观赏者和艺术作品本身三者之间的一个审美距离,艺术家创作自身与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观赏者与观赏客体之间的审美距离。一个审美活动中不仅是主体的艺术感知能力作品客体的艺术表现力也是一个美好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王振华. 从布洛的“心理距离”浅谈美学中的距离[J]. 美术大观, 2008,(8):64-65.

[2]岳鸿飞,杜可柯(翻译). 寻魅:张培力的艺术[J]. 艺术界, 2011,(5):140-149.

猜你喜欢
装置艺术
基于装置艺术符号中解构主义设计手法的研究
装置艺术在室内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民族文化“面具”与装置艺术的重组
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之于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研究
“物”化的空间
装置艺术介入城市邻里空间的应用研究
装置艺术在现当代艺术中的商业性
互动新媒体艺术在建筑投影中的视觉情感影响
论舞台设计中的装置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