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以瓷为媒蕴华年 乐“瓷”不彼续华章

2019-09-03 04:33张娜
科学导报 2019年25期
关键词:朔州市朔州生产能力

张娜

采购商和投资者深入陶瓷生产企业实地考察对接,签订贸易订单298份,交易额16.521亿元人民币,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0个,总投资额达48.12亿元人民币……4月17日,一场从古延续至今的文化交流、经贸互动盛会——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开幕式在释迦塔下举办。来自英、美、德、意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名国外客商,300多名国内客商应邀参展。

陶瓷,水与火相融的精灵,羽化熔炼了自己,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胎土淘洗洁净、造型精美的工艺瓷,外壁绘以山川河流、人物肖像、历史典故,极具艺术欣赏价值;或淡雅纯白、或镶嵌金边、或色泽莹润的日用瓷,点缀着千万人的日常生活;质地密实、肌理滑腻的建筑瓷整齐排列,悄然变得更接地气。朔州,这个与陶瓷深深结缘的城市,工艺瓷、日用瓷、建筑瓷应有尽有,陶瓷发展历史悠久,始于西汉,兴盛于辽宋,一直绵延赓续,薪火相传,创造了兼容古老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的陶瓷文明。

借力“一带一路”发展,朔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山西省委提出的“三大目标”定位,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陶瓷产业列为构建“2+7+N”产业格局中的7个新型产业之一,大力推进高端陶瓷和新材料产业,出台《朔州市促进陶瓷产业做大做强若干措施》,构建“三晋英才”朔州人才库,积极筹建朔州陶瓷学院,发展高新技术陶瓷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打造集陶瓷制作、陶瓷经贸、陶瓷科技、陶瓷文化为一体的“大陶瓷”产业格局,让千年瓷都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陶埴一技,独擅北方”,截至2018年底,朔州市拥有陶瓷企业79家,生產线141条,产值达到80亿元,有亚洲最大的日用陶瓷单体生产车间。形成日用瓷、工业瓷、建筑瓷等10多个系列、2000多个品种的生产能力。日用瓷年生产能力达到25亿件,产量达23亿多件;建筑陶瓷年生产能力达到7200万平方米,其中高档墙地砖生产能力3300万平方米,特种陶瓷生产能力2万吨,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陶瓷产业合作交流也逐年加大,涉及区域越来越广,陶瓷产业已经成为朔州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窗口。2018年新增涉陶涉瓷企业16家,集聚了一批燃料供应、陶瓷原料、陶瓷机械设备和模具销售、窑炉设计与安装服务、耐火材料等上游企业,发展了一批贴花纸、包装材料、运输、贸易、市场质量检验等下游企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陶瓷产业链。陶瓷产业已经成为朔州地区继煤电产业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改进生产工艺、完善生产体系、扩展市场空间、促进提档升级,朔州陶瓷正以新生的力量奋起勃发。会后,朔州市促进外来投资局副局长王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朔州将坚持高质量发展,继续深入挖掘地域优秀文化,发挥陶瓷品牌效应,广交四方宾客,推动陶瓷贸易,吸引外来投资。此外,还将积极利用驻外商协会、办事处等窗口大力弘扬朔州市陶瓷文化、展现陶瓷风采,推动朔州陶瓷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朔州市朔州生产能力
朔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
朔州市最高、最低气温预报技巧的研究
朔州市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服装企业生产流程分析及优化
基于土地利用和GIS的朔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研究
愿朔州现象不再重演
朔州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做法及成效
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 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将增500亿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