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鼠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效果分析

2019-09-05 08:34李桂琴陈启辉曾存保张美军杨文宝水生英
防护林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害鼠沙鼠鼢鼠

李桂琴,陈启辉,曾存保,张美军,杨文宝, 水生英

(1.甘肃省白银市林业与草原局,甘肃 白银 730900;2.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林业和草原局,甘肃 白银 730600)

1 白银市林业害鼠种类及发生现状

近年来,由于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等重点工程进一步实施,林地面积不断扩大,林地的鼠兔危害也日趋严重。轻者使林木的生长量降低,重者造成林木死亡,影响退耕还林进程和林农的切身利益。2018年白银市鼠害监测调查显示,白银市主要林业害鼠有中华鼢鼠(Myospalaxfontanieri)、大沙鼠(Rhombomysopimus)、达乌尔鼠兔(Ochotonadauurica)和达乌尔黄鼠(Citellusdauricus)。全市鼠害发生面积35.745万hm2,占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面积的63%,其中,中华鼢鼠发生面积1.165 2万hm2,大沙鼠发生面积1.056 7万hm2,达乌尔鼠兔发生面积0.685 9万hm2,黄鼠发生面积0.666 7万hm2。面对鼠害发生的严峻形势,2016—2018年白银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站,在总结本地经验的基础上,引进了物理器械和生物药剂对害鼠进行了无公害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2 防治方法和技术

2.1 银恒快速捕鼠器的使用技术

银恒快速捕鼠器适合于防治中华鼢鼠。

2.1.1 寻找中华鼢鼠有效洞口 在林地内寻找鼢鼠最新隆起的土丘,在其周围或上方,用细钢筋向下直扎,寻找鼢鼠洞道。寻到洞道后,用铁锨将洞道挖开,小心搬起一块洞口上方的土壤,翻过来细心查看是否有鼢鼠用嘴顶过的痕迹,若有,捕鼠器应安装在反方向处,即洞穴的方向位置。

2.1.2 捕鼠器的安装 确定洞穴方向后,铲平洞顶及立面,形成水平切面和垂直切面,做成边长约25 cm的平台。洞顶水平切面平台要和鼠洞保持平行,洞穴顶端边沿与水平切面之间土壤的厚度要精确到9 cm。在洞口平台上划一垂直于鼠洞横线,洞穴到横线距离为11 cm,用捕鼠器的三支箭部分,轻轻扎一个三角形,顶点在横线上,使其余两点均匀分布于平台上,用稳钉下扎,使其通到鼠洞,目的是使捕鼠器三支箭在洞的正中并运行通畅,然后用稳钉将捕鼠器固定在洞口,如不稳定,可加重物,防止捕鼠器触发时弹起,在洞口下沿撒四分之一细土,然后提起弹簧,挂在翻板杆的最前面,再把绳子尽头的扣板扣在触发板的缺口上即可。要保持洞口敞开,利用中华鼢鼠怕风堵洞的特点进行捕杀[1]。

2.1.3 观察与取鼠 捕鼠器安装成功后,要及时观察,发现捕鼠机关被触发后,先判断有无鼢鼠被捕获,如捕获到鼢鼠,应将洞穴上方的土壤踩实,确保洞穴堵塞,再移除捕鼠器四周的土壤,直到能看见鼢鼠。确认鼢鼠死亡或人为致其死亡为止,将鼢鼠尸体从箭上移除后掩埋,并在原洞口位置重新修整安装,直到3天内不再射杀到鼢鼠时为止,再重新寻找洞穴安装。

图1 银恒快速捕鼠器产品外观图

2.2 新型环形捕鼠夹使用技术

新型环形捕鼠夹适合于防治大沙鼠、达乌尔黄鼠,使用方法如下:

2.2.1 饵料的选择 将新鲜胡萝卜、黄瓜、菜花、花生、火腿肠等,用刀切成指头大小的方块作为饵料。

2.2.2 捕鼠夹的安装 安装捕鼠夹前先将饵料固定于捕鼠夹的诱饵托上,然后将鼠夹垂直插在洞口附近害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最后转动内外环卡好键托,待害鼠取食诱饵时触发机关进行捕杀。鼠夹放置完毕后隔天进行检查,将捕获的害鼠及时进行掩埋处理,同时补充饵料。

图2 环形夹捕杀的大沙鼠

2.3 生物灭鼠剂(“鼠道难”,20.02%地芬·硫酸钡)使用技术

生物灭鼠剂“鼠道难”是一种新型环保生物农药,由微生物活性物质、粮食和人类医用药剂混合生产而成。适合于防治中华鼢鼠和大沙鼠,方法如下:

2.3.1 防治中华鼢鼠 在林地内寻找新隆起的土丘,在其周围或上方,用细钢筋向下直扎,寻找到主洞道。用一端削成楔形直径3 cm长1.5 m的PVC管,向下稍倾斜扎入洞内,取“鼠道难”生物灭鼠剂25粒左右,通过PVC管灌到洞内,然后轻轻拔出PVC管,用土块密封插孔即可[1]。

2.3.2 防治大沙鼠和达乌尔黄鼠 由于大沙鼠一鼠多洞,施药时,很难确定有效洞口,所以采用堵洞开洞法确定有效洞口,即在投药之前堵塞防治区内所有大沙鼠洞口,第2天检查,开洞有活动迹象为有效洞口。确定有效洞口后,全面撒施投药,投药时不能用手直接投放,用长柄勺取药剂15粒左右,投放到洞口内5~10 cm处,这样可以防止鸟类取食。隔3 d重复投放一次,共投放2次。施药后第7天,重新堵住有效洞口,于次日调查有效洞口,秋季再进行一次有效洞口调查,并进行防治[2]。

3 防治效果调查与分析

3.1 银恒快速捕鼠器防治效果分析

2017年在白银市靖远若笠乡133.3 hm2退耕还林地共安装银恒快速捕鼠器1 780次,发箭621次,捕获618次,其中捕获到中华鼢鼠614只,其他地上害鼠3只,黄鼠狼1只。发箭率为34.89%,发箭捕获率为99.52%,目标中华鼢鼠的发箭捕获率为98.87%,对天敌伤害率为0.16%。调查发现,9:00—10:00安装捕鼠器,当天捕获率较高,从安装到捕获最短用时30 min,16:00以后安装捕鼠器,一般当天不发箭。

从调查结果来看,银恒快速捕鼠器射杀中华鼢鼠,发箭率较低,但发箭捕获率非常高,经分析,该结果与捕鼠器的安装位置有密切关系,安装时,如果技术人员业务熟练,能准确判断鼢鼠活动去向,精确地将捕鼠器安装在洞穴方向的位置,发箭率在75%以上,发箭捕获率为100%,反之,不发箭或偶尔发箭捕获率为0.6%,目标中华鼢鼠的触发捕获率为0。

3.2 新型环形捕鼠夹防治效果分析

2017年6月初至9月末,在靖远县小坪山林场207线人工林及周边重点公益林区,共布设鼠夹2 975次,其中发弓的133次,捕获害鼠56只(大沙鼠43只,田鼠及其他害鼠13只),发弓率为4.47%,捕获率为1.88%,发弓捕获率为42.1%。调查发现,80%诱饵已被取食,但未发弓。用胡萝卜和火腿做饵料的,发弓捕获的害鼠较多[3]。

从调查结果来看,新型环形捕鼠夹的发弓率和捕获率都十分低,但诱饵多被取食。经观察分析,一是野外鸟类和其他小型爬行动物较多,诱饵多被鸟类或其他动物取食的可能性较大;二是诱饵时间较长易风干或变质,造成害鼠拒食。

3.3 生物灭鼠剂“鼠道难”的防治效果分析

3.3.1 鼠道难生物灭鼠剂灭杀中华鼢鼠效果分析 2017年4月初,在靖远若笠乡退耕还林区杂草较多林地以及平川屈吴山林区土石混合林地进行投药,在1 556个有效鼠洞内投放药剂,采用春季投药,秋季调查林木受害情况。由于鼢鼠取食药剂后,均死于洞中,调查其死亡率,需挖洞调查,对植被破坏较大,因此,防治效果只能通过调查防区内树木的被害情况来确定。春季防治前调查防区内林木受害株率为30%,死亡率为8%。防治后秋季调查,防区内林木受害株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分别为25%和6%,但整个林区秋季树势生长状况好于春季,苗木断垄现象减少。

从调查结果来看,鼠道难生物灭鼠剂灭杀中华鼢鼠效果不明显,分析原因一是鼢鼠的繁殖能力较强,春季虽然灭杀了部分,但通过繁殖,下降的鼠口密度,很快得到补充,甚至呈现上升趋势;二是鼠道难生物灭鼠剂容易吸水受潮,投入土壤潮湿洞内,如果鼢鼠没有在12小时内取食,药剂在洞内时间过长就会受潮成粉末状甚至糊状,严重影响害鼠取食[4]。

3.3.2 鼠道难防治大沙鼠和达乌尔黄鼠效果分析 2018年4月初,在靖远县小坪山林场的大沙鼠危害较重公益林区(植被稀少,有效洞口易于观察),投放“鼠道难”饵剂,共在840个有效洞口投放饵剂,第一次投药后第8天进行有效洞口调查,防后有效洞口数为219个,比施药前下降了73.9%;秋季调查,有效洞口数为230个,比春季施药前下降72.6%。

从调查结果来看,鼠道难防治大沙鼠和黄鼠,效果非常显著,并且地面很难见到死鼠,避免死鼠污染环境和鸟类取食尸体二次中毒现象。

4 结论与建议

以上三种防治方法,对环境无污染,对天敌无伤害,有利于森林生态平衡。银恒捕鼠器射杀中华鼢鼠,捕鼠效率高,在土地平整且杂草较少的退耕还林区有防效优势,且可多次重复使用,但需要安装人员熟悉掌握害鼠生活习性、准确判断洞穴位置和安装技巧;在荒山造林区杂草较多或土石混合地段,使用银恒捕鼠器时,在洞穴位置的判断、器械安装以及效果调查等方面难度增加,射杀过程受到土壤中砂石的阻扰,影响射杀速度和准确性,使害鼠警觉而逃脱;新型环形捕鼠夹具有质量轻,携带和使用方便,不怕雨淋锈蚀,安全性好等优点,垂直插在地上,呈立式布夹,非常适合于陡坡山地林地,但极易出现饵料被鸟类或其他动物取食现象,需要及时补充饵料,造成费时费工,且捕鼠率较低;鼠道难生物灭鼠剂防治害鼠,防治效果较好,但药效易受天气和土壤湿度的影响,防治时要掌握好时机,避免在雨季和潮湿林区施药。

建议在土地平整且杂草较少的退耕还林区,使用银恒捕鼠器射杀害鼠;在荒山造林区杂草较多或土石混合地段,应使用“鼠道难”生物灭鼠剂进行防治,防治时间应多选在干旱少雨的季节。地上害鼠,也应选用鼠道难生物灭鼠剂进行防治,防治时应多关注天气变化,施药前后尽量避免雨天,施药后如遇下雨,天晴后要及时补药,同时建议厂家对饵剂的防潮性进一步研究,使其性能得到改进。环形捕鼠夹在调查地上害鼠种类及监测上占有优势,应多在害鼠研究方面使用,作为降低害鼠种群密度控制手段,只能小面积使用。

猜你喜欢
害鼠沙鼠鼢鼠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zokor genus Eospalax(Mammalia, Rodentia, Spalacidae) inferred from wholegenome analyses,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demic to Hengduan Mountains
正宁县中华鼢鼠的为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你越追,它越远
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法
小陇山林区鼢鼠防治研究
灌阳县稻田害鼠种类及其发生规律调查①
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打赌
甘肃省森林害鼠综合管理对策
2015年云霄县农区鼠害监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