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地区宗教庙宇类文物建筑文物径规划研究

2019-09-06 01:22耿碧徽王佳琪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什刹海庙宇寺庙

耿碧徽,王佳琪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什刹海地区是北京市25片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之一,文物建筑资源丰富,其中宗教寺庙类建筑占据着不可代替的地位。有专家考证,什刹海名字来源于“十刹”,是因此处的10座古刹。名字由来虽没有统一说法,但据《什刹海志》中记载,有史料记载的寺庙祠堂教堂有165个,现存72处,其中40处公布为文物建筑。

虽然什刹海的寺庙文物建筑十分丰富,但是却散落在胡同各处,无统一的群落整体保护规划。虽然部分寺庙已得到修缮和保护,但多数是在单体文物建筑保护的视角下进行的,缺乏整体文物群的规划,并不能充分发挥此类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进行合理的寺庙类文物径规划是有效的解决途径。通过文物建筑群落的线性空间串联,游客可以在游览过程中感知真实、完整的历史变迁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1 什刹海地区宗教庙宇类文物建筑概述

1.1 分布和特征

在什刹海地区的文物保护单位中,宗教庙宇占20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市级文保单位有5处、区级14处,另外寺宗教庙宇类普查文物20处。作为北京城区内较大的水面,什刹海地区的寺庙选址也与城外的寺庙同样具有亲水的特征,多环湖而建,山门面水,院内格局呼应水面,以水为衬,院内空间绿树环抱,与岸边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1.2 文物建筑和周围环境现状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推出,确定了首都发展的总体蓝图,对文物的保护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是对北京市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等的直接肯定。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文物建筑长期不合理使用对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害,什刹海地区寺庙类文物同样面临不合理使用的问题。目前40处宗教庙宇类文物建筑多数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由于产权和管理等问题造成腾退困难,一直是困扰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难题。自2016年起,北京老城启动了对直管公房文物建筑腾退项目,实现了部分文物建筑的腾退,并积极开展了修缮工作。据笔者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什刹海地区宗教庙宇类建筑共有12处实现了腾退,其中有6处已经修缮并向社会开放,有6处处于修缮状态,其余28处仍作为大杂院或产权单位办公使用。

据现场调研,片区环境较好,基本保留传统街区肌理和格局,绿荫环抱,风景宜人,受周围高层建筑影响较小,是北京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但地面铺装较为统一,灰砖砌人行道,以柏油路铺面车行道,这种铺地形式缺少明确的指向性,不能体现传统街区应有的氛围。

2 什刹海宗教庙宇类文物径规划内容与目的

2.1 文物径规划内容

文物径是指在文物古迹集中的区域,在原有道路基础上增设统一规划的标识牌或醒目铺装作为引导路线,线性串联起片区空间距离相近的建筑遗产或历史文化景点,并通过设计赋予文物径不同的主题,使人们方便寻找、快捷到达目的地,在参观的过程,通过标识牌及多媒体讲解设备深入了解和认知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1]。文物径是在中观层面上对文物建筑群落进行有效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方法,让文物建筑从静态保护到动态主动展示,同时公众通过游览参观,对文物建筑保护起到监督作用,并在与当地居民交谈过程中,更加理解当地的文化和民俗。

2.2 什刹海宗教庙宇类文物径规划目的

2.2.1 文化的整体延续

宗教庙宇与传统宗教文化之间有着共生的关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使其价值不能充分发挥。若文物建筑群落与文化活动关联,整体保护文化要素、文物建筑群落和街区环境,从而使什刹海地区文化价值得以延续。

2.2.2 历史的集中展示

什刹海地区最早的宗教庙宇可追溯到隋朝的汉寿亭侯庙(白马关帝庙)和唐贞观年间的火德真君庙,此庙已有1 300多年的历史。现存寺庙时间跨度可由唐代到民国时期[2]。在此时间跨度内,发生的历史事件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导致其历史价值未能得到有效的延续。

笔者在相关史料研究和现场勘查的基础上,试图挖掘时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历史-空间”保护档案,并在此基础上,对某段历史事件直接或间接关联到文物建筑中,可以向人们展现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历史链[3]。例如,从唐宋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什刹海地区的功能定位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地区内的寺庙也经历了从产生到发展的演化过程:寺庙数量不断增加,从几个自然景观寺庙到古刹林立,成为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清朝以后,宗教文化空前繁荣,同时其他国家的宗教文化逐渐出现在国内,地区内出现了基督礼拜堂等宗教建筑。但新中国成立后,宗教文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等级较高的寺庙建筑成了文物古迹,也是北京城市文化的象征;等级较低的寺庙承担居住功能仍在使用,有的由于产权原因成为办公区或其他功能。因此,建立宗教庙宇类主题文物径对人们更真实、完整地了解什刹海地区历史变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2.3 功能活化利用

寺庙文化的退化使得大部分的文物建筑处于孤立的状态,而文物建筑的保护并不是简单地将文物建筑“裹起来”。由于寺庙建筑并没有延续其原本的功能,作为居住功能使用而后演变成私搭乱建的大杂院,建筑本体年久失修,导致其本体衰落也是必然。因此,要给文物建筑置入适应当下生活的新功能,唤醒文物建筑的使用价值,形成寺庙文物建筑群落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上大部分的庙宇不仅承担了大部分宗教活动,实际上,寺庙也是典型的城市公共空间,宗教庙宇的文物建筑承担的功能有以下3点。

(1)游览功能,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公园。例如法源寺是北京城内现存最古老的的佛寺之一,寺中树木林立,花草丛生,素称“花之寺”[4]。花开时节,游客络绎不绝。难得的是,游客并不区分阶级,也就是不论平民还是达官贵人或者文人墨客均可。而往往具有游览功能的寺庙还具有住宿的功能,由于许多寺庙是游览路线的重要节点,因此这些寺庙自然成为游人的栖息之所。

(2)寺庙在古代具有居住和养老的功能。例如西四北三条的圣祚隆长寺,据史料记载,在明代,宫廷里负责书写抄录的太监在年老体衰后,会被派来看守外汉经厂(圣祚隆长寺)[5]。从圣祚隆长寺最辉煌的乾隆时期开始,寺中额外的房间会当作庙寓供外来人或贫家租住。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北京大小胡同中都有土地庙、观音庵、关帝庙等,有些庙中并无长居的出家人,取而代之的都是胡同里的孤寡老人。

(3)寺庙在某种程度上还承担了博物馆、图书馆的功能。晚清《点石斋画报》中刊载的“佛寺晒经”描绘了被清顺治皇帝誉为“京师第一胜地”的善果寺(现仅存遗址)六月初六翻经节晒经的情景,信众居民均可在这一天到寺中随意翻阅经书。普通市民可随意进出参观,寺庙俨然成为艺术教育的最佳场所。

在《西城区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文物建筑合理利用的主要应具有展览展示、文化交流、公共服务、文化体验服务等公共属性的功能,这点与寺庙历史上同样具有公共空间属性极为吻合。同时,政府应鼓励公众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使用和运营管理。因此,合理利用什刹海地区的寺庙文物建筑,不仅能延续文物建筑本体价值,而且能满足其周边区域的使用功能需求,发挥文物建筑群落的功能效应。

2.2.4 线性空间有序连接

什刹海地区虽然在旅游导览地图上标记了古迹、重点景区、游船码头等位置信息,但是标识系统和街道铺装并不连续,因此呈现的线性特征也较弱。文物径通过线性空间的有序连接重视指示牌和街道铺装引导,可供给游客更直观的视觉引导并与步行系统有机连接。

3 文物径规划研究

3.1 整体串联

什刹海地区的各级文物宗教庙宇类文物建筑较多,行走距离较长,因此整体串联难度较大,并不适合整体强行串联。笔者将文物径切为3条,将空间距离较近的文物建筑串联,并形成了3条不同特色的文物径(图1)。

一号文物径全长7 980 m,共22个文物建筑,包括国宝1处,市保3处,区保8处,普查文物10处。现场调研发现,仅有火德神真君庙和广化寺仍保持宗教属性的文物建筑并对外开放,香火旺盛,宗教氛围浓厚;普济寺(仅存大殿)作为文创办公区对外开放,大殿被已改造的文创厂房包围,虽无宗教活动,但文创气息浓厚,并会偶尔举办主题展览。已腾退并正在修缮的文物建筑有5处,其中有4处将作为社区办公或社区服务功能使用并对外开放。其余未腾退文物建筑共有14处,有4处为产权单位使用,9处为居住功能使用,另嘉慈寺已无存。

二号文物径全长1 600 m,共囊括文物建筑7处,包括市保1处、区保1处。二号文物经以护国寺历史兴衰为主题,游客游览过程中可直观地体验到护国寺的历史变迁。

三号文物径全长2 400 m,路线串联文物建筑11处,包括市保1处、区保5处。二号、三号文物径文物建筑暂且没有腾退,均为大杂院或产权单位使用。

笔者模拟一号文物径规划路线行走,用时3.5 h。首先,一号文物径囊括的22处文物建筑现状类型丰富,可以带给游客完整、真实的历史感知。另外,此条文物径有近半路径临水,游览风景宜人,并处于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片区内,因此胡同的尺度舒适,周边环境良好。不仅如此,一号文物径穿过各类不同氛围的胡同,不仅能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商业气息浓厚的氛围,同时也能体验到老北京胡同里的日常生活(图2、图3)。

3.2 空间连接

文物径空间连接的具体方法是通过线性交通关联,铺以地引导和标示系统引导,既为文物建筑群体保护创造了条件,又可以满足游客快速识别和观赏的要求。通过利用街道人行道铺装稍微调整,可实现视线引导作用,同时,文物建筑门前铺装略做调整,可增加其可识别性,吸引人群。另外,完善标识系统可利用现有灯杆或交通指示牌,新增文物建筑指示牌(图4、图5)。

3.3 新功能与旧功能置换

通过现场调研笔者发现,什刹海地区已腾退的寺庙建筑除作为宗教功能继续使用外,其余均呈现出植入具有公共属性的现代使用功能的趋势。新旧功能互换需在分析保留文物重要历史、建筑和文化价值特征的前提下,了解文物所在区域的公众需求,确定置换适应社会的新功能,并对发放使用主体进行开放可行性评估,以此制订相应的计划、目标和管理制度,使文物建筑的生命得以延续。陈列展示与社区公共服务相结合的新功能,将使既有功能与现代城市功能相结合来展示与利用,充分发挥文物建筑的价值。

4 结束语

通过文物径保护规划方式将宗教庙宇类文物建筑串联起来,从文化、历史、功能、线性空间4个维度达到保护宗教庙宇类文物建筑的目的,对文物建筑群落保护和利用是一种新的尝试。笔者认为,规划什刹海地区寺庙主题文物径的目的,不仅在于让游客欣赏到美轮美奂的文物建筑、艺术成就和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无论文物建筑现状是否呈现出曾经最兴盛时期的样子,都同样值得人们前去观看,使人们从或繁荣或衰败的文物建筑中体验历史、感知历史、反思历史。

猜你喜欢
什刹海庙宇寺庙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什刹海冰场的味道变了
我们得为属地留下些什么
最美什刹海
“澳门历史城区”的中式庙宇与民宅
秋风晚荷什刹海
武侠小说中的寺庙场景分析